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
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第四中学(陕西西安)710200
摘要:整本书阅读思想古已有之,它以多种形式渗透在语文教育的各个领域,并对语文教育教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初中语文整本书主题阅读策略研究”为题展开研究,目的在于探索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策略,在新形势下为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抓手,以期收到整体化、主题化的阅读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
引言
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整本书阅读因其具有整体性与系统性的特点得到了普遍认可,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阅读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整本书阅读,通过教师有目的性地指导学生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美化学生的心灵,还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得到发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中学生的读书兴趣,鼓励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以此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使学生通过整本书阅读获取更多知识技能与思维品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生日后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整本书阅读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师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之前,要结合具体学情,根据作品的题材和体裁设定教学目标。一是提升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力,运用多种阅读方式,梳理情节,把握内容。二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结合作品中的精彩情节、段落等畅谈感受。三是培养学生的思辨思维,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体验解读作品。
二、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
(一)基于兴趣,制订阅读计划
要让学生顺利且完整地读完一整本书,其重要前提是学生对这本书有着浓厚的阅读兴趣,唯有如此,才能完成整本书阅读,才能收获良好的阅读效果。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制订整本书阅读计划就要基于学生的兴趣,了解学生对阅读兴趣的程度,掌握所要阅读书籍的教育价值,从而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制订整本书阅读计划,让学生根据阅读计划有目的性地去阅读,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进而提高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具体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非常不喜欢阅读,一提到读书就极其厌烦,针对这样的学生,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推荐其阅读一些趣味性较强的书籍,积极挖掘书中的有趣点,以此吸引学生的关注,如推荐学生阅读《西游记》,这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经典,几乎每个学生都看过西游记,而且还知道《西游记》中有很多搞笑、有趣的情节,另外,西游记中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设计也非常有趣,非常符合中学生的阅读心理,可大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即是不喜欢阅读的学生,拿到这本书也有阅读下去的欲望,所以,为了避免学生产生阅读压力,教师可以《西游记》这本书为学生制订整本书阅读计划,以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完成整本书阅读的任务,逐渐帮助初中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关注学生实际,以不同要求推进
首先,在阅读要求上应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如一些学生整本书阅读兴趣并不是很浓,阅读量不高,对于此类学生,可引导他们选择自己较为感兴趣的,甚至是带有插图的书籍进行阅读。而对于基础稍好的学生,则要引导其能在丰富阅读量的基础上深入阅读。从阅读量上,也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而设置相应的数量。其次,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针对学生差异性,阅读要求也要因生制宜。如对基础稍差的学生,只需其读完预定书目,能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摘抄即可。而对基础稍好的学生,则可要求其写读后感。在推进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切忌整齐划一,不能以相同的要求去对待全体学生。
如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提倡粗读,目的是要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量。而对班级中的尖子生,则可要求他们精读,在读时不仅要做笔记,还应学会摘抄、写读后感等。结合学生实际而采用不同的要求去对待学生,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主动参与,这样才能让整本书阅读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分享交流,促进共同提升
我们都知道,分享交流对阅读的重要性,分享交流使学生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或者阅读完之后,将自己的想法和感知与他人进行交流,这不仅能促使学生更好地触及到书籍深层的东西,还能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开阔学生的阅读角度,促进学生更深入地阅读书本。教学研究表明,自主阅读不与他人交流,很难触及到文本更深层次的内容,为此,要推进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活动的开展,要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自由发表言论,畅谈自己的读书感想,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不断地提升阅读水平。
(四)引导深入阅读,以丰富体验为主
推进整本书阅读,要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想读、主动去读,在此基础上,还要注重通过方法的引导让学生深入阅读,获得丰富的体验。即要在关注“量”的基础上让整本书阅读朝着“质”的方向发展。首先,要注重作品的体裁而给予学生分类指导。以小说为例,在读该类作品时,一是要弄清作品的情节。实践中可引导学生读后对情节进行归纳。二是要学会分析人物形象,即能根据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而对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归纳。在实践中,可引导学生阅读后对人物形象进行归纳。三是要学会分析作品的主题,即作者通过作品所要表达的观点或抒发的情感。同样,对于散文,重点则是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赏析其语言美。其次,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赏析作品。在整本书阅读中,一是要让学生学会做批注,无论是针对作品中的语言、人物,乃至修辞的应用,只要是学生有感悟的地方,则可引导学生做好批注,提升自己的感悟能力。二是对自己有感悟的地方,可结合实际而动笔写出自己的体会。
(五)注重坚持阅读,以习惯培养为重
要让整本书阅读收到更好的效果,还得关注学生整本书阅读习惯的培养。甚至可以说,好习惯成就美好人生。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需要长期坚持,需要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时间的积累而慢慢形成。七八年级,学生的时间还稍微宽裕,但从小学进入初中,学科增多,加之是转折期,学生需要适应,该阶段重点要以学生兴趣培养为主,提升学生的阅读量,故而可通过阅读周、主题活动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
结束语
可以看出,相关学者和教师对“整本书阅读”的研究日益增多,且呈现出研究文献越来越多、研究面越来越广、策略研究百花齐放等特点,这不仅提高了整本书阅读扎实推进的可能性,更为今后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纵观这些整本书阅读的研究成果,也可以发现一些问题和不足:从研究内容来看,基于实践层面的阅读方法指导研究比较笼统,多侧重原则和注意事项的研究,而缺少对整本书阅读评价与检测的难点突破。从研究重点来看,多数研究者在阅读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上,集中于指导实践操作层面,课程建构方面有明显欠缺。
参考文献
[1]韩爱祥.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研究文献述评[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11):14-16.
[2]林艺红.开展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有效途径[J].语文天地,2020(32):59-60.
[3]张亚娟.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甘肃教育,2020(19):178.
[4]胡卫红.浅谈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2):194.
[5]赖舒芸.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D].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