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29期   作者:曹岚
[导读] 小学阶段,正是小学生思想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必能起到思想启蒙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曹岚
        西安经开第一学校 陕西省 西安市 710000
        摘要:小学阶段,正是小学生思想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必能起到思想启蒙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当前,我国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广大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立足现实发展,不断探索和寻找高效的应对办法,不断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教育;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
        前言
        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尚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思想观念体系,因此,这个阶段是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关键时期。学校和教师要重视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才能增强辨别能力,有效的抵制一些错误的行为和诱惑,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指引和规范自己的言行,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
(一)课堂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性和丰富性
    就全国来看,各地小学校开展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所采用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往往是不同的,但是都是依据新课程标准来编写的,内容质量还是比较高的。但是翻开这些版本的教材,很多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占据着较大的篇幅,而其中安排的实际案例内容是非常少的。小学生的年龄普遍偏小,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非常有限,如果将那些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传授给他们听,无异于说天书给他们听,不仅不能有效的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反而会让他们对道德与法治教学产生不好的印象,甚至心理上会反感该门课程的学习。
(二)课堂教学方式比较固化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很多教师一种教学要求,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实施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少部分的教师深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且课堂教学方式比较固化,缺少新意,造成学生学习的兴趣下降,不能深刻的理解教学的内容,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效率低下。


        二、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注重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和创新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往往教材的内容是有限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依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扩充教学资源,整合教育资源,到网络上搜寻一些真实的案例,融入到理论教学当中,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进一步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例如在学习《有多少浪费可以避免》章节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浪费行为讲起,没有用完的铅笔,扔了;没有用完的作业本,扔了;没有吃完的馒头;扔了等等。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反思自己的生活行为,让学生讲讲自己的浪费行为。通过学生的反思,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心里触动,有助于及时的纠正自己的错误行为,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提升教学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应用在教育领域发挥出了巨大的教学优势。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其优势,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一些教学上的难点内容和重点内容,融合视频、动画、音频、图片等形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消化教学内容,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我们当地的习俗》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将本地的一些习俗图片、小视频等展示给学生观看,带给学生视觉和听觉上的强烈刺激,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本地的各种风俗习惯,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三)注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逐渐被认可,并积极落实学生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这样的教学理念指引下,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尽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例如,在课堂授课完毕以后,教师要注重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发表课堂所学知识的一些感想和看法。一些学生由于性格原因,害羞不讲话,教师可以用语言给予他们积极的鼓励,尝试着让他们表达自己,说出自己的看法。对于学习中,学生遇到的困难,教师可以拿到课堂上,让学生们进行充分的讨论,在共同的探讨中,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共同找出合理、正确的解答。与其他学科的学习不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主要注重学生思想观念上的引导,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观念认知,提升他们的辨别能力、分析能力、认知能力等。
        结束语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暴露出的问题,广大教师一定要引起重视,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树立起发展意识和创新意识,探索出有效的教学方法,并落实到实际教学当中,进一步提升得到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郭柯敏.试论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华夏教师,2019(26):31-32.
        [2]崔阳.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中外企业家,2020(07):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