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开展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月第30期   作者: 陈斗兰
[导读] 对于核心素养而言,其培养工作往往是一个长期性过程

        陈斗兰
        遵义市播州区马蹄镇马蹄小学563111
        摘要:对于核心素养而言,其培养工作往往是一个长期性过程,涉及的内容有很多。因此,教师就需要采取群文阅读的方式,基于某个特定主题,为学生提供大量文章,让学生自主展开阅读,促使学生们的积极性得到激发。长此以往,学生们的整体水平就会大幅度提升。基于此,本文章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开展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开展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阅读是其中的重点板块,群文阅读是在新课改下诞生的新型学习理念,该种学习模式与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不同,是围绕一个论点、议题选择的多篇文章。实践证明,采用群文阅读教学模式,能够锻炼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其核心素养。
一、简述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丰富小学生的视野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小学生的自主学习,应该将小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并且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
        断进行创新,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教师要能够从小学生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设定,安排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文化底蕴
        对语文学习来说,本身可以看作是文化积淀的过程。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文章都是精挑细选而成,渗透了多方面知识。通过阅读之后,学生们的视野就会有所拓展,了解不同时代、民族的文化,从而养成优良的文化理念。尽管在早期的单篇阅读中,同样可以起到文化素养发展的效果,但教师总是喜欢将注意力放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层面,导致阅读效果未能达到预期。而在群文阅读之中,教师对同一组文章展开整合,在课堂中形成优良的文化氛围,从而起到了文化熏陶的效果,促使学生的整体能力得到提升。
二、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的问题
        (一)缺乏阅读技巧
        虽然现阶段的小学生会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阅读,但是他们的交流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大地提升,出现这种问题主要是因为在阅读过程中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没有掌握阅读技巧,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只是进行简单的串读,获得的有用信息非常有限。由于在阅读过程中缺乏教师对阅读技巧的指导,因此,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阅读,但是并没有对书中的内容进行思考,导致出现很多无效阅读,不能准确的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阅读缺乏基础
        语文知识的基础是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关键。然而许多小学生因为学习兴趣或者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合理等原因,语文学习的基础相对薄弱,从而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缺乏基础知识的支持,使阅读学习的效率不高。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也会出现学生的阅读素材不足,阅读素材的挖掘程度不深等情况,让学生的语文的阅读学习基础得不到巩固,进而影响阅读的教学效率。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开展策略
        (一)选择主题,抓住文章关联
        群文阅读是在素质教育倡导下的一种阅读教学方法。纵观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个单元都有独立的教学内容,通过学生对一个单元的学习,教师要建立起教学目标的达成思路。这也就是我们平时进行单元备课的目的。教师进行单元备课其实就是根据这一单元中多篇内容来梳理教学重点。从而确立群文阅读的主题。

对于群文阅读的指导教学教师要提前进行准备工作,要结合文章的内容选取更加有阅读价值的内容来进行,选择时教师可以从课文的题材、写作手法、表达手法、描写对象等多个角度进行考虑,要做到最能够体现文章的特点,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比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中的《守株待兔》,教师可以将课外阅读资料《揠苗助长》《狐假虎威》《亡羊补牢》等一起组成群文阅读,引导学生掌握这些成语的意思,并学会使用这些成语。这样既完成了课本知识的学习,又拓展了课外学习资料,将课内与课外有效结合在了一起。为此,教师在确定议题的时候,要兼顾灵活性、丰富性以及趣味性,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依据兴趣,开展群文阅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需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当教师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有清晰的了解,认真地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制订相应的阅读任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反叛心理。并以学生喜欢听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获取学生的支持和赞赏,从而培养学生们的阅读兴趣。而且这种阅读教学模式仅在上课时间进行是不够的,学生需要在课后扩大阅读范围,家长必须确保课后完成阅读任务的质量。个性化的阅读计划非常适合不同的学生学习,并且可以通过适当的奖励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掌握方法,放飞阅读
        无论开展任何形式的阅读,都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因为掌握方法意味着找到事物的窍门,可以提高整体效率。在开展群文阅读的时候,有的教师存在一个误区,他们认为只要将阅读素材交给学生,完全不需要过问其他事项。不管学生用怎样的方式完成阅读任务,只要读完就行。这样的理论明显站不住脚,因为群文阅读同样关注效率问题。因此,教师需要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办法,真正实现放飞阅读。
        如教学以送别为主题的古诗时,笔者就以教材中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为主,以“知诗人、读诗文、明诗意、悟诗情、背诗文”这几个环节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在读中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进而享受经典之韵味。在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古诗,同时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这样一来,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就不再惧怕。接下来,教师让学生用这样的方法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芙蓉楼送辛渐》等其他的送别诗,举一反三,从方法和情感两方面激发学生达到热爱学习的更高境界。
        (四)课外拓展,提高阅读素养
        有时因为课内可供群文阅读教学的文章数目不够,或者说无法涵盖教师教学时所需的文章,教师则应通过课外拓展等途径,帮助学生从课外阅读中找到能够用来群文教学的文本。例如在教学以昆虫为主题的多篇课文《昆虫备忘录》《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时,小学生本有的好奇心被大大激发了,他们急切地想了解更多有关昆虫世界的知识。这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推介《昆虫记》等优秀作品,让学生跟随作者的笔触,从微观的角度更深层地认识自己尚不知晓的世界。语文教学不是简简单单地帮学生认识字词、学习句段,还要帮助学生通过阅读打开对世界的认识,提升自己的视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课外拓展中,教师要根据群文阅读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们的需求,推荐阅读难度适中的作品,让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更显质量和厚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群文阅读教学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群文阅读的教学,在课内要做好阅读的拓展工作,在课外要鼓励学生进行群文阅读。群文阅读需要大量的阅读时间,只有合理地利用课上课下的时间进行阅读,才能够综合的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党春春.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学周刊,2020(02):117.
[2]梁翠玲.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对策[J].天津教育,2019(33):166+168.
[3]祁红卫.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J].好家长,2019(88):71.
[4]陈赞钦.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9(91):23-24.
[5]周宝芹.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中的核心素养培养[J].小学时代,2019(32):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