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创新思维培育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月29期   作者:陈松
[导读] 小学是教育的初始阶段,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的时候,对学生的影响非常重大。
        陈松
        湖北省丹江口市官山镇西河小学 湖北 江口442719
        摘要:小学是教育的初始阶段,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的时候,对学生的影响非常重大。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它是以独特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创造性思维综合体现了人的创造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有效打破思维定势,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小学语文;创新思维;培育
        引言
        在我国科技的发展,各领域的技术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教师不仅要注意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深度,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创新思维,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调整教学方法,改革教学体系,结合现代化教学理念,侧重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1 创新思维教育模式开展的意义
        我国的教育模式与西方有着很大的差别,国外的课堂气氛活跃、形式多样。而我国传统的模式中教师主要是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教学活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课堂上氛围相对沉闷。国外教学对学生自身综合水平的发展尤其注重,教师常常给学生提供教材外的知识,这样既可以对学生心中潜在的求知欲望进行激发,也能够让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体现最明显的就是手工课,我国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常常会直接给学生具体的进行方式,学生要做的就是模仿学习。而在美国,教师会给学生很大自由发挥的空间,每个学生可以以自己的想法去创作自己的手工。由此可见,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是以定式思维教育为主的,而国外大部分主要是以创新教育为主,我国的课堂教学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受到一定的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自身发展,如今,我国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想通过创新思维教育的方式改善以上的限制 。
        2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创新思维培育
        2.1立足教材培养思维
        在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中,所进行的实践工作应当是立足于教学内容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度发展,新时期教材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尤其是代表了改革急先锋的部教版教材,注重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等,走在了改革的前段。立足教材培养思维,可以挖掘基本的课文,教材中选用的课文言辞优美,篇章严谨,且为初触社会的小学生打开了通向世界的一扇窗。在组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立足教材,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激活学生的思维。
        2.2 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有些教师在教学中盲目模仿他人,没有结合自己班级中学生的个性和差异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学不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知识。独立思考能力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要求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不要盲目随大流,而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敢于质疑。质疑能够表明学生在思考,并且体现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质疑也是创新的基石,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将质疑精神的培养落实到教学中。质疑可以让学生获得进步,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表明他们的思维是活跃的,拥有对问题的思考能力。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而且要善于留白,为学生预留提出问题的机会,由此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探究习惯。
        2.3对应用现代技术进行应用
        科技发展让现代技术可以应用到各行各业,同样也可以应用到语文课程教学之中。所以,教师应当积极贯彻新课程理念,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也可以应用现代技术让学生见识更多知识,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文笔进一步得到锻炼,而且对学生其他素质也有帮助。若是教师的教学模式一味扑在课本之上,学生就很难得到课外的拓展,学生的好奇心就难以满足。多疑,教师应当重视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教师可以实现课外拓展,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
        2.4注重合作和自主探究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需要锻炼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才能让学生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主动参与,通过对新内容的探究和分析,以及对问题的解决,提升综合能力,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交流与合作。比如在进行古诗学习时,往往需要学生进行背诵,可以在学生刚刚学习不熟悉的时候,使其选择自己喜欢的古诗先背诵,减轻学习负担,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朗诵比赛,形成自主学习氛围。还可以利用多种教学形式带领学生熟悉、理解课文的内容,提升背诵效果。
        2.5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的养成,离不开博闻强识、大量阅读。阅读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充分利用并把握阅读环节,将创新思维渗透其中。在学生阅读中,增加对生活的反观,启发学生在读后有所思考、有所互动,真正投入到阅读中。对于一些主题,不妨组织设计群文阅读环节,指导学生在对比环节中加以互动,找到同一话题不同表达的个性特点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阅读与学生的创新思维紧密结合,应当是语文学科教学牢牢把握的。
        2.6课堂与课下教育相结合
        要想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必须鼓励他们走出教室,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积累生活积累,加大阅读量。首先,教师要多多鼓励学生在假期时间走出家门,接触社会。 比如和家人一起出游,或者是参加社区活动,增加阅历和知识面。在学习完一篇文章之后,有条件的班集体可以组织线下参观活动,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其次,必须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语文课堂的四十五分钟时间十分有限,而且大部分时间都是花在教学上面,学生的阅读时间本来就不多。 为了确保学生有一个合理的阅读量,必须利用好大量的空闲时间。 在课堂的交流时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近几天读过的文章进行探讨, 并且针对一些名篇,让学生试着写一篇读后感。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新课程理念之下教师应当运用新思维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全面改进,让学生有了更多的学习兴趣,便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活动里,使得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培养,进而使得学生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琴.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创新思维模式分析[J].新课程·中旬,2018(3):178.
        [2]左敏.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创新思维模式分析[J].小学生作文辅导(看图读写),2018(10):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