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华
(张家港市南丰中学 江苏省 苏州市)
摘要:所谓实验教学法,是指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 际教材内容与学生个性特点来设计生动有趣的实验活动,以此 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效果。 基于此,应如何正确应用实验教学法,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是 本文重点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实验教学法;初中物理;作用
引言
实验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实验设备、材料,经过合理操作,致使实验对象发生某些变化,通过观察实验变化情况从中获取知识或者验证知识的方法。 在初中物理学科教学中,实验教学法是一种重要且高效的教学方式,通过实验教学法,既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物理知识,又能够培养其动手操作、独立探索等能力,是提高物理等学科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途径。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阶段,所以教师在传授学生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从而阻碍了学生对物理的学习与发展。针对这种情况, 物理教师将实验教学法引入物理课程教学中,可以将学生的目光都吸引过来,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与质量。例如 :在教学“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这一课时,如果仅凭借教师的口头叙 述将难以保证班级学生能够完全理解,所以,在教学这一课时,我会举办一场物理实验小活动来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完全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比如,我会先为学生准备一把直尺作为测量工具,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刻度尺,并观察出它的刻度线在哪里,还有它的量程范围是多少,分度值是多少,之后再让学生利用手里的直尺去测量身边的物体长度,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且还要注明测量单位。这样一来,不仅集中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还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培养学生探究创造能力
例如,在教学《光现象》这一章节内容时,光的直线传播是本章主要内容,在进行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一些教具,比如: 矿泉水瓶、塑料薄膜、蜡烛 等,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学生分组动手制作实验道具进 行实验,首先,让学生在矿泉水瓶底部打一个小孔,在小 孔处覆盖薄膜,点燃蜡烛,让学生通过小孔观察对面燃烧 的蜡烛,以及看薄膜上蜡烛的影子,在完成这一系列实验 操作以后,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对实验过程中蜡烛成像的 原理进行分析讨论,然后小组派一位代表向大家阐述讨 论结果,教师对发言结果进行汇总与指正,经过自主动手 操作过程,学生既可以根本上理解光的直线传播这一知 识点,也助于培养其动手、思考、探究以及团队合作等方 面的能力,此外,让学生自己动手得出的实验结论要远比 教师演示或者通过指令方式让学生操作更加有意义,因 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实验教学,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自主动手的实验机会。
三、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也是提高学生实验素质的重要手段,因此,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 视起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为学生提供 有效的沟通环境和机会,促使学生学会 交流与分享,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 师要积极采取“合作 + 探究”的实验教 学模式,引起学生对实验知识的迁移, 让学生可以做到取长补短,增进学生的 合作能力。例如 :在 教学“熔化和凝固”这一课时,我会按照班级学生的个性差异情 况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的模式来完成这一节的 实验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我会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 “同学们,请问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温度的变 化规律相同吗?请你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实验,来探索出问 题的正确答案吧!”之后,学生便会与小组成员共同借助温度计、 试管、石蜡等实验道具来完成实验活动。在此过程中,我会为学 习小组中的几名学生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比如一个总结石蜡在 熔化前的温度变化特点,一个总结熔化中的温度变化特点,一个 记录熔化后的变化特点等。在实验结束过后,我会对实验优秀的 小组给予相应奖励,而实验成果较差的小组则会给予趣味性的游戏惩罚。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还能有效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培养学生物理学习的能力
从初中生的年龄段特点来说,初中生具有丰富的想 象力与创造力,动手能力也非常强,所以,教师作为学生 学习的引导者,要积极地引导学生亲身投入到物理实验 的过程中,使学生在实验中得到物理知识内容的升华, 培养学生的物理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物理学习能力,并且在操作的过程中使学生更直观地掌握物理知识。例如, 在教授《磁现象》中的实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两 个磁性相异的小汽车,使学生观察到磁性相同的小汽车 与磁性不同的小汽车相遇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并且引导学生进行小汽车的制作,最后再将学生制作出来的小 汽车进行比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对物理的学习由被动转化为主动。
结束语
实验法教学作为一种常用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综合考虑学生实际、教学内容等多种因素,科学合理应用实验法进行物理教学,让学生在全面理解物理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养成良好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少旭.试析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35):84+161.
[2]吴玉明.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下),2019(11):97.
[3]刘永明.物理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