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淑贞
福建省漳州市鳌门小学 363002
摘 要: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推进,教学方式也在进行不断的创新。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语文科目的学习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成绩发展,同时还能够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为学生未来的综合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面对语文素质教育的重任,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全面融合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在课上充分挖掘教材知识,最终发挥出语文教学的全部价值。本文根据语文素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做出探讨和分析,最后提出有效加强策略。
关键词:语文素养;思维能力;自主学习;实践教学;培养
随着社会发展的脚步不断向前,加强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是目前所有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小学教学跟上现阶段社会教育的发展水平,教师要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做出改变,在课堂上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通过鼓励和引导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刚刚接触正式的文化教育,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学习的自控力都远远不足,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同时他们也拥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和好奇心,这也给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不小的帮助。这个时期只需要教师进行稍加引导,学生就会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但是,小学生由于个体存在差异,不同的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程度存在差异,所以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要全面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营造出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够愉快的学习。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文素养的重要意义
在小学教学的众多学科中,通过加强语文素养能力能够让小学生在学习中形成一种特定的思维能力,这也要求了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严谨的思考能力和丰富的拓展能力,学生只有具备这几点能力之后,才能将语文素养学习中的各种逻辑思维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提高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1]。同时,在语文素养的培养过程中,通过发现、思考问题能够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体会到语言的优美,走入语文教学特定的意境当中。最终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都能达到深度强化,教学课堂也会因此变得更加高效。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教师教学模式单一,学生没有学习兴趣
小学低年级教学的大多数语文教师,他们的教学方法都比较单一,受传统教学方法影响很深,在课堂上只是单方向地将知识进行灌输,忽略了学生的吸收效果,这使得还在教育启蒙阶段的小学生对课堂感到厌倦,学习态度也不积极,从而在课堂上常常表现出注意力涣散的状态,最后影响了整体的学习效果,从小学开始就已经开始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2]。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大量的知识灌输,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压制,学生经常是进行被动性的学习,最终导致了学生没有一个活跃的思维和开阔的眼界,学习能力也非常差。由于缺乏了学习兴趣,知识基础相对薄弱,进而语文素养也没有提高。
(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追求教学结果
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学生在长期被动教学中,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同时,过度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没有追求教学过程,学生在课上也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体验,流程式的教学让学生无法理解文章内容,掌握语文知识[3]。课堂的文章教学中,教师只会按照自己的教案流程教学,课堂上缺少与学生的互动,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教师也无法了解,这样的情况也导致了学生无法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在课堂提问上,学生会经常大脑空白,面对这种情况的发生,学生就会过度依赖老师,不愿意自己思考,最终阻碍了语文素养的培养。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培养小学语文素养的有效措施
(一)培养小学生日常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对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清楚的知道怎样学习才会让效果更好。如果想要让学生拥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培养他们合适的学习习惯[4]。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要为学生制定完善的学习计划,在课堂上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曹冲为什么要称量大象?文章那个部分能够体现曹冲称象的原因?然后带着这些问题,教师再讲授文章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多走动,观察学生记录的笔记,看看学生画出了哪些陌生词和关键语句。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掌握学习技巧,同时使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加强,在以后的学习中,即使脱离了教师的指导,学生也会通过自己的良好学习习惯来展开学习行动,从而自主有效地掌握语文知识,在无形之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得到了进步。
(二)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目前,很多教师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课堂上不注重教学方式的改变,依旧保留着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对语文知识的教学也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完全忽视了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课上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取多媒体教学,将课程视频和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的课程学习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找到一段纸在制造过程中的视频,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平时常用的纸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再结合文章内容中纸的发展历史,最终了解纸的发明。教师还可以利用小学生天性好奇的心理,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加强教师自身职业素养
根据现在的教学现状调查显示,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只会在课堂上进行理论层面的教学,这种现象就说明了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严重不足,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不能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5]。如今在新课程改革后语文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素养上要不断加强,能够为学生创设出更加精彩丰富的课堂环境,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可以定期参加名师讲座和教学交流会,通过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其他教师的课堂上进行旁听,吸取身边同事的教学经验,取长补短,优化自身的教学方法,从而为学生打造出优秀的语文素养培养课堂。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升级自己,小学语文教师才能更好地满足新时代教育需求,让自己能够胜任人民教师这个职位,最终为我国培养具有语文素养的高素质人才。
(四)加强学生日常实践活动
小学语文课程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纯地进行理论教学,让小学生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之上,要通过结合生活实践教学来使学生获得自主思考的思想,强化语文素养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上,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对应的实践活动,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例如:在每年“儿童节”的时候,教师要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分组,让学生自主思考组织节目,教师在布置过程中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节目安排上可以加入诗朗诵、话剧表演等元素,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平台,同时还能有效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将课堂文化知识应用到理论实践当中,最终提升教学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程教学在小学整体教育中非常关键。教师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值得注意的是,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考虑这个年龄段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性格特点,结合实际进行教学,通过丰富的教学情境,最终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海燕.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20(12):10.
[2]方小兵.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策略[J].读写算,2020(23):186-187.
[3]李晴.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路径[J].教师,2020(12):40-41
[4]张国正.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山西青年,2020(07):152-153
[5]李原明.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0(0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