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妮妮
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第二中学校 048100
摘要:随着社会文化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每天都能接受到大量的阅读信息。但是由于没有系统、科学的方式,学生对于这些阅读片段并不能进行有效的掌握利用,对于阅读以及写作之间仍然无法构建出有效的桥梁。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以及写作两部分内容是非常重要的,作为高中语文老师而言,需要针对这两方面的教学加大重视力度,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从而帮助学生将写作以及阅读水平提升上去。
关键词:高中教学;语文;写作;阅读
语言文字对于我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我们用来表达思想以及传递情感的主要工具,如果能够使得语言文字得到充分利用,那么它将在我们各方面的交际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在对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培养增强的过程中,高中阶段的读写能力训练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式。老师应该在教授学生多元化的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培养、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帮助学生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干扰,老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读写能力的增强还有许多尚待改进的地方,读写脱节的现象不容乐观。基于这些情况,老师应该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切合实际地制定具体教学策略,从而有效实现读写的有机融合。
一、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存在的问题
1.阅读与写作脱节
对于高中语文教学现状而言,其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就是阅读与写作教学进度及其不匹配。对于语文教师而言,他们对于阅读或者写作单方面的强调会使得学生对于这两方面的学习产生错觉,在实际开展学习活动时就会有失偏颇,这样一来学生在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方面就会出现极为不平衡的现象。如果在开展写作训练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基础比较薄弱,那么就算学生的写作技巧掌握得再熟练,在写作内容方面仍然存在空虚无趣的问题。如果在阅读训练过程中,老师没有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将学生自身写作的文章与名篇佳作进行比较,学生对于阅读的目的地就会比较低,这样学生也将无法真正体会到文章的真正魅力。
2.写作教学效率较低
对于学生而言,受生活经历、阅读范围以及思维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因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尽管使用的是一种相对而言比较科学的教学方法,但是具体到每位学生,他们的接受程度也是有所不同的。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很多高中生对于写作都具有一种畏难的心理,这也从而致使部分学生写作水平一直得不到较大的提升。
对于学生而言,要想在语文卷面考试中收获较为不错的成绩,写作训练是其提升分数的重要手段。如果学生无法意识到这一点,那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将会遇到重重阻碍。
二、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1.强化语言构建与运用训练
作为语文老师而言,需要正确认识到读写结合的重要性,并且不断引导学生增强语言构建以及运用能力。为此老师可以在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输出平台,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在此过程中,老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找有效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思考热情,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经过紧张而又激烈的讨论后,对于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指导评价。
2.在实践活动中融入读写结合元素
要想使得高中阶段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离不开老师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作为高中语文老师而言,需要积极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平台以及机会,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只有这样,课堂氛围才能变得热烈,语文课堂教学才能富有勃勃的生机。例如借着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端午节等重要节日的来临,老师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主题朗读比赛,如果觉得朗读比赛的形式比较单一,老师还可以模仿“兰亭集会”的方式,利用“流觞曲水”的形式拉动学生参与诗歌朗读的浓烈氛围中去。对于这类实践活动而言,老师也可以群策群力,号召学生为活动提供更多新颖有趣的点子,甚至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利用节日文化与写作文化的结合,帮助学生了解更为真实的传统优良文化。在高一阶段,学生会学到《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等文章,面对这么优秀的文章,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其中的优美语句进行仿写,增强学生对于写作的训练,同时也要积极鼓励学生不要将目光束缚在课堂教学上,要善于观察自然,欣赏自然,懂得领略自然的美好,通过开展游园等活动,开展相关的主题写作活动,这样能够使得学生的观察力以及语言运用能力都能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
总而言之,如果想要使得读写结合得到充分运用,离不开语文老师的思考研究,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重点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自主性。只用双管齐下,同时掌握读写技巧,学生在阅读以及写作方面的提升程度才能更高,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过程,学生在这两方面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之后,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自然也就能够有所增强,这样才能敢于尝试以及创新,进而各方面的水平得到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陈明明.高中语文读写结合问题探究[J].语文天地:高中版,2012,(4).44-45.
[2]王晓梅.小议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1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