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教学视角下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9期   作者:陈耘治
[导读]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已经逐渐呈现。
        陈耘治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昭通华宇特色学校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已经逐渐呈现。为了弥补这些弊端,分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应该深谙分层教学模式的内涵,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运用,这样既满足了新课改的要求,也能够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文章基于此点,在个性化的视角下,对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旨在促进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视角  初中英语  分层教学  策略探讨
        在初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的成绩已经出现了参差不齐的情况,他们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并不能达到统一,因此分层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个性化视角下,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展开差异化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热情,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对教学对象进行分层
        从个性化教学的角度来看,分层教学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要从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着手,充分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让学生能够处于一种比较主动的学习状态。由此,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科学地分层,尊重学生的天性,让他们能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逐渐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实现更好的学习。
        对学生合理地分层是展开分层教学模式的重要步骤,也是最为基础的部分。所以教师应该从多方考量,对学生进行科学划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英语。对此,教师可以将其划分成三个层次:A层次的学生:英语的成绩稍微偏下,学习的主动性不是很强,需要老师追着才会主动学习,这种学生需要老师每时每刻监督和约束着;B层次的学生:学习底子不太好,但是有一定的上进心,学习态度也很端正,需要经过老师一番努力才能获得进步的学生;C层次的学生:英语成绩比较好,英语基础也很扎实,并且对英语的领悟能力也很强,对英语也抱有极大的兴趣,这一类学生需要教师进行拓展延伸,做拔高训练,提高他们的英语素养。
        在学生进行合理分层之后,教师也应该遵循以下教学原则:1、因材施教原则。教师在课前应该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以发展的眼光去了解和研究学生,掌握学生之间的个性与共性,力求能够充分发挥出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2、动态性原则。初中生有很多的潜能,他们的成绩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所以教师应该掌握这些因素的动态性,对学生的层次作合理的调整,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能;3、激励性原则。教师在分层之后,应该以学生原本的起点作参照,采取有效的方法对他们进行激励,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出不同层次学生的潜能,让他们有更大的动力前进。
        二、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在对学生进行合理划分之后,教师就应该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学习的积极性,有一个学习方向。

对于A层次的学生来说,教学的重点就是要让他们会读英语单词、短语、句子、课文,能够听写正确的单词短语,能够尝试运用这些单词短语造句,进行简单的情境交际;对于B层次的学生来说,除了要掌握A层次的东西之外,还要学会英语的语法和其他知识点,能够对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充分地掌握,并且能够灵活的运用;对于C层次的学生来说,教学目标就应该相对高一些,除了要让他们全面掌握基础知识以外,还要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能够进行拓展延伸。
        以仁爱版初中英语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Keeping healthy》时,就要作以下分层:对于A层次的学生,让他们掌握单词disease、sour、tidy、sweep、human、body、illness、empty等词汇,能够将课本教材达到熟读的地步,能够听懂谈论身体不适感觉的对话和短文,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和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与健康生活相关的话题;对于B层次的学生,在掌握A层次内容的基础上,能够使用英语流利地表达有关于良好生活习惯的想法、并且要保证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够具有初步阅读整篇短文,获取短文大意的能力。能够用英语正确地书写有关身体疼痛的描述句子,能够写出表述建议语气的句子;对于C层次的学生,在掌握A、B层次内容的基础上,充分掌握情态动词should、shouldn’t、must、mustn’t的用法。明确介词though的用法,能够精读课文,轻松地提取所需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在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之后,教师就明确了每一个层次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和中心。对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有目的地展开分层。比如,在提问环节,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鼓励他们起来用英语回答,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探究讨论环节,教师可以让同一个层次的学生为一个小组,让他们针对同一个学习任务展开讨论,促使他们思维之间展开碰撞,擦出智慧的火花,让整个教学能够达到“1+1>2”的效果。在课后复习环节,教师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为一个小组,让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互相引导。让成绩差的学生向成绩好的学生看齐,并且能够在他们的引导下,逐渐提高自身的学习水平,全面增强班上学生的学习效能。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开展分层教学策略,对教学对象进行分层,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在此基础上,优化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环节,这样便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能够让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实现更好的发展和成长,进而提高自身的英语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陆勇,杨晶晶.“分层走班”理念下激发和培养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初探——以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5第一课时为例[J].初中生世界,2020(44):45-48.
        [2]马得丰.分步递进,分层达标——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策略浅析[J].文教资料,2020(23):237-238+2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