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艳
松原市宁江区长宁小学 138000
摘要:思维导图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教育领域更是应用该思维工具的主阵地。所谓思维导图即围绕一个关键词延伸出各种信息,促使个体大脑在学习中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深化对各种信息记忆,提高想象力、创造力和联想力。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性和工具性兼具的学科,打破传统机械化教学和学习方式,最大限度活跃学生思维,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本文主要分析小学英语基于思维导图应用的实践
关键词:小学英语;思维导图;教学策略
引言
伴随着近几年来我国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将思维导图融入小学英语教学开始成为了教育界所关注的话题之一。整体来讲,通过合理的方式将思维导图引入到小学英语教学中是对现有英语教学方式的一次重大创新。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了解,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怎样让思维导图更好地融入小学英语课堂,成为小学英语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一、思维导图的作用
(一)利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英语课程中,需要培养的方向有很多,所以思维导图的出现可以帮助教师化繁为简,提高教学效率。思维导图能够充分地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自身的思维能力,能够带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探索的趣味性,也能够提高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质量,达到理想状态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成果,所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小学英语课堂的学习是非常有效的。如果学生的脑海中没有存在非常清晰的学习思路,并且教师对英语教材中的习题难点没有进行详细的讲解,那么对于学生而言,英语学习是很难的,也就降低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欲望,久而久之,学生可能会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这无论对于教师提高教学效率,还是学生提高学习成绩都是不利的。有了思维导图就可以一目了然地让学生看到整个课程的教学思路,大大减少了时间上的浪费,还能迅速地提高学生对于小学英语习的能动性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灵活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思维导图的应用
思维导图的应用在各个学科里面是非常频繁的,由于国际化的逐渐深入,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也不再只要求学生背会单词、会读单词这些机械性的课堂学习了。思维导图的加入能够帮助学生加快对英语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还能够非常快速、轻松地提升学生对英语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他们的思维能力。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由难到易,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大大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帮助教师在英语课堂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发展探索,提高教育教学的多元化能力。
二、小学英语的发展
(一)小学英语教育
从目前的国际环境来看,英语依然是热门学科,多元化发展小学英语教育已经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是重中之重,他们正处于一个启蒙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教师的要求也有非常高的标准,一个好的教师不仅要会教、会说、会写,还要能够拥有着自己的教学体系。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课程的浓厚兴趣,看准时机营造英语课堂氛围,充分地带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他们的求知欲望,教师还应该仔细研究英语教材,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教学,将工具与教学进行良好的互动。兴趣是学生初学启蒙时期的最好帮手,一个成功的小学英语教师会在自己独有的教学模式当中,有意识地进行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课堂教学需要时刻变化,运用思维导图灵活地教授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后实践,让他们大胆地进行对话,轻松地学习。
(二)英语课堂的教学方向
无论学习哪种外来语言,所需要掌握的词汇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学生来说,词汇的学习是他们在课堂上的重点和难点,也是绝大部分的学生学习起来觉得很困难的点,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一难点,使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用最直接的方式把重难点词汇清晰地呈现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使学生真正地记住了重难点,加深了他们对于词汇的理解。在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也是很重要的,教师在阅读理解的课堂中,也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先对词汇知识等进行学习,让学生记得更牢,然后教师再有针对性地指出课堂的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创作,教师应该构建出一个涵盖英语知识的框架,让学生对相关的词汇形成一个较好的思路,有助于他们理解词汇、学习词汇、阅读文章,然后让学生在思维导图中进行探索,将英语课本上的语法知识填补到思维框架中。
三、思维导图的运用策略
(一)阅读前情景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
在进行阅读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要充分让学生熟悉阅读的内容,并且以图片、视频等灵活的方式充分展现课堂的内容,力求预先做好专门的铺垫。针对实际的教学活动情况来看,教师要灵活做好学生积极性的调度,帮助学生为后续的正式阅读做好储备,教师要做好如下几个具体工作:首先,教师需要在课前与其他教师一起讨论本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部分,并找出文章中出现的生词和语法结构内容,然后在教学中合理地使用单词、句型、语篇等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教学总结,这样做能为学生扫清学习中存有的各类障碍,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积极的影响。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专门的思维导图,能够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分析,为后续的教学提问做好铺垫,作为学生能够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与教师积极产生联络,完成新老知识的替换。同时,学生的好奇心也能被充分激发,对其后续的学习意识激发奠定了基础。最后,教师还需要创建一个专门的思维导图学习情境。在思维导图的训练之前,要有目的性地将学生进行分组,教师要领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思考和分析,并且能够从重点、难点入手,理清自己学习的疑惑,为深度阅读下文的材料奠定基础。通过带着问题的方式使用思维导图,还能够提升学习效率,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做好铺垫。
(二)课外使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的扩充拓展
课外阅读对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老师要注重学生画思维导图意识的培养,要鼓励同学们在进行课外英语阅读时,也要养成随时画思维导图的习惯。例如:小学英语老师可以定时地在班级举办一场“课外阅读思维导图创作大赛”,鼓励每位同学读一篇课外的英语文章,画出详细的思维导图,并根据思维导图的结构来向同学们分享该课外文章的主要内容,表现得好的同学,老师要予以一定的奖励。长此以往,学生的英语阅读速度会大幅度提升,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会有显著的提高,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小学英语教学更关注的应是学生能否对学习到的语言知识进行运用,以及学生思维是否得到了有效发展。例如,在完成Festival这一课的教学后,教师需要给全班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将所学内容转变成语言技能,让学习任务和日常生活进行有效融合,让学生能够将所学习的知识更好地应用于生活之中。
结束语
整体来讲,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合理应用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同时也让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品质,而且让学生具备更加全面的语言学习能力,实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在具体实践中,教师要从不同角度出发,紧扣生活、抓住课本、延伸教学,让思维导图和英语教学全面结合,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红光.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教育论坛,2020,33(4):57-59.
[2]佳莉.谈如何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小学生英语阅读教学策略[J].才智,2020(10):137.
[3]刘娟.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才智,2020(13):198.
[4]石志琼.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宁夏教育,2020(4):56-58.
[5]王亚婷.思维导图在小学四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5):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