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师生如何进行有效互动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7期   作者:侯才福
[导读] 在课堂教学时有效的师生交往,是实施当代教育理念的基础
        侯才福
        江西鹰潭市余江区第三小学   335200
        【摘要】在课堂教学时有效的师生交往,是实施当代教育理念的基础,更是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的根本条件。如何正确认识课堂教学中真正意义上的师生有效互动,是教师们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创设积极互动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创造条件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向交流策略。让学生在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使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互动交流中共同发展。有效的教学实践活动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组织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验证等,使教学活动过程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真正有效的师生互动得以实现,才能使教师和学生都得到发展。那么,教师可以作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如何应用互动的策略,使教师与学生在课堂学习教学中处于社会和谐的互动状态,提高学生课堂互动的有效性呢?结合教学实践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还学生一个“知情权”
        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还是没有改变以往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以教师为中心,不允许学生反驳自己的观点,学生把老师的话当作圣旨来执行,不管对于学生学习有没有理解,只管叫学生刷题,采用题海战术。从来没有想过学生是否有权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学习,他们学习后又有什么作用。
        对于这些知识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学了之后又有什么用的“知情权”是需要通过教师们特别重视和引导的。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先人们所创造的或规定的知识背后是不是有他们的道理和我们值得学习的思维方法,正是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例如在教学《角的度量》一课时,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更加贴近我们学生生活的情境“角度多大的滑滑梯适合玩耍”,在这里教师真正做到了将学习的“知情权’还给学生,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发现影响倾斜度的关键因素就是角的大小,想要进一步探究和有效地画出滑滑梯的倾斜度只有准确地测量出它们的大小,因势利导,此时学习的必要性已不言而明。之后在纸制量角器上找角、画角、量角等一系列教学活动,通过教师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明白了什么是“中心点”“0度刻度线”“内外圈刻度”,使学生知道之所以这样称呼它们、利用它们度量是有道理和原因的,而后教师在练习部分出示了一系列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大树有多高,椅子的靠背倾斜多少合适”使学生的学习推向高潮,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经历了观察、发现、探究的一个过程,终于尝到胜利的果实。原来角的度量是如此的奇妙,这么重要与实用。 真的是“不学不知道,一学多奇妙”。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发展了思维,还学会了探索的方法,而不是教师讲解和学生记忆的僵化学习。让课堂学习活动真正成为“授之以渔”的有效互动的过程。
二、创设一个“做数学”环境
        为了营造“做数学”的环境,教师应努力在课堂上创建探究、质疑的学习氛围。在这个学习大环境中,学生是被邀请来“做数学”的,问题可以是教师或者学生自己提出的,学生可以在教师一步一步的引导下努力寻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而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作为“做数学”的一个研究结果被自然而然地掌握。

例如,在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时,吴正宪老师由“派谁去参加比赛”这一问题,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发现只有依据数据才能做出判断,接着让小组合作完成“把零散的数据填入学习单中”,之后请出一个小组来“做数学”的切入口,在对比“3个人画在3张图中”和“3个人画在一张图中”这一教学活动中,学生自主发现复式折线统计图更能清晰地对数据进行比较。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有效的师生互动,学生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明白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正所谓:教学“无痕”,精彩“有痕”。
三、设计一个“好问题”
        在互动教学中,通过问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锻炼学生语言的表达,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还应该注意提出的问题也不能太笼统,没有针对性,问题应指向明确,触及本质,引起学生思考,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对于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对于学困生应提一些基础性的问题,调动他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我们也要“解放学生的嘴巴,让学生有提问的自由,从不敢提问中解放出来”。就如陶行知先生说的一样,把课堂教学提升到“允许、宽容、同情”的至真、至善的境地。因势利导,深入分析挖掘蕴藏在学生内部巨大的潜能,把学生的追求、期待和创造的欲望置于一个广阔的学习舞台上,在相互影响、激励和启发下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消除困惑,解决疑问,使师生在问题的探索和解决中得到有效需求,从而获得发展的目的。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时,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1、分母不同怎么办?2、通分的目的是什么?3、它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有什么联系?这三个问题把这堂课的重点、难点、算理、算法以及隐藏的数学思想都一一解决了。如在教授《复式折线分析统计图》一课时,“如果这幅图带回家给家长看,他们可以知道自己今天这节课讲的什么内容吗?”“横轴上的数和纵轴上的数表示的是什么?”“你能给它取个名字吗?”“刚刚你们根据总数和平均数选乙去,此时此刻你们又有什么新的决定?”这些问题设计都指向非常明确,触及本质,引发学生自己思考,给与学生最大的学习权力和学习机会。由此可见,问题设计指向明确、触及本质在促进师生互动方面更为有效。
四、运用好一个“技术”
        随着我们国家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白板已经进入我们的校园,课堂教学方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我们的教师不再是一根粉笔走天下的,特别是在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的影响,全国各地的学校都采用了网络教学,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能适当地使用信息技术,让师生能进行更好的互动。如教学《平移与旋转》一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物体的旋转与平移的动态过程,更加直观形象,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例如在教授《圆的面积》时,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播放出将圆转化成长方形的一个比较完整的过程,通过直观演示,学生能够清楚地发现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半径,然后能依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由此得出,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为教师和学生开展有效互动的有力工具。
        总而言之,师生之间互动是课堂进行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形式,要在课堂中真正体现它的有效性,教师我们不仅要改变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学理念,还要在教学工作实践中把握好互动的形式,用平等的师生观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氛围,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
        [2]吴正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师生互动共同创建有效课堂)》
        [3]张春莉.《小学数学互动式教学》
【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师生有效互动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PTYB104)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