中职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下)第18期   作者:王静垚
[导读] 语文作为中职院校学校教育的人文学科
        王静垚
        山东陵城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53500
        摘要:语文作为中职院校学校教育的人文学科,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内在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等具有显著作用。因此,重视和加强语文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本文中,笔者从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广泛开展阅读活动,重视学生的课外积累以及阅读与写作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等方面谈谈中职语文教师开展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中职语文;语文教学;教学方法
        由于中职生的基础相对薄弱,自学能力不强。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因材施教。在学习语文知识时,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任务应该是多学技能,少学文化知识。这种错误的学习观念不仅影响了自身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不利于全面提高自身的能力,而且也影响到语文教学的质量。本文笔者针对这一现状谈谈自己的教学建议:
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对学习语文不感兴趣是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面临的首当其冲的问题。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一些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不够重视,学习的兴趣比较低,还有的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研究表明,课堂气氛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兴趣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注意对语文课堂气氛的调控,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最佳的学习状态下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教学《威尼斯商人》这个戏剧小说时,教师首先创设情境,通过展示图片引入新课:“碧蓝的天空,尖尖的屋顶,风光秀丽的小镇,在这样一个如诗如画的地方长眠着一位世界级的文学大师。他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巨擘,他以四大悲剧和四大喜剧闻名于世。那么,这位文学家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猜一猜。”“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介绍来猜一猜这个文学家是谁?他是英国人,他与中国清代作家曹雪芹齐名。他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作家、诗人和悲剧家,他创作的作品有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李尔王》和《麦克白》;喜剧《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和《威尼斯商人》等;历史剧《亨利四世》和《查理二世》等。这个人是谁?”(学生很快猜出是莎士比亚。)“没错,他正是英国伟大的文学家莎士比亚,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威尼斯商人》。”
二、开展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中职生由于各种原因,语文基础相对薄弱,部分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协同能力和自主阅读能力有所欠缺,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这与中职语文要实现的教学目标相去甚远。为了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协调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能够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交流能力和互相尊重的能力等,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作的主题,把握合作的契机,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提高自身的各种素质和能力。
        例如,在教学《一碗清汤荞麦面》这篇课文时,教师首先导入新课,问问同学们知道世界各国哪些过年时的习俗。(中国人春节时要吃饺子,日本人在除夕之夜要吃荞麦面,等等。)然后,教师让学生小组内借助字典和课文下面的注释,自学本节课的生字词和成语,教师对其中的重点生字词和成语进行讲解,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为接下来的课文阅读做好准备。

接着,教师让学生小组合作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母子三人为什么要在顾客都散尽后,才去北海亭面馆吃面?2.他们为什么连续三年都在同一时间到北海亭面馆吃面?3.在这母子三人身上,主要体现了怎样一种精神?4.母子三人已经好几年没有再来北海亭面馆吃面了,老板夫妇为什么还要年年将二号桌上摆好“预约席”的牌子?5.从老板夫妇身上,你感到了怎样的品质?学生先小组讨论解决,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回答这几个问题,以此来提高学生概括文章主要信息的能力。
三、广泛开展阅读活动,重视学生的课外积累
         中职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操守和道德水平,而且要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大量广泛地阅读是达到这一培养目的的有效途径。中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是直接参加工作的,因此他们更热衷于学习专业技能知识,除了在课堂上学习语文知识外,学生课下很少进行主动地阅读,因此人文知识比较匮乏。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重视对学生的阅读引导和熏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时,我们知道这篇课文的内容是围绕我国著名古典小说《红楼梦》展开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通过开展以主题为中心的阅读活动,从而一方面有意识地培养和引导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兴趣和积极性,另一方面让学生能够多角度地理解《红楼梦》的创作主旨。如,一部分红学家把《红楼梦》看作是曹雪芹的自传小说,而更多的研究者则把它当做是一部“世情小说”、“人情小说”。另外,《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的结局是历来被读者和红学家们所关注的。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介绍“金陵十二钗”分别指谁、她们各自的相貌和性格特征、人物的命运走向和结局等,如林黛玉的双眉究竟是“罥烟眉”还是“鹅眉”,她日常生活中着何种服饰?尤其值得关注。史湘云最后的结局又是什么?是被强人掳走,还是最终与宝玉成亲,等等。学生对此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四、阅读与写作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是中职生应该具备的语文基本素养之一。与阅读相比,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不高,由于缺乏写作素材的积累和写作训练,学生写出来的文章质量并不高。阅读和写作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在语文课上,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要让学生领会作者的写作手法的运用,学习作者的思想和境界,还要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进行“练笔”,让学生仿照文本的写作手法进行写作。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阅读的主题,让学生进行续写和故事新编。
        例如,在教学《我的母亲》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然后让学生回忆下经历过和听说过的伟大的母爱的故事,关注情感,探讨情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刚开始时学生觉得这个问题比较陈旧,不感兴趣,举手发言的人很少,但是随着教师的启发补充,逐渐激发起了学生的兴趣,发言的学生越来越多。这时教师可以趁机提出:“能把你们知道的故事写出来让大家欣赏下吗?”安排仿写抒情散文的任务让学生仿照课文中的句式和写法进行练笔,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又例如,小说《项链》的内涵非常丰富,而且其结尾更是耐人寻味,虽有尽而意无穷。教师在教学完课本中的内容时,应该在结合小说主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续写,续写玛提尔德知道是条假项链后的心理和行为的反映和变化。
        总之,语文作为中职院校学校教育的人文学科,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内在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等具有显著作用。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孙建.文学作品“魂”在审美——谈中职语文文学教育视野中的审美观[J].智库时代,2017(14):287-288.
[2]张兴伟,梁玉柱.浅谈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J].科技视界,2017(31):63+62.
[3]戴铭.中职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方法有效结合方法研究[J].才智,2017(30):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