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体育,魅力田径——谈小学田径训练的实效性探究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9期   作者:吴凌云
[导读] 田径训练是小学体育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吴凌云
        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镇实验小学 广东 东莞 523000
        摘要:田径训练是小学体育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小学生的运动能力起到关键作用,通过田径训练不但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能培养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心理抗挫折能力。因此,学校要适当增加田径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比重,既达到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又培养了学生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深层次推进,田径训练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改变,教师不断创新运动训练的理念和方法,就是为了更科学的开展生动体育和魅力田径运动,从而更好地促进小学田径训练。
        关键词:小学体育;田径;实效性
        田径运动对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使学生能够养成坚韧不拔的体育精神和热情,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健康身体素质的关键时期,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初始阶段,但是一定强度的体育锻炼必不可少,而田径运动就是最适合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运动项目。通过对小学生展开田径训练,提高小学生的田径能力,为我国田径运动员的选拔工作做出贡献,进而促进我国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田径训练应该从小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更加有效的方式提高小学生的田径训练成绩,突出小学生在田径运动中的主体地位,进而更好地促进小学生成长。
        田径训练的魅力在于,通过田径训练,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身心健康和健康的体魄,从而具备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因此田径训练尤有其独特的魅力。然而,当前在小学田径训练开展的过程中依然出现很多问题,学校的田径训练系统不够健全,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田径运动体质,从而无法确保田径运动训练的科学系统性,因此在田径教学上缺乏相应的指导性,没有更加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无法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一、小学田径训练的现实困境
        目前小学田径训练中出现一系列问题,需要通过整理和调整来解决。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对田径训练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其一,训练目标层面。小学田径训练的训练目标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无法取得有效的训练效果。首先,小学田径训练需要确保实效性,才能够更好地促进田径运动的顺利进行,然而很多小学田径训练的训练目标没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目标过于陈旧,无法起到真正地训练效果;其二,训练内容层面。田径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同时也相对而言较为枯燥,很多田径训练教师不注重训练方法的创新,因此在进行田径训练的过程中无法通过有效的训练方式发挥田径训练的价值,学生无法对田径训练产生兴趣,训练效果不佳,田径训练缺乏创新的训练方法,很容易使学生对田径运动产生厌倦之情;其三,训练方法层面。很多体育教师在进行田径训练的过程中采用的是示范训练法,通过让全体学生进行模仿来达到训练效果。然而,不同的学生对体育训练内容的理解程度不一样,因此示范训练法并不能够起到良好的训练效果,需要教师能够做到因材施教,更好地融入到田径训练的过程中,充分提高田径训练过程中对田径训练的关注度,形成可行性的评价措施,提高田径训练评价结果的示范性。其四,训练评价层面。在以往的田径训练过程中,教师掌握着绝对的评价权利,而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进行,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加强对学生内心的关注,根据每个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同情况,采用更加有效的方式进行田径训练的评价,而不是完全按照教师的意愿进行评价,以实现提高田径训练效果的目的。


二、小学田径训练的实效性探究
(一)田径运动训练,兴趣培养是关键
        教师要明白在田径运动中,小学生兴趣培养的重要性。只有小学生能够对田径运动产生兴趣,才能够拥有进行田径训练的热情,从而积极主动地投身到田径运动中去,完善自身的田径运动技巧。在开展田径训练之前,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田径运动兴趣做一个调查,然后根据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喜爱程度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田径训练计划。如果学生对田径运动兴趣不高,教师就要尽可能地提高田径运动的趣味性,如果学生对田径运动本来就有兴趣,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学生们的热情展开田径训练。对学生展开一定程度的思想教育非常重要,能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田径运动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通过田径训练形成坚韧不拔的思想品质,从而更好体会田径训练的魅力。例如,教师可以在开展田径训练之前,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们播放历届奥运会上田径比赛的经典场面,使学生们被田径运动的热血和激情所感染,从而能够更好地投身到田径训练的氛围中。学生被那些优秀田径运动员为国争光的优秀事迹所感动,因此也会暗自下决心完成田径训练的任务。在田径训练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首先通过通报人数来保证田径运动的纪律性,然后通过老鹰抓小鸡等追逐游戏来提高田径运动的趣味性,使学生能够在跑步过程中快速集中注意力,更好地沉浸在田径训练的过程中,以实现提高田径训练效果的目的。
(二)制订训练计划,从严进行训练
        田径训练的开展需要持之以恒,为了帮助学生们坚持下去,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严格的训练计划,从而促进学生按照训练计划完成田径训练任务。同时,对于学校参加田径比赛的田径运动员,训练要求就更加严格,需要运动员采用更加认真的态度完成训练任务,从而更好地开展相应的田径训练。在实施训练计划的过程中,田径教练不能够急于求成,这样反而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应该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将整体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从而使学生们获得更多的成就感,更好地参与到田径训练的过程中,寻寻渐进地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田径运动不是一下子就完成的,因此在开展田径训练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对每个学生实施不同的田径训练标准,进而加强同学生之间的沟通,为学生的成长树立一个更好的榜样。在田径训练的过程中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学生能够对自己形成严格的训练态度,进而使学生能够在田径训练的过程中拥有更好的训练效果,帮助学生完成田径训练的任务。教师要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使学生能够以教师为榜样,坚定地朝着田径训练目标前进,最终实现学生在田径训练中成绩的提高。
(三)合理安排训练方法,劳逸结合
        教师应该适当调整田径训练的强度,根据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提高或减少田径训练量,根据学生对田径训练的热情适当增加田径训练的趣味性,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按照更好地田径训练方式取得良好地训练效果。教师可以猜田径训练的过程中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按照学生实际的身体素质和身体情况进行分层训练,由浅入深地开焊相应的田径训练,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田径技巧。通过设置相应的田径游戏,使学生能够在田径训练的过程中产生更高的田径训练欲望,从而提高学生参加田径训练的热情,使学生更好地完成田径训练的任务。例如,在1000米的田径训练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田径训练的方式,如在跑道中设置障碍,采用接力赛跑的形式,开展相应的游戏惩罚等等,提高学生们参加田径训练的积极性,实现培养学生田径运动兴趣的目的。
三、总结
        田径训练对学生的综合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形成良好的训练习惯,从而充分发挥田径训练的价值,实现田径训练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骆永达. 生动体育,魅力田径——谈小学田径训练的实效性探究[J]. 田径, 2017, 000(010):50-50.
[2]吴波. 生动体育,魅力田径——谈小学田径训练的实效性探究[J]. 新课程(教研版), 2018, 000(008):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