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紫藤的“秘密” ——“树”朋友的探究与思考过程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7期   作者: 方小玉
[导读] 大自然的奥秘无处不在,在开展的树朋友的系列活动中
        方小玉
        江苏省溧阳市竹箦中心幼儿园,江苏 溧阳 213351
        大自然的奥秘无处不在,在开展的树朋友的系列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树身上的“秘密”深深吸引着幼儿,就像《树真好》绘本中所说:“人人都想种一棵树。”于是我们开始寻找他们的树朋友——紫藤树,观察、记录紫藤的成长变化过程,探索紫藤树朋友身上的“秘密”。
        一、书中的精彩,身边的寻觅
        通过对绘本《树真好》的阅读,幼儿发现树的力量是那么大,隐藏的“秘密”是那么多。大班的幼儿喜欢探究,对于感兴趣的事物会刨根问底,绘本的阅读中就很有体现,不仅仅只限于此,他们需要亲身体验大自然,感知大自然。
        3月13日,第一次近距离的观察紫藤,长廊7根柱子上的紫藤都是光秃秃的,幼儿去选择自己的紫藤树,几人一组选择同一棵紫藤树,开始观察紫藤。
        泽彦说:弯弯曲曲的,绕在柱子上的。
        佳吟说:像妈妈烫的头发一样。
        问题:为什么像头发一样盘起来了?
        原来紫藤的藤蔓是弯弯曲曲、绕来绕去,就像幼儿所说的那样。
        逸轩说:希望紫藤快点开花,我想看它美美的样子。
        我们抱着等待的心,期待紫藤快快开花,同时幼儿记录着自己的发现。
        二、骨朵的出现,开放的期待
        3月28日,饭后散步,去长廊看看我们的紫藤树朋友,第二次观察紫藤,紫藤又有什么新变化呢?幼儿惊奇地发现,第五棵紫藤开出了花骨朵,有一个尖尖的小芽、是绿色的呢、上面还有纹路呢······
        其余幼儿也纷纷跑来观察着,很是羡慕着这棵开出花骨朵的紫藤,同时也期待着自己的紫藤快点开出花。
        三、花中的探究,话中的纷呈
            4月4日,第三次观察紫藤,第五棵紫藤开花了,幼儿拍手叫道:“真漂亮!”可是其他的紫藤还没任何开花的迹象,有的甚至仍是光秃秃的。
             教师问:如果是你观察到已经开花的紫藤,你会怎么观察呢?
            幼1:“用眼睛看。”
            幼2:“我会用鼻子闻一闻。”
            幼3:“我想用手去摸一摸紫藤花。”
            幼儿动脑思考,根据他们的需求去观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
            花絮一:观察中
            观察时,教师作为孩子学习的支持者,要支持孩子的做法、想法。满足每一个幼儿,尊重每一个幼儿的需求,给与他们想说、敢说、有机会说。幼儿的思想不同于成人,甚至超越成人,通过不同的感官让幼儿对紫藤更深入地观察,紫藤开花的形状,颜色,味道,触觉等。
            花絮二:交流中
            观察紫藤后,我们进行交流。
            精彩语言:
            雪琦说:紫藤花很漂亮,像一串串葡萄一样,白白的颜色和紫色的颜色混在一起。
            天睿说:我们的紫藤是开的最好的,最漂亮的。
            佳忆说:紫藤的花是一排一排很有序的排列着的。
            正桓说:紫藤的花瓣总是会掉下来。


            涵涵说:像紫葡萄一样。
            小晞说:垂下来的枝条很像头发,像柳树一样。
            泽彦说:树枝上还有小苗苗,而且藤类植物是需要物品把它支撑起来的。
            梓洛说:我的是面向太阳的那棵紫藤,小花瓣是紫色的,大花瓣边上是白白的。
            大班的孩子能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发现并解决问题,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让他们自己体会成功的喜悦。
        晟杰问:为什么我们的紫藤没有开花呢,叶子都没有,而中间的紫藤却开花了?(他选的这可紫藤是靠墙角的一棵紫藤)
        感兴趣的幼儿开始动脑猜测了:
        小恒说:我觉得应该是缺少阳光,都被大房子挡住了。
        劲羽说:应该是有的早种,有的晚种吧,先种的先开花了。
        昊文说:我觉得应该要多浇水就会长得快一点。
        观察的时候发现地上有很多落下来的紫藤花瓣,幼儿在摸紫藤花瓣的时候,发现手一摸到紫藤花瓣,花瓣就落了下来。
        正桓:为什么紫藤的花瓣总是掉下来呢?
        梓洛说:是风吹的吧。
        幼儿并不满足,更多的问题在呈现,你瞧,泽彦又站起来提出了自己的困惑:“紫藤怎么像爬山虎一样,可是又感觉不一样?”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让幼儿自己先回去查找下资料,然后进行集中交流,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用对比的方法对问题进行解决。
        四.色彩的追寻,画面的表达
        艺术是让孩子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教师要引导幼儿发现美的事物,感受美的事物,并用自己的笔画出美丽的“风景”。在记录所观察的紫藤时,幼儿发现水彩笔中的颜色没有紫色,而想用油画棒中的紫色时,发现画的不好看,这时水粉颜料变成了宝藏,颜料的配色吸引着幼儿,紫藤有不同深浅变化的颜色,幼儿开始探索配色。
        紫藤花瓣真漂亮,可我觉得还是少了点什么,你发现了吗?幼儿继续探索紫藤的叶子、杆······
        幼儿亲自体验,动手操作,不同的色调,不同的变化,耐心看幼儿,耐心发现惊喜。在这个活动过程中,留给我很多思考:
        1.发现孩子的需求
        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教育,了解幼儿的需求,发现不同点,找幼儿兴趣点,让其感知体验、探索发现。在观察紫藤中有了前期经验,增添兴趣点,用不同的方法表现出紫藤的美感,不仅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而且学会动脑思考。
        2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给幼儿自我发现的空间,教他们做的过程,就是他们学习知识的过程。你会发现他们对操作实验很感兴趣,能自己发现小“秘密”,而且会更有耐心,一次失败是下一次成功的开始,不仅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而且也有了成就感。
        3.对于自己,转变思维
        放手、观察、聆听是教师需要的,不同的体验,不同的发现,不同的乐趣,老师需要去发现,幼儿也需要去发现,互相成长的过程。
        五、成长的关注,活动的感悟
        紫藤不断地成长变化,幼儿也在不断地成长变化,他们对大自然的探索和好奇,在无限的放大,他们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扩大,大自然的奥秘无穷无尽,幼儿的思想力量也是不可估量的。
        一棵树带来很多乐趣,观察树朋友的变化过程,幼儿察觉紫藤的外形特征、习性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关系。幼儿的精彩表现、美妙言语,提出发现的问题,一切都是令人惊叹。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