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下)第18期   作者:赵聚莲
[导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
        赵聚莲
        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 江苏省 南京市 210000
        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两者结合来发挥相辅相成的效果,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提升。教师应基于先课改中的理念,对原有的教学方式进行完善与创新,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厘清文章结构,更好地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据此,教师应不断探索思维导图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方式,通过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字词识记,强化学生对陌生字词的记忆效果;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归纳文章结构,提高学生的实际阅读效果。此外,在引导学生总结文章主旨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促进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本文主要从以上几方面进行论述,探索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的有效运用方法。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模式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基于新课改理念,不断促进教学方法的完善和创新,通过长期教学实践,教师不难发现“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工具,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语文阅读效率与质量的提高。用过思维导图引导开展阅读教学,能够引导学生通过网状结构的形式,列出文章的主体框架。同时,学生还可以一边读一边补充,进行补充,通过这样的可视化学习模式,教师就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的引导,将零散的文章内容进行串联,从而促进学生阅读效果的强化。那么,教师应怎样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语文阅读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下面几点参考性建议。
一、借助思维导图扫清阅读生词,强化学生的记忆效果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强化学生对字词的理解,这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内容,也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关键点。因此,教师应重视字词教授的工作,通过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对重点字词进行记忆,并根据这些字词适当进行拓展与延伸,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和识字量,为学生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奠定扎实的文字基础。此外,教师通过思维导图进行字词教授,有效解决了学生机械抄写进行字词识记的低效学习方式所带来的问题,增加学生对这些词语和生字的印象,能够使学生通过头脑风暴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之中,提高了学生在阅读课堂中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在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识记字词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引导,指导学生对阅读文本中的字词进行分类和辨析,引导学生针对相近词、同音异形字等字词来画出思维导图。

此外,教师在借助思维结构图进行教授时,还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趣味性的游戏,比如猜字谜等等,引导学生在有趣的环境下进行学习与思考。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在日后对所学字词进行复习时,就能够更加便捷有效。
二、借助思维导图归纳文章结构,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在课堂中应通过问答等形式,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发展。但是现阶段,小学生在语文阅读课堂中,大多阅读速度慢,且对文章内容理解不够深入;还有些学生对较长的文章没有耐心,缺乏深入阅读的习惯。这些学生都喜欢从表象来认识事物,因此在阅读中也不能够深入理解文章多表达的情感与内涵。面对这样的情形,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可以通过借助思维框架图,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首先,教师列出文章的主要结构,并指导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将分支进行补充,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整合信息的能力。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在阅读中进行头脑风暴,从而有效提高自身的阅读与理解技能。
        例如,在教授《穷人》一课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对文本进行独立阅读,随后在PPT中展示本文的主要人物“桑娜”和“渔夫”,让学生针对主人公面对的现实生活和其精神世界进行分析,从而完成文本的思维导图。首先,教师在框架图的最上面写出“现实生活”,引导学生了解主人公勉强能够填饱肚子的贫穷生活环境。其次,教师可以在“现实生活”正下方列出“精神世界”,这样学生就能够在阅读中注意到主人公善良的心灵。在中间部分,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事件经过,以及人物的表现等具体内容,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
三、借助思维导图归纳文章主旨,增加学生阅读技能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对课文的主要结构、中心思想进行学习,促进学生阅读效果的提升。教师应在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时,对其阅读的方法进行指导,使学生掌握独立阅读的技能,通过绘制思维结构图,使学生对阅读文本具有全面的把握。
        此外,教师在阅读课上应起到示范性作用,使学生能够根据文章内容,按照思维结构图的思路,对文本进行层层分析,促进学生对阅读文本的归纳与整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应不断探索思维导图在阅读课堂中的运用方式,通过对原有教学模式的完善,来弥补传统阅读课堂中的不足之处,满足学生实际的学习需要,以推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郝春霞.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5(09):52-53.
[2]苑征.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0-04-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