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双娇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大岗镇大钟教学点 526444
摘要:在过去,小学语文学科的阅读、写作活动是独立存在的,教师会以课文资源来组织丰富的阅读活动,也会在单元教学结束之后组织写作练习,忽视了读写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无法全面开发学生的语言潜能,陷入了高耗低效的教学局面。但是,新课改提出,听、说、读、写活动是一个统一体,教师也应该全面整合多种形式的语言实践,综合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在这一改革背景下,随文练笔也变得愈加重要,是实现读写结合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来制订随文练笔教学计划,确保小学生可以实现深度阅读,同时要有效丰富学生的写作经验。
关键词:小学语文;随文练笔;教学策略
引言
随文练笔是小学中年级常见的语文学习方法,但随文练笔受认知理念缺陷的影响,普遍存在着机械化、生硬化的现象,说明运用随文练笔需要进行调整。本文针对这一点展开相关分析,重点阐述现代小学中年级语文随文练笔现状,并提出随文练笔运用的方法与应用方式,旨在改变随文练笔现状,让随文练笔运用更加巧妙,帮助学生习作质量提升。
一、小学中年级随文练笔现状
1.生搬硬套现象严重
根据相关案例可知,现代很多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还存在传统化的特征,其中体现在随文练笔上的表现为“强制性随文练笔”,即在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为了落实“语用”理念,将随文练笔认定为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主要方法,因此每节课上都会提出随文练笔要求。这种方式导致随文练笔成为了一种“为了写作而写作”的教学方法,完全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因此大多数小学中年级学生对随文练笔都有一定的抵触情绪,面对强制性要求时会“得过且过”,采用一套相同的模式来进行练笔,这种表现显然是错误的。例如某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讲解课文之后,突然要求学生进行随文练笔,这种要求从表面上确实具有“随文”的特征,是从课本基础上衍生出来的练笔主题,实际上却脱离了课文的整体性意蕴,同时也没有考虑学生感受,因此学生练笔写作成果都是凭空捏造的,且写作模式、框架与以往随文练笔成果一致,证实学生存在“得过且过”的心态。
2.脱离课文情感
根据普遍案例可知,现代小学中年级随文练笔中存在严重的脱离课文情感的现象,具体表现有两种:其一,随文练笔过于重视情感的发泄,忽略语言形式与表达方式的联系,导致文不达意,脱离课文情感;其二,随文练笔过于强调写作方式、技巧,忽略了情感对课文的渗透,出现文体枯燥、空洞。以上两种表现在小学中年级随文练笔中非常常见,尤其是第二种,例如某小学中年级教师围绕《树和喜鹊》课文要求学生进行随文练笔,但教师提出了要求:“如果树被砍伐了,那么喜鹊要如何生存,会面临什么情景,请将自己的感想写出来。”这一要求与《树和喜鹊》的本质情感脱离,错误引导学生进入了“保护环境”的情感中,因此学生练笔写作成果都是围绕“如何保护树木”“怒斥树木砍伐的不对”等重点来写的,但这些写作成果因为脱离了课文情感,所以情感并不充沛,没有体现出人情感的多变性,没有起到应有效果。
二、小学中段语文随文练笔教学策略
1.找准随文练笔的切入时机
随文练笔教学活动必须经过全面设计才有可能激发小学生的练笔欲望,使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为发展自身的语言能力做准备。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找准随文练笔的切入点,例如,在学生情绪感受最为强烈、复杂时组织练笔活动,或者是利用课文的“留白”来组织练笔活动,亦或是在一些意境的拓展处来组织练笔活动等等,由此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让学生自主进行书面创造。
例如,在《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的教学中,课文在结尾处以小蜘蛛一直为老屋讲故事作为结局,比较开放,便于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与创造。因此,笔者就利用这一“留白”艺术组织了随文练笔教学活动,让小学生顺应文本脉络想象小蜘蛛与老屋的后续发展,由此展开练笔活动。如此,小学生会分析小蜘蛛为老屋讲故事的意图,以及老屋永远坚持不倒下的目的,自主续写故事。例如,有的小学生表示,小蜘蛛与老屋会一直“相依为命”,彼此陪伴;有的学生表示,小蜘蛛讲完故事之后也会离开,老屋会迎来新的伙伴;有的小学生则表示,老屋终有一天无法支撑,小蜘蛛与其他的受益者都会来送别老屋,并且将老屋的精神传递下去。
2.加强读写教学提升练笔技能
要想提升小学生写作能力和水平,必须先让小学生进行丰富的阅读训练,积累写作词汇和素材,学习文章的表达方式和描写方法,了解文章各种写作结构,学习作者情感表现方法,并不断提升小学生的眼界和见识,才能更好的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先教会小学生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将阅读和写作完美的进行融合贯通,让小学生掌握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同时教师要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文章中优美精彩的词语句子进行摘抄,学习文章中的表达方式和技巧,为写作提供思路和方向。
3.进行练笔分类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随文练笔训练时,可以将随文练笔的训练内容进行合理的分类,让小学生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和提升,提高小学生写作学习的质量和效率。第一种就是修辞练笔,教师可以将语文课文中的修辞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小学生针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模仿写作;第二种就是技法练笔,将文章中每一段的写作意境进行分析和研究,让小学生进行模仿创作;第三种就是结构练笔,小学生写作时缺少清晰的结构,就会造成流水帐一样的写作效果,因此,教师可以针对文章结构让小学生进行学习和练笔,提升小学生写作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小学习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4.找寻练笔兴趣
教师由于多次阅读课文,容易被主旨句吸引。学生初次阅读,有的喜欢开头,认为开头引人入胜;有的喜欢结尾,认为结尾扣人心弦。学生各有自己的兴趣点,在故事类文章中,有的学生喜欢甲,有的学生喜欢乙,有的学生想要赞扬甲,有的学生想要批判乙,他们有自己的练笔兴趣,教师应尊重学生,在随文练笔过程中,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去练习,写出具有个性的内容。例如,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有的学生就认为父母这种一唱一和的教育方式很好,有的学生就觉得自己一会儿被鼓励、一会儿被批评会神经衰弱,他们父母都有不同的教育方式,且小学生早已经产生了对父母教育方式的见解,教师可以让他们写一封信给文中的母亲或父亲,给他们提一提意见,或者可以从一个整体视角,说一说如果自己是他们的孩子,希望他们怎么做,他们的教育中有哪些是作为孩子不能接受的,哪些是让孩子觉得比较感动的。学生完全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去写,最终随文练笔还可以在学生的允许下,与家长分享,产生感恩教育、自我反思的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组织随文练笔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小学生快速取得学习进步。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综合分析培养小学生语言能力的具体需求,由此设计多形式的随文练笔教学活动,在恰当的时机引导小学生展开随文练笔活动,丰富即时评价,为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做准备。
参考文献
[1]王士英.浅析小学语文随文练笔的训练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
2018(15):55.
[2]罗焕兰.随文练笔驱动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创新[J].语文知识,
2017(24):68-69.
[3]武天娇.小学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设计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