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彩玉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直属机关幼儿园 广东省 梅州市 514200
摘要:幼儿教育可有效锻炼幼儿的逻辑思维、培养幼儿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提升幼儿身心健康水平,幼儿教师在组织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时,应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和不同幼儿家庭教育的实际质量,科学、合理地设置活动教学问题,促使幼儿在问题教学环节中,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教育;提问策略
幼儿的心智发展水平较低,生活经验不足,导致幼儿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有时无法很准确地理解老师提出的问题,致使幼儿无法依据问题描述具体的答案,最终导致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质量较低。所以在提问幼儿问题时,要以幼儿实际心智发展水平为设置问题难度的主要依据。同时,我们还要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特点,合理选择问题的具体内容,促使幼儿能积极性、主动地回答问题,而这也是提高幼儿课堂教学互动性的基本要求。
一、结合幼儿实际生活,提升问题有效性
问题提问生活化是教师在开展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时的基本准则,也是促使提问教学环节真实有效的根本要求。我在开展语言教育活动时,结合班级幼儿实际语言发展水平和生活资源,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引导幼儿将问题内容与具体的生活情境结合起来,从而促使幼儿在回答此类问题时,可“有的说,有的讲”。让幼儿在活动中张开嘴,勇敢地表现自己是幼儿教师在开展此类活动时的基本教学目标。我在课堂教学中,会突出幼儿课堂学习的主体性,“察言观色”的同时,还会分析和总结幼儿的实际心理状态。虽然在具体生活情境的引导下,幼儿可能更积极地参与到语言教育活动中,但受限于幼儿的既定性语言表达能力,很有可能出现“词不达意”、“有苦说不出”的问题,影响语言教育的整体质量。为此,我在创设具体生活情境时,会创设幼儿“喜闻乐见”的情境,创设幼儿积极情绪表现突出的情境。具体而言,我会在组织活动之前,凭借自身教学的经验以及班级幼儿的日常实际表现,综合分析幼儿的整体语言能力水平,从而为确定问题的难度提供理论依据;其次,在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时,我会选择与情境关联性较大的问题,从而避免出现“依托情境,问题无效”的情况。
二、注意问题提问时机,提升语言教育互动性
注意提问问题的时机,使问题提问的时机与幼儿情绪状态良好的时机对应起来,这是提升语言教育活动互动性的基本方法。例如,为幼儿创设“晚餐菜谱”生活情境。在此情境中,我会设置“晚餐菜谱里面都有什么水果和蔬菜呢?”、“晚餐一般都由谁来做呢?”、“吃完晚餐后家人都会做什么活动呢?”之类的问题。此类问题极具生活化特点,而且包含了幼儿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与幼儿“玩儿”的活动有关,与幼儿“放松”的情境相关,从而促使幼儿在回答此类问题时,也可持有“放松”的心态,在“玩儿”中学,在学中强化语言表达能力。为了优化幼儿的语言表达技巧,我在选择了合理的问题提问时机的基础上,结合幼儿答案的具体内容,为幼儿讲解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语言表达内容。
例如一些幼儿在描述“晚饭的种类”时,组织性较差,蔬菜和肉类描述顺序感不强,此时,我会引导幼儿按照蔬菜、水果和肉类的顺序依次描述,进而可在思想意识层面,强化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
三、结合幼儿兴趣爱好,优化问题内容
为了进一步强化语言教育活动的持续性,提高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整体质量,在提问时,我会将幼儿的兴趣爱好内容加入到问题内容中,从而持续吸引幼儿参与语言教育活动的兴趣,促使幼儿可在参与此类活动中,注意力也可被有效集中。幼儿的生活经验不够,认知水平有限,但幼儿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表现明显,此种好奇心即为幼儿发展兴趣爱好的驱使心,我在开展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时,也会注意发掘幼儿生活中的各类新鲜事物,并将此类新鲜事物的特点转化为活动问题的内容,从而使提问过程更个性化的同时,提问内容更符合幼儿的兴趣爱好特点。例如,在新时代背景下,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极大地丰富了幼儿的生活,此类设备中出现的各类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幼儿的兴趣爱好需求。鉴于此,我会在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可提问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此类电子设备的方式方法,类如“你用手机都会看些什么呢?”、“爸爸妈妈会用手机给你播放动画片么?”之类的问题。借助此类问题,我会将幼儿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加入到问题提问环节中,从而促使幼儿在参与此类活动时,可更积极、更主动地表现自己。对于幼儿而言,语言教育的主要内容即为词汇的合理应用和事物描述过程的正确表达,语言组织能力等能力的培养其实隶属语言教育的高级阶段。受限于幼儿的心智发展水平,如果幼儿在参与此类语言教育活动时,可有成效地强化描述事物的能力已实属不易。从此角度分析,我在依据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提问时,会实时关注幼儿的语言表达状态和具体的语言表达内容,分析幼儿是否正确表达了具体事物的特点。如果在分析时,发现幼儿无法描述事物的某一类特点,我会及时为幼儿提供具体的词汇,并引导幼儿完成事物描述的具体过程。换言之,幼儿语言教育过程其实是引导幼儿积累中文词汇的过程,而在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提问问题,是发现幼儿词汇漏洞的关键举措。
四、依据幼儿具体情况,分层设置具体问题
由于在大班授课模式下,幼儿基础能力存在较为明显的不同,语言组织能力也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因此,幼儿教师在设置语言教学问题时,应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分层设置教学问题,使此类问题可与幼儿的实际情况对应起来,使语言能力较差的幼儿也可进一步理解字词的内涵,使语言表达技巧不熟练的幼儿可进一步锻炼表达技巧,从而使不同基础的幼儿,在参与语言教育活动时,均可有所收获,提升幼儿课堂学习的获得感。首先,幼儿教师可在备课阶段挑选幼儿日常生活中可能应用到的难度较高的词语,从而结合此类词语,设置语言表达技巧性问题;其次,针对语言表达能力不足的学生,幼儿教师应选择与幼儿就餐、穿衣或者日常活动相关的简单词语,并结合此类简单词语,选择简单的句式,引导幼儿在学习简单有效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提升能力较差的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幼儿教师在开展语言教育活动时,提问问题的具体策略,包括结合幼儿实际生活,提升问题有效性、注意问题提问时机,提升语言教育互动性以及结合幼儿兴趣爱好,优化问题内容。我们要依据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并灵活变通,进而切实改善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效果,提升幼儿语言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安平.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有效性提问的策略[J].新课程(综合版),2019.
[2]郭玉华.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策略[J].新课程(上),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