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29期   作者:吴伟胜
[导读] 实验教学是学生通过教师有效地引导与详细地讲解,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观察、分析和亲自动手实践,有效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
        吴伟胜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柏塘中学  广东 惠州  516148

        摘要:实验教学是学生通过教师有效地引导与详细地讲解,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观察、分析和亲自动手实践,有效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我国新课改的大力推进下,将初中生物教学活动与实验教学进行有效地结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正确掌握使用仪器、设备的能力和方法,还可以帮助学生直观、清晰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知识。以下是本文关于新课改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的研究和阐述,以其为广大初中生物教学工作者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前言:
        初中生物是初中教育阶段一门以实验为主的综合性学科。实验教学是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且至关重要地教学组成部分。初中生物教师应当积极地将实验教学融入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以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灵活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他们自主探究和自主创新的学习能力为教学宗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科学地进行教学方案与教学内容地设计,这样不仅可以增加生物课堂的趣味性,还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升生物教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创设情境化的实验教学,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初中教育阶段,初中学生的思维意识已经由抽象知识逐渐向理论知识进行过渡,他们记忆和想象的能力正在逐步地发展,自我意识也逐渐变强,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注意力很容易不集中。
        针对以上现象,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生物实验,这样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明确自身作为学习主体地思想观念,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以及自主创新的学习能力。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大家一起共同探讨、共同分享实验过程地体验和经验。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积极上进、互助合作的优良品德,还可以帮助教师评价自身的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是否科学合理,从而有效地提升教师的教学品质。
        例如,在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5章 动物的运动》这部分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在互联网上为学生搜集的各种动物的运动方式和生存环境的视频、图片、纪录片等为学生进行演示。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鸡、金鱼、小白兔、熊猫等动物的视频,引导学生进行认真、细致地观看,并了解这些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以及他们的生活环境。然后,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鸡生活在哪里吗?它们主要的运动方式是什么?你们知道鲸鱼的运动方式和生活环境是怎样的吗?请大家将分别说出刚才在视频中看到的其他动物的运动方式和生活环境?”通过这样连续提问的方式,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敏锐地观察能力以及分析和判断的能力。接着,教师可以拿出自己提前准备好的蚯蚓,让学生轮流上前来进行观察,引导他们了解蚯蚓的运动方式、外形特征,并为学生详细讲解这些动物的具体情况等。


二、将生物实验教学与生活有效融合
        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其有效地运用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为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扰和难题。生物知识的发展过程普遍来源于我们的实际生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运用生活这把“钥匙”,去打开生物学科未知奥秘的大门。让学生从抽象的理论知识中抽身出来,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充分发挥他们地想象力,积极地去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生物知识。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明确生活中多种多样的生物知识与课本中的知识是相辅相成、紧密结合的,教学内容是现实生活的基础,而现实生活又是教学内容的体现和演变。通过将课本知识的迁移,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发现身边的生物知识,帮助他们巩固和加深记忆。
        例如,在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6章 动物的行为》(第1节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这部分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充分地观察,让他们认真区分哪些行为属于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哪些行为属于动物的学习性行为。例如有些狗,经过专业地训练,可以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有些可以帮助主人带路,有些还可以帮主人拎东西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细致地观察、仔细地区分,并将这些观察结果通过学习小组的形式,每周进行分享和交流、统计和汇总。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事物本质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提升他们的生物素养。
三、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生物实验
        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一味地为学生进行生物知识地机械式灌输,而扼杀了学生自主思考与提出质疑的机会和时间,以至于学生在抽象的生物知识面前望而却步,逐渐地产生了思想的惰性,失去了对生物学科的兴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行,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经常与学生进行生物实验的教学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生物实验活动。
        在实验进行前,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实验的最终目标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等,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生物实验,自己只在一旁进行巡视,在学生需要时,及时地给予他们帮助。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有效地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生物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小组内部进行充分地交流与分享,并允许他们可以自主地进行其他的生物实验,内容可以是小组内部集体拟定的,也可以是一个牵头,其他小组成员配合的。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创新的学习精神,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他们团结互助的良好品德,不仅可以让学生产生对生物学科的热爱,还可以有效地增加生物课堂轻松愉快地课堂氛围,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总结: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是初中教育阶段有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在新课程改革的标准要求之下,教师应当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热爱学习为教学宗旨,不断创新和完善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案,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生物实验教学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知识,并引导学生将其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解决生活当中的生物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通拉嘎.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究[J]. 教育:00183-00183.
[2]王真燕.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的微探[J]. 教育观察(上旬), 2019, 008(004):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