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优化初中生物教学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29期   作者:许淑宝
[导读] 生物这门学科本身就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比较突出的学科,对于学生的生物基础有着一定的要求。
        许淑宝
        福建省德化第五中学  福建省泉州市 362500
        摘要:生物这门学科本身就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比较突出的学科,对于学生的生物基础有着一定的要求。然而,从当下初中生物的实际教学来看,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方式,并没有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这些生物知识,反而使得初中生处于被动地学习状态。所以,在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中,教师若想有效地提升初中生物教学的效率,则需要革新自身的教学思想,探索新颖有趣的教学策略,从根本上调动起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自主性,以此来实现生物教学的优化。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优化策略
        基于我国教育事业的优化与发展,人们对于教学实际成效更为关注,初中阶段作为学生思维活跃期,需要得到教师的关注与重视。由于现阶段初中生物教学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所以这就需要教师探究其存在的原因,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对生物课堂进行创新和改造,打造出活力强、吸引力强、效率高的生物课堂。因此,该文中针对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对其优化策略进行了探究。
        一、以学生为本,革新教学理念
        从现代化教育的发展来看,愈来愈多的新型教育理念被应用到教学中,对提升教学的成效有着一定的作用。从以往的教学思想来看,主要是教师将教材中的知识复述给学生,将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学生能力的参考依据,这既不能满足学生终身学习的需求,还难以实现高效的教学。在新时期生物教学背景之下,教师将新型教学理念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既能够帮助学生走进教材、走进生活,将生物知识的学习与自身知情意行的发展联系到一起,还能够丰富生物课堂教学,激活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热情。因此,在新时期新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生物教师必须坚持生本理念,对教学思想进行革新与改进,能够结合初中生的实际学习特点与情况,既关注理论知识的传授,也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与发展,以此来实现初中生物课堂的优化与改进。
        譬如在《细胞的生活》这章知识的教学中,对于细胞基本结构与功能这个知识点的讲解,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便可以利用趣味小实验导入知识,对细胞的基本结构进行制作,使学生明确细胞的每个部分与功能。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为学生准备橡皮泥、曲别针等工具来制作细胞的基本结构,其中教师所提供的橡皮泥要选择三个不同的颜色。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三种颜色并且大小不一的橡皮泥,先将最小的橡皮泥捏成一个球,然后将中间的橡皮泥捏成一个饼状,并使用其将之前的小球包裹住,再将大块橡皮泥捏成一个饼状,并将其包裹住之前的橡皮泥球,最后让学生将橡皮泥从中间切开,这样学生就能够看到层次清晰的细胞结构,最外面是细胞模,中间是细胞质,最里面是细胞核。通过这种趣味化的小操作,既能够增强学生的体验感,深化对生物知识的了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活跃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能够主动从不同方向来学习生物知识。
        二、以故事为引,激活学生兴趣
        在生物学科中包含着很多抽象性的知识,而在这些抽象性知识中不仅包含着人们认识世界的生动故事,还包含着奥秘无穷、神奇有趣的生物现象。

所以,对于生物这门学科的教学,仅仅是从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讲解作为主要教学方式是难以全面领悟生物世界所包含的魅力,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借助生活中的故事、歇后语等生活实例及生物现象,引起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探究与思考,这样必然能够激活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主动性。
        例如,对于《鸟的繁殖和发育》这节课的教学,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科学家的生活趣事勾起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如:“爱迪生小时候有一次看见母鸡能够在鸡窝中孵出小鸡,他也爬到了鸡窝中却没能够孵出小鸡。”此时教师向学生提问:“为什么爱迪生孵不出小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了解小鸡的孵化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而人体没有鸡的体温高,所以鸡蛋中的胚胎就不能够发育,所以爱迪生就不能孵出小鸡,同时学生也会明白只要达到亲鸟体温,胚胎就能够发育成小雏鸡。通过名人小故事为引,不仅可以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还能促使学生在思考探究的过程中实现对生物知识的深化认识,使得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
        三、以生活为基,创新教学方法
        虽然生物这门学科背后是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而这些知识从文字体现出来后却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初中生在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时必然会存在枯燥感,这就难以使得学生有效地对生物知识进行学习,影响课堂教学的最终效果。随着生活化教育理念的出现,为生物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教师将生物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既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还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活力,促使学生能够主动、高效地学习生物知识。例如,在《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污染案例,并引导学生列举和分析类似的案例,使学生了解到人类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低碳生活意识与正确的发展观念。
        四、以实验为辅,培养学生能力
        从生物这门课程来看,其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这就需要加强对实验教学的重视。所以,对于生物这门课程的教学,则需要教师依据生物知识开展实验教学,以此来锻炼初中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实验技能,还能够增强学生探究生物知识的热情。譬如在《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这两节课知识的讲解中,教师可以设计观察植物细胞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在课堂上教师先为学生演示,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具体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操作显微镜,并获得直观的知识体验,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意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生物这门学科虽然是理论性强且枯燥的一门学科,但是其所涉及到的领域却是丰富多彩的,这就需要教师将学生引进这个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中,才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生物知识的快乐,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些生物知识。因此,在生物学科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则需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品质、创新能力,灵活地利用多种教学策略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和应用这些生物知识,增强生物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鲁海伟.探究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率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2):86.
        [2]龚建荣.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教学优化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62):117-118.
        [3]冯周娣.优化初中生物教学方法的策略新探[J].新课程,2020,(14):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