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如何巧用生活材料开展幼儿美术活动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月29期   作者:周菲菲
[导读] 在幼儿教育中,美术活动是十分常见的一种教学形式,其不仅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可以保证幼儿的学习效果,也能有效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促进幼儿的全方位发展。
        周菲菲
        广东省高州市第一幼儿园 广东 高州 525200
        摘要:在幼儿教育中,美术活动是十分常见的一种教学形式,其不仅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可以保证幼儿的学习效果,也能有效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促进幼儿的全方位发展。而将生活材料巧妙运用到幼儿美术活动中,既能丰富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也有助于迅速提高幼儿对艺术的理解力与创作能力。鉴于此,本文重点对幼儿美术活动中生活材料应该如何巧用进行了解析,以达到开展幼儿美术活动的目标。
        关键词:生活材料;美术活动;有效运用
        引言:幼儿美术活动在培养幼儿审美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幼儿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以往的幼儿美术活动中,生活材料的应用方式较为单一,并缺少对生活材料的扩充,造成幼儿美术活动的开展情况不是特别理想,难以让幼儿真正喜欢上美术活动,从中获得成长。因此,幼儿美术教师需要积极做出改变,巧妙地运用生活材料促进幼儿美术活动的高效开展,促进幼儿的心智发育。
        一、幼儿美术活动的实施价值
        幼儿美术活动在儿童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的心智发育。首先,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幼儿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对美术活动这种生动、形象的知识呈现方式或表现形式十分喜欢,也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能更有效地提升幼儿的学习效果;其次,培养幼儿的审美力。美术教育活动的主要价值还是培养人发现美、欣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开展幼儿美术活动则能从小提升幼儿这方面的能力,为其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最后,能调动幼儿的兴趣,促进幼儿情感表达。通过美术活动,不仅能让幼儿换一种方式探索周边的世界,还可以增强幼儿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主动性。在此过程中,幼儿可以通过创作或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二、运用生活材料开展幼儿美术活动的前提条件
        确保幼儿的安全与健康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所以在运用生活材料开展幼儿美术活动时,也要重视保障孩子的安全,这样才能让幼儿美术活动顺利进行,并为更多生活材料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运用提供机会。具体而言,在幼儿美术活动中使用的生活材料,基本是以废旧物品为主,如纸盒、瓶罐、树叶、废纸以及其他一些常见生活物品。在将这些物品运用到幼儿美术活动中之前,教师首先要注意材料的安全与卫生。在卫生方面,需提前进行清洗、消毒,保证生活材料的干净;安全方面,教师要检查将要运用的生活材料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玻璃碴、尖锐的角、有毒气体等,并且在一些美术活动中,幼儿需要使用到打磨工具与修剪工具,教师需要对此进行提前处理,以免在幼儿使用中受到伤害。与此同时,教师要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活动流程与要求进行参与,并在活动中注意观察幼儿的情况,一旦发现不安全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1]。总之,美术教师务必要充分考虑到美术活动中的各种因素,对生活材料做好筛选与处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美术活动实施的目的,让幼儿可以快乐、健康地进步与发展。
        三、巧用生活材料开展幼儿美术活动的策略
        1.挖掘生活化的美术表现材料
        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材料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仅是辅助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还是孩子们学习与创造的工具,巧妙地运用生活材料,可以让更好地促进幼儿美术活动的开展。生活中有着丰富多彩的美术创作材料,如树叶、稻草、报纸、瓶子、纸盒以及蛋壳等,这些材料不但贴近幼儿的生活,便于调动幼儿的创作积极性,也具有节约成本、易于收集等优势,如今已成为幼儿美术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材料。


        为了可以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自由发挥,提高个人能力,教师应积极挖掘生活化的美术表现材料,在此期间仅依靠教师或幼儿园的力量是不够的,还要发动幼儿与家长,一起收集生活中的美术表现材料。如纸杯、饮料瓶、废纸箱等物品,不断充实幼儿园的美术活动素材库。在幼儿园专门设置的美术活动时间内,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自由选择和创造。例如,可以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利用生活材料制作“机器人”;让幼儿利用废旧瓶子制作玩具等等[2]。
        但是,教师在运用生活材料开展美术活动前,需要考虑到如何“巧妙”投放,才能让美术活动更加有趣、好玩?①材料投放需要有生活性。结合《指南》理念,教师在选择美工活动时,要基于幼儿的现实生活环境与已有生活经验,引导幼儿在真实情境中学习,鼓励其发现与体验美,并创造性地使用材料进行表达。②材料投放需要有丰富性。在以“菊花”为主题的美工活动中,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投放了丰富多彩的生活材料,让幼儿可以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如:橡皮泥捏菊花、纸杯剪菊花、纸条拼菊花等,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方式进行创作。此外,教师可以在活动区投放在一些关于“菊花”的手工作品,让幼儿进行欣赏,并可以从中获得启发。在此期间,教师务必要避免对幼儿提出的过多的要求,只用提供丰富的生活材料,必要时提供一些指导,让幼儿进行自主选择,保证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或喜欢的方式完成创作即可。③材料投放需要有层次性。不同的幼儿在发展中会显示出不一样的能力,为了能促进每个幼儿的健康成长,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为不同认知水平的幼儿提供合适的美工活动内容,引导幼儿有效地使用生活材料,继而促进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这样不但能保证幼儿美术活动的效果,也实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目标,促进了幼儿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2.丰富美术创作的形式
        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还要为幼儿提供接触生活的机会,一方面可以增强幼儿对美的体验与认知,认识到生活和美术的联系,另一方面能够让幼儿在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寻找素材,进行有趣的美术创作活动。例如,在以“菊花”为主题的美工活动中,教师除了要为幼儿提供旧纸杯、橡皮泥和纸条等生活材料,指导幼儿进行创作,还可以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从生活中探寻其他可以制作“菊花”的生活材料,如玉米粒粘菊花、刮画纸画菊花等,这不仅进一步丰富了美术创作的形式,还锻炼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此外,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教育环境的创设与营造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对生活材料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幼儿美术活动的根本就是让幼儿可以在与环境、材料的互动中逐渐成长。所以,教师要注重良好环境的创设,在此过程中同样可以运用一些生活材料,如教师利用废旧的瓶子制作一个孩子们喜欢的动漫人物,放在班级的美工作品展示区;利用树叶、纸片等,进行黑板报创作等。这不但能让幼儿感受生活材料的无穷魅力与价值,提高参与积极性,也能进一步扩大生活材料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运用范围。总之,教师需要正确认识到生活材料对美术教育活动的重要作用,不断挖掘与收集生活中美术表现材料,促进幼儿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提升[3]。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生活材料是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除了搜集方便、内容丰富和节约成本,还能更好地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促进幼儿认识生活,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因此,幼儿教师要在美术活动中不断加大对生活材料的应用研究,充分发挥生活材料的应用价值,以此提升幼儿美术活动的实施效果,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胡茜茜. 巧用生活材料开展美术欣赏活动[J]. 科学咨询, 2020, 000(020):179.
        [2]易海燕. 巧用生活废旧材料开展幼儿创意美术活动[J]. 启迪与智慧(教育), 2018, 000(005):P.84-84.
        [3]张欢欢. 巧用生活废旧材料开展中班幼儿创意美术活动[J]. 启迪:教育教学版, 2017(8):75-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