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荣
北楼小学 河北石家庄 050800
1.研究目的
随着"阳光体育"不断在中小学中的推广,体育活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对农村小学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对更好的增强小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树立全民健身意识、深化小学体育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研究方法
2.1问卷调查法
将设计好的《农村小学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各所农村中小学调查并发放问卷400份,发放问卷全部收回,有效问卷391份,有效率97.7%。
2.2数理统计法
通过问卷调查的实际数据和文献资料信息,进行分析和统计,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编号、变量统计并运用数据库系统对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处理。总结归类本课题所需的具体材料和数据。
2. 3文献资料法
查阅各个学校开展体育课外活动情况,并翻阅有关书籍,登陆各大数据网站对检索到的重要文献和相关资料进行一一分析、借鉴和利用。
2.4逻辑分析法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逻辑分析和整理。
3.结果与分析
3. 1调查与分析结果
3. 1.1活动器材缺乏制约着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
农村由于场地、体育器械的不完善,那些本来对体育活动兴趣不浓厚的学生来说,在有限的运动场地和器械上,很难培养应有的体育兴趣,来之不易的锻炼机会也难以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由于很多农村学校没有系统的安排体育活动和场地不足等原因,使学生的课外活动兴趣更加不高。
3. 1. 2教师对体育课外活动认识和态度
由于农村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课的丢失”的现象相当严重。为了考出好成绩,学校班主任和文化课教师占用了本应占有属于外活动的时间重课内轻课外。而所谓的教学改革也只注重课内教学的改革,对教学进行的评定较多的忽视了课外体育活动对小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发展作用。
3. 1.3家长对体育课外活动认识态度
有的家长认为学校开展课外活动会耽误学生的课业,课外活动是副业,不能为此耽误了孩子的学习,他们对课外体育活动表示不理解或不支持。
3.2建议
3.2.1国家阳光体育的推行是以锻炼学生身体为主,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也是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保证。2005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在持续下降,主要是速度、肺活量、力量等方面在持续下降,大部分学生的体质可以总结为四个字"软、硬、笨、晕"。国家体育总局一项调查表明中小学66%的学生锻炼不足24.8%的学生每天基本不锻炼,这充分说明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太少了,得不到应有的锻炼或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更何况是农村小学的学生。从而造成学生体质状况每况愈下。
3.2.2农村学校应尽量从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为每个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锻炼环境。如果学生对足球、篮球、乒乓球等项目比较喜欢,但农村可能由于受场地器具的影响,许多学生较难实现愿望。因此首先要搞好体育场地的建设,充分合理利用现有的体育器械,与现有的学校场地合理调配争取一场多用,再次要多开展一些具有新颖性、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健身娱乐性等内容的体育项目。如比较流行的体育运动:轮滑、现代舞、简易攀岩等。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体育项目如:舞狮、地方拳种、毽球、体育游戏等。
以分散学生对球类的集中兴趣并提高场地器械的利用率。
3.2.3农村学校可以在抓体育课外活动的同时举行一些受到学生喜爱的、形式多样的娱乐性单项比赛如:轮滑趣味运动会、1分钟跳绳比赛、健美操挑战赛等等。对优胜者不光要给予鼓励还要树立典型,以培养学生的参与热情,逐步养成锻炼的习惯,为终身锻炼奠定良好基础。
3.2.4全面完善体育活动的考评制度。可以由班主任、体育教师和学生代表针对对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行为与表现,进行考评并作为学生的评价重要指标,对没参加课外活动和表现消极的学生及时进行思想工作,以提高课外活动的整体效果。
3.2. 5为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以及运动能力、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让"每天坚持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口号深入人心,学校要加强对体育课外活动的宣传力度和组织管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3.2.6由于体育课外活动具有形式多样性、活动丰富性、因地性以及锻炼性,极大满足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要求。也正是由于课外体育活动的空间广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才能够吸引广大学生参与进去。体育活动的灵活性、选择性能,较好满足每个学生不同年龄性别、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基础水平的不同要求。这对提高锻炼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个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形成各人个性心理特征有着积极的意义。各项课外体育活动基本上都在室外进行,不仅能充分利用大自然中的阳光、空气、水能,还能有效的促进少年儿童的正常发育、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改善各项身体器官系统的功能。学生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的发展以及对客观环境的适应能力,不仅取得动态平衡,而且有利于增进健康增强体质。
3.2.7课外活动不仅对于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以及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课外体育活动也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课外体育活动不仅能将学校体育课所传授的知识技能运用到课外体育活动中,这样进一步促进了体育课的改革与发展。围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各种项目活动进行并开展体育活动,相应的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课外体育活动在提高体育意识,培养学生自练、自学、自评能力,养成锻炼习惯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活动中要求全国各地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要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配合学校体育课教学保证平均每个学习日有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育计划。这充分证明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意义,也只有真正开展好课外体育活动,才能做到阳光体育所提出的口号"每天坚持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
参考文献
[1]施华强.当前农村中小学体育教研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22(1)
[2]杨文娟、芦平生.甘肃省中小学学校体育管理现状调查及分析[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22(2) 100102
[3]于向.浙江省农村普通中小学体育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J] .浙江体育科学,2007, (4) :65-69
[4]王哲.中小学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及改革措施[J] .内江科技.2008, 1
[5]陈瑜徐玖平提高学生体育学习自我效能的探讨[J]体育学刊 2001 5
[6] 中国学校体育杂志2004 4、 2005 8
[7]康春兰.关于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J] .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 (12)86-88
[8] 曲宗湖杨文轩课余体育新视野[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9 52—77 [5]人民教育出版社《学校体育学》、 《心理学》、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项目信息:
河北省“十三五”教育科研项目:阳光体育推广现状与推进策略研究。项目编号:CXXH?NO.13110093
课题名称:阳光体育推广现状与推进策略研究???课题编号:CXXH?NO.13110093
作者简介:
张宝荣,1985.12.13,硕士,毕业于江南大学,目前在北楼小学任教,一级教师,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南楼乡北楼小学,北楼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