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茜茜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第五中学 221600
摘要:生物教学是初中教育阶段的重点内容,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养提升离不开联系,而伴随着我国素质教育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新课程标准教学改革的深入探索,初中生物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实验教学作为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迎合教育新条件和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关键,而微课教学模式作为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对于生物实验教学来讲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就此角度出发进行主要探索。
关键词:微课;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提升
前言:
微课是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而创新应用的全新教学模式,其主要方式是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学习内容、过程和扩展素材的碎片化、结构化数字资源展示,微课的时长大约在5-10分钟。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是学生充分了解生物知识和实验过程、原理、成果的最佳途径,巧用微课可以强化学生对实验步骤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与技能,以实现提高学生生物学习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微课的教育优势
“微型视频网络课程”是微课的全称,其主要模式就是利用微型网络教学视频,对具体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操作进行情景化、细节化的在线展示。初中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且古灵精怪,微课这种互联网短视频的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相对来说对其有着更高的吸引力,情景化的微课堂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与此同时,微课在时长上有着一定的优势,保证了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和稳定保持,有效降低了上课走神的发生概率,因而学生对于知识的汲取和掌握也提高了质量。尤其对于生物实验教学而言,微课能够更加清晰地让学生观察实验步骤操作,有着明确的指向性、针对性和突出性的特点。除此之外,教师对于微课的有效应用可以减轻教学压力、优化教学设计,以及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等,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的交互性和全面性。
二、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巧用微课的原则
(一)有效性原则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国家人才教育的终极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不能一味地追求高成绩、高分数,注重素质发展才是关键,而有效性原则是保障素质教育指导思想呈现的关键。微课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务必要遵循有效性原则,一方面是保障教学模式对提高教学质量有效性的充分展现,另一方面是确保素质教育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体现,无论是对教育还是对学生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同时,有效性原则的遵循可以保障微课教学对生物实验的促进作用,在实际教学中确保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保持,从而保证每节微课的高效率推进。
(二)创新性原则
首先,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有利于改善不足和全面完善;其次,教学的创新能有效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保持学习的高度参与,从而确保教学的高效性;最后,教育的创新能有效帮助教师发展教学方式,以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从而增强教育教学的与时俱进性。
所以说,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微课的巧用需要遵循创新性原则,以此让学生对实验的学习始终保持高度参与和极大地能动性,从而强化实验操作和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让学生对生物的学习保持积极性的稳定和注意力的集中。
三、巧用微课,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通过微课更直观的演示实验过程
初中阶段的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有一定的不足,这不仅仅是因为出于对生物实验的陌生性,更多的操作技能的不熟练和步骤的模糊,而微课的出现刚好解决的这一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实验操作时可以不必局限于亲自动手操作,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教学视频会更清晰,多角度、全方位的视频记录更能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细节。比如下图中有关《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实验记载:
由图可以看出,这对中学生来说还是存在一些抽象性,但是如果图片配合相关微型网络教学视频的讲解就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学生就可以将教学图片与视频有机结合,更细致地观察到细胞的分裂过程或分化细节,从而也就避免了错误的想象和对知识的不全面掌握。通过这种行为的微课实验教学,不仅让学生对实验操作和过程有了详细学习,同时对教育教学来说更是节省了教学资源,因为像《细胞的分裂与分化》这一类的实验对学校和整个教育领域来说有着一定的压力,而且学生真正的操作也务必可以实现真正的观察与记录,反而有可能造成资源浪费,所以对于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而言,巧用微课可谓有着卓越贡献。
(二)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微课指导
初中阶段的生物实验不乏有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部分,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比较明显,对实验教学来讲有着一定难度,而且教师一人面对几十人很难做到面面俱到,那么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目的就需要微课提供动力。任何生物的实验操作过程都可以结合微课教学,但重点是在学生操作前先播放教学视频,然后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让视频重复播放,学生一旦遇到不会的地方可以通过视频寻找解决办法,这样教师的对学生的指导也就减轻了压力,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提高也能高效实现。
(三)利用微课记录学生实验过程和问题
微课虽然说的是微型网络视频教学,但并没有限制其内容,所以教师要学会灵活运用。比如在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中用视频进行记录,但不要过多的参与操作步骤,然后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上进行展示,一是让同学们对实验有一个巩固,二是促进发现实验的不足和问题,这种形式有利于促进学生及时改善问题补充自我,从而对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有着实质性的推进作用。
结语:
总而言之,利用微课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要从学生主体出发,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和实验操作为指导,充分结合学生群体的成长发展特性和个性化发展差异,才能保障教学模式的有效性,从而实现教学有效性提高的目标。微课的使用是对教学的完善,具体的应用不能盲目,教师务必要仔细钻研、认真探索,以确保素质教育的有效呈现。
参考文献:
[1]黄晓霞.试析微课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000 (001):P.57-57.
[2]李姗姗.初中生物实验和微课教学有效结合的研究[J].商情,2020,(15):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