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语境理论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实践路径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月29期   作者:王阆
[导读] 作为一种以读者为向导、交际为目的,提倡在真实交际语境中进行书面表达的写作范式——“交际语境写作”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王阆
        四川省南充市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  637400
        摘要:作为一种以读者为向导、交际为目的,提倡在真实交际语境中进行书面表达的写作范式——“交际语境写作”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交际语境写作是一种情境化的、交际性的、功能性的、真实性的写作,它是写作教学理论上的一次创新,运用它来解决目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具有很好的实践意义。基于此,本文探究了交际语境理论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实践路径,并结合这一问题进行了以下阐述。
关键词:交际语境;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实践
        以一则新闻为例,一位女教师打算上一堂广告课,课上她突发奇想让学生为自己写一则“征婚广告”,同学们热情高涨,金句迭出。这些同学们为什么在这堂课上能如此激情且有创造力,笔者认为,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真实生活里的写作,具有一定的交际性的。根据写作心理学三级转换理论,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除了思考和表达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转换”。写作难点在于如何将口语转化为书面语言。交际语境性是口语的一种特殊品质。在这种情况下,交际双方各自的语言表达的个别成分被省略。当交际语境进入书面语时,被省略要素就无法得到解释。因此,教师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在交际情境中进行文章内容构思和言语表达,使学生在写作训练中体会书面表达的意义。
        一、交际语境理论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实践价值
        (一)促使写作内容生活化
        写作是构成语文学科的关键因素,其与我们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在社会生活中,当人们对某一事情有感而发时,便可以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如有次在写作课提到留守儿童的关爱问题,因为在农村,班上绝大部分孩子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的感受最为深刻,有部分同学陷入了深思,随即笔者就让学生以“红色的玫瑰花开了,小明坐在花旁”为开头,续写200字左右的片段作文。
        (二)促使写作内容真实化
        胡根林提出写作的四个“真实”——写作任务真实、写作对象真实、写作环境真实、写作成果真实。交际语境写作是以读者为中心的写作,读者意识的培养成为交际语境写作的突破口。笔者通常以限定“读者”,口头作文、虚拟“读者”,片段写作、构建交流平台,强化读者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读者意识等几种方式帮助学生体验“读者意识”。为了强化学生的读者意识,在每次写作后,都可以在文末附上“读者阅读反馈单”,主要列出你想从读者那里得到什么反馈信息,在全班进行互评。
        二、交际语境理论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实践路径
        (一)构建良好的写作环境
        教师在写作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创设交际语境,要明确地告诉作者为什么要去写、写给谁看,最终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写作跟说话一样,都是置身于某种特定的交际语境当中。交际语境写作的关键就是创设必要的交际语境,使学生在交际语境中自然而然构建写作内容,并在交际表达中完成写作。

实际上,写作任务情境是激发学生写作动机的一种写作场合,一种进入写作的状态,是让学生身临其境,诱发他们的情感体验。传统的作文教学,语文教师只是按照题目的写作要求布置写作任务,对学生的写作活动缺乏情景化的引导。这就导致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程式化的公式化的记流水账,不知所云,也不能够激发表达欲望。
        (二)根据学生需求开发写作教学内容
        教会学生写作, 就要根据学生具体的写作现状,选择符合学生需求的知识作为交际语境写作教学内容。李海林等学者提出,学生不能根据交际环境来确定写作内容和写作方式,有的时候是语文经验不够,有的时候是因为生活经验不够。那么,语文教师就要探求学生具体的写作需求与写作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确定写作教学内容。
        管建刚老师能打破旧的作文教学程式,坚定地认为写作就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因此,他特别关注写作文的那个“人”,他的一些作文教学主张,值得我们一线教师学习。他认为有效的写作教学内容应该是基于学生的实际问题去展开。他提出的“作后讲评”基本做法就是阅览了学生作文之后,根据作文中出现的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再进行指导和训练,使作文教学更有实效性和针对性。他认为,要上好“作后讲评”课,需要做三件事情:第一,欣赏。讲评课在有限的时间里要抓住学生作文中的“好句”,还要“评”到“点”上,评出“精彩”,学生才知道老师的表扬是有根据性的。第二,挑刺。要能指出真切的问题,找出共性问题,以“病例集中”的方式展示出来,给学生带来视觉和思想上的冲击。第三,训练。讲评课的“练”有两个来源:从学生写得好的地方引申出来,大家一起来学一学,练一练;从学生写得不好的地方引申出来。教师教的是学生需要的,就会有心里认同,效果自然不会差。管建刚老师这是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发写作教学内容的,学生的作文就是作文教学的文本依托。
(三)设计基于交际任务的评价量表
        交际语境写作在语境中生成,也要把学生的写作过程和结果都纳入语境中评价。评价应该成为写作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而在目前的写作教学常规中,学生写好作文之后,才交到老师那里去,老师做出评价,划等级、写评语。大多是作文评改是放在最后一环,并且呈静态的形式。笔者认为,应该把写作评价纳入写作教学的整个过程。写作评价不仅要关注文章体式、表达技巧,更要关注是否受交际语境要素的制约,能否达成交际的目的。然而,我国目前的作文评价机制还是以“文章写作”那一套话语体系来设计的,缺乏科学量化的标准,不太适合交际语境写作评价方式。可以尝试吸收美国“6+1”作文评价模式。它把评价贯穿整个写作的始终,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结合起来,这样就能使得学生知道什么是好文章了,不再是老师的主观判断,相对明确自己可以努力的方向。也使写作评价成为了一个动态的过程,随时可以监控学生的写作,学生在写作时也可以根据相关指标自行调整写作行为。同时也把写作这个隐性的智能活动变成了显性的教学内容。
        结束语:概言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促进写作教学从传统的文章学理论转向交际语境理论,达到培养学生表达交际的内在本质,是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由于个人的理论建构和教学经验还不足以支撑交际语境写作教学的宏大叙事,盼望诸位语文同仁在开展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时,充分运用交际语境写作理念,打开学生写作思路,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荣维东.我国写作教学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2(11).
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主张[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胡根林.在“真实写作”中学会写作[J].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7(12).
李海林、叶黎明.写作教学的内在规定性[J].语文教学通讯,20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