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铜波
黑龙江省绥棱县第二中学152200
摘要:古诗词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形式,传承了中华大地上下五千年文明,其文学价值不言而喻;古诗词具有丰厚的人文和审美价值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一线教学中古诗词一直是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与其他文学形式相比,改革创新明显滞后,单调的题材以及经常被忽略等原因,导致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并不高,对于老师的教学过程参与热情也比较低。对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以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来探讨教学中相对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
引言:随着“人教版”教材增加了古诗词的比重,可知古诗词的教学价值也越发得到社会各界认同和拥护。初中作为小学到高中的过渡阶段生理和心理日渐成熟,在古诗词鉴赏能力上也明显提升。培养初中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能力、丰富语言素材尤为重要。众所周知古诗词是初中语文考试和素质培养上的重要组成,但是一线教学授课中的实际情况令人担忧。该如何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有计划的安排古诗词课程内容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
一、分析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1.学生难以理解古诗词的韵律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生们朗读时只是机械重复,没有读节奏美和韵律感。为了应付考试,大部分学生认为只要将古诗词会背,会默写即可。另外,古诗词中描写的客观事物和情感脱离学生生活,学生难以理解。当代初中生都是生活城市化,而古诗词中所描绘的农耕文化的社会,生活差异太大,学生无法与作者共情而,学习中难免会死记硬背,兴趣不高。
2.教师忽视鉴赏和诵读,只简单做字词的理解和翻译
为避免影响教学进度,将古诗词的学习过程简化,以讲代读,简单翻译后要求学生背诵,忽视古诗词教学规律。学生上行下效,认为古诗词不重要,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也就不言而喻了。
3.教师授课内容、方式没有新意
讲解诗词背景只介绍简单的知识积累,对作者生活经历和创作风格讲的很少;讲授课程内容时,又生怕学生理解不了,将每一个词全部揉碎灌输给学生,原本丰满的文章变得枯燥乏味。
二、初中古诗词教学在教授形式上的几点建议
1.真情实感诵读、音乐感悟情景
渲染氛围最好的方式是音乐,有了音乐的陪伴往往能让人身临其境。选一种具有中国传统色彩的乐器(如二胡、古筝)带来的轻音乐让学生沉浸于作品的或喜或悲或悠然自得的情感中,想象诗人的生活情形和心态。
在学习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时,可以让学生反复听《空山鸟语》这首曲子,可以边听边诵读,脑海中浮现一幅幅画面,有客人随同主人一起举杯饮酒,畅谈家国的场面;有描绘着田园风光的自然和淳朴的景物,有联想自己和朋友间的友谊的再现。当然只听音乐是不饱满的,还需要诵读的过程。诵读是学习古诗词最重要的方式,诵读时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为启发学生沉浸作者描述的场景可以把《过故人庄》开头配入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朗读。
音乐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它可以直击内心,用音乐表达自己的心情与用文字表达心情异曲同工,学生与作者的心情在音乐与文字的碰撞中产生火花,令人神往。
2.把诗词改写成文章,加深理解
让思维更富创造性和发散性可以将诗词改成带有思想的文章。可以让学生诗词写成一篇作文,作文中的每句话都是学生对诗词内容加以自身理解后得出的,是古诗词内容的再加工。
例如:在学习杜牧的《泊秦淮》时,老师先给学生介绍背景、作者和大意后留出时间诵读。
然后设计一个反应城市萧条的场景对白,利用设问的方式启发和引导学生对自身生活和家国情怀的思索,最后将诗词中的场景先在脑中勾勒出画面感,用文章表现出来写出读后感。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产生一种情感,不仅仅是在学诗而且进行了创作。学生在写作中也可以加入学过的诗词增加文章美感,当描写冬天初雪时,学生很自然的就会想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这种来源于生活的诗句,写作上才思泉涌也就顺理成章了。
3.举办活动,优化学习氛围
学好古诗词既要关注提升教学质量又要关注教学环境的创设。可以在班级中举办朗诵比赛、故事会、古诗词接龙等各种班级活动,优化古诗词日常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背诵、理解、和运用古诗词起到事半功倍的影响。
例如在讲到李白的《行路难》时,开展资料收集任务的积分竞赛。以组为单位组织学生收集本诗中的作者资料、应用典故资料、相关成语和名言警句等,互相出题答题,从而获得积分。学生们的好奇心和好胜心让学生自己动手获取知识。另外、在教室后年的黑板上誊写本诗中的名言警句并画出相应的情景图画。这样学生每天都可以不经意看到接触到这首诗词,背诵和理解就容易多了。
利用活动呈现课程内容的形式,使学生学习环境得到优化,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也被激发和调动起来了。同时学生们的视野和知识量也得到开阔和拓展,进而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和应用能力。
结束语:
教学工作中确实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在传统古诗词的教学上,我们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思考、需要调整、需要解决。关于如何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还是需要继续探索和学习的。尽量做到把学生特点的实际情况与教学工作的理论结合起来,寻找更适合初中生学习的古诗词教学方式去调动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既要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高成霞.初中古诗词情景教学法的实践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5,1(07):77.
[2]朱丽敏.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如何让初中生体会到古诗词的意境美[J].宁夏教育,2018(01):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