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高芬
吕梁市柳林县西王家沟乡森泽寄宿制学校,山西 吕梁 033300
摘要: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小学生阅读的培养不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因小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正处于活泼好动阶段,针对课本上乏味的教学方式不能够很好的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绝大多数小学生对传统教育方式不能很好的接受,学习效果较差。但兴趣阅读就另当别论了,因为兴趣阅读的行为是发自内心的、专注的阅读,目前思维导图就能够引导小学生自觉的进行阅读,并且还能从中领会和学习语文的相关知识,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思维导图是近些年新开发的教学模式,主要理念是让小学生阅读完毕后将文章中的主题及思想利用画图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而进行一步提高阅读的能力和总结能力,从而有效提高了小学生的阅读效果。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用
导言:
语文阅读教学是帮助小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主要方法,并通过听课文、读课文、写作等相关的练习,来使学生从多方面全方位的掌握语文知识和写作的技巧。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整个教学系统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由于教育理念的不断推陈出新,与国外一些教育行业的多方面沟通学习,发现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落伍,已不能满足现如今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近些年新的教学方式不断推出,其中以思维导图关注度一直居高不下,并在各个教育领域、各个学科中都有所应用,而且在各类学术论坛、学术报告中也是屡次被提及。因此,本文在这里对思维导图的概念、语文教学的学习现状、思维导图的应用效果等进行简要分析,寄希望对从事小学语文教育的其他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有多帮助。
1 我国小学语文阅读的学习现状
语文作为我国教育系统中最为主要的科目之一,其中近些年国家教育部门又有针对性的对语文阅读能力的考察越来越重视,但在校的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普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教学方式的原因造成的。首先,目前小学生的阅读效率不高,需要反复不停的读文章才能对文章有一定的记忆。其次,就是不能清楚的认识、理解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不能够总结出文章各段的含义和中心所在。再次,在对文章进行阅读时措辞不准确,不够连贯,从而影响学生对文章理解的思路,学生往往在读的过程中被“读”给限制住,缺乏在读的过程中跟随文章进行思考的能力,因此这种传统的阅读方式已不能适应现如今语文教学的速度。
2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1 课前预习导图,构建整体阅读框架
我们都知道,学习语文分为几个步骤,首先第一步就是预习,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关键一步。预习的作用能够切实的体现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在通读完文章后对文章有了自己的认识,根据自己所想画出思维导图,并找出文章的各段的含义、关键字和文章的中心思想。持之以恒的坚持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预习能力,还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自觉学习习惯的养成。当在自主阅读到一些涉及人物较多、背景复杂或其他一些文章较为复杂时,学生不容易对中心思想进行理解,当在课堂上教师对文章进行解读时,学生能够快速的理解文章的思路,随着对思维导图的勤加练习,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也会不断加强,进而阅读的能力显著提高。
2.2 课内融入导图,增强全文阅读理解
在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来分析解读课文,可以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增加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分析理解文章的能力,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中的难点和要点,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章的记忆力,同时还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如《繁星》这一篇课文中,教师可要求学生回家后仰望天空,看看天空中的星星的模样,细心观察天上的繁星,找到属于自己的星座,展开自己的想象力并绘制一副繁星的思维导图出来,在课堂上同学间互相交流;其次让学生与教学课文相结合,比较自己脑中的繁星和课本的繁星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并进行思维导图比较,划出两幅导图的关键词,指出课文中需要注意的要点和难点,然后教师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导图,与学生一起进行交流,并通过导图将所学课文的关键词和中心思想等内容引出,且通过导图中突出的重点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学习,理解课文所需表达的中心思想,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最后通过全班集体讨论课文的要点和难点,并在全体同学中找出具有代表性的思维导图让大家一起进行讨论,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填补思维导图空白,从而进一步完善思维导图。
2.3 思维培养,提升小学生综合素养
思维导图得以开展的基础是小学生对文章的描绘能力,因此要想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能够正常开展思维导图教学,就需要小学生能够有敏捷的思维和描绘能力,即用文字描绘文章重点和内容的能力。所以思维导图是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是考验小学生的综合素养。一般来说小学生在三年级时就有了写一段小作文的能力,此时他们就拥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教师需要的就是对他们描绘文章重点的能力进行优化,增加对文章中人物、动物神态等细节的刻画,这是小学生思维导图制作中所欠缺的细节描写。并且在阅读比较复杂的文章时,要让小学生学会抓住重点,重点通过思维导图直观表达出文章观点和重点。在小学生年级高一点时,如五六年级,可以开展思维导图的针对教学,如通过鲁迅的文章来制作一个鲁迅的性格图,重要的仍然不是小学生的制作的思维导图正确与否,而是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增强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总结你那个力,教师在学生的思维导图制作完成后应予以点评。
3 结论
为了锻炼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在开展思维导图的教学时,应把握小学生的心理,选择适合他们的文章进行教学和思维导图制作;并结合多媒体进行多样化的教学。家长也应积极配合教师的思维导图教学,在平时多注意学生的思维导图制作是否完成,以通过思维导图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董正卫.浅议语文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思维发展[J].汉字文化,2020(14):86-87.
[2]严英.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2):251.
[3]高斯涛,陈容.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研究综述[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7,16(11):83-86.
[4]张敬.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码设计,2017,6(11):205.
[5]高建华.论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下),2016(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