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传统艺术巧教小学美术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29期   作者:屠志炜
[导读]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古老文明,在其悠久的历史进程中,传统艺术是中国的文化财产,凝聚着广大公众的智慧。
        屠志炜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陶堰镇中心小学 浙江绍兴 312036
        摘要:中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古老文明,在其悠久的历史进程中,传统艺术是中国的文化财产,凝聚着广大公众的智慧。打开传统艺术史的艺术品不仅为人们带来美感,而且使文化自信心开始在人们心中发挥。在倡导复兴传统文化的同时,传统艺术也重生于悠久的历史之河中。传统艺术和小学艺术的巧妙融合可以使艺术教室变得“新”,使学生从小就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并使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质流进血液。
        关键词:传统艺术;小学艺术;手工艺课
        引言:传统手工艺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的瑰宝,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重拾传统手工艺品不仅是文化遗产的要求,而且是民族精神和手工艺的延续。借助艺术教育平台,传统艺术的巧妙渗透不仅为传统艺术课堂带来了新的活力,而且可以为我国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并可以通过文化抢救工作,使传统艺术后继有人。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小学美术教科书内容丰富,知识面广,形式多样。已成为中国各省市小学美术课的样板教材,特别是每册教材都包含一定数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国画,书法,剪纸和刺绣等传统艺术和文化是主要内容,值得教师考虑。在课程设计中明智地运用传统中国文化,使教室更加充满活力和刺激性,知识也更具包容性,使学生从小就可以受到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影响,并使国家的本质渗透到骨头和血液中。
        一、美术教学对传统艺术的审美传承
        艺术课将美学和绘画结合其学术素质,使学生在学习和创作艺术品的过程中自然地了解他们对中国文化和传统绘画技术的了解。尤其是,现代城市家庭中的儿童已经成长为现代艺术媒体,例如卡通,丰富多彩的广告街和电影,因此他们很难接触传统艺术。因此,美术课的角色在审美传承中尤为重要。例如,一年级的《中国扇子》以古代艺术形式展示了精美的绘画,深受古代文人雅士的欢迎,是学生们在教室里参观古代扇子的制作以及绘画的地方,自然地了解中美的传统和元素[1]。
        此外,传统艺术博大精深,如果教师能够通过选择适当的内容渗透到美术课中,不仅可以增进学生的知识,而且可以为美术课带来更广阔的学科领域。例如,一年级的《童谣童话》将经典的“小儿书”和童谣带给了零零后的孩子,让他们体验了当今流行的动漫场所传统漫画的美丽。通过美术课,通过传授大闹天宫、神笔马良等的传统故事,可以使学生的艺术知识更加基础和扎实。
        二、传统艺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在某些科目中,传统艺术的内容未反映在教科书中,但教师可以重新设计该科目,以填补适当的传统文化,以便进行艺术课堂教学。例如,在小学一年级的《传统门饰》一课中,老师向学生展示古老的门饰,简要介绍中国门饰的发展历史,向学生展示流行的门饰的照片,并进行分析。学生可以讨论并预先探索知识并解决问题。又比如《金银器》,在解释金银器的设计之前,老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中国古代的金元宝、银锭等货币的文物图片,观察并思考这个物体的美丽原因。学生了解设计具有悠久的历史,并思考如何在文物上设计杯子。再比如一年级的《西湖十景》一课,教师可以向学生简要介绍我国古代诗人以及画家对西湖的赞美以及绘画[2]。
        传统艺术在艺术教育中的渗透值得教师的关注。

首先,老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水平和知识。在选择传统艺术内容时,教师应该选择学生可以接受的领域,并将帮助他们最大程度地发展他们的艺术知识。例如,一年级上册缅一课,老师可能会使用图腾和宗教奥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吸引他们对绘画的注意力。但是,图腾文化的模式复杂,宗教意义深远而又困难,因此教师应选择易于学生理解的宗教和哲学故事,以及简单易学的教学模式。其次,教师必须通过确定学生的兴趣点来指导他们的教育。每个年级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兴趣点,低年级的学生对古代神话和故事感兴趣,而高年级的学生对诸如十字和甲骨文等神秘事物的渴望和渴望更高。此外,老师必须扩展一些科目,例如三年级上册的《衬印版画》一课。学生完成课程大纲中的要求后,教师可以介绍木刻版印刷,铜版印刷和其他版画制作,以及著名的现代和当代版画制作。通过将传统雕刻技能与雕刻工作结合起来,学生可以学习更深的雕刻知识。
        三、传统艺术在小学美术中的渗透
        中国教育家陶行知说:“到处都是创造的地方,每天都是创造的时间,每个人都是创造者。”老实说,创造不需要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也不会限制人群。由于创造的这种性质,今天出现了高度发达的文明。如果要与时俱进,就必须从娃娃开始。通过将传统艺术渗透到艺术教育中,学生可以发展自己的创造力,促进个性发展,实现传统文化的复兴和继承。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传统文化手工艺品课实现这一目标[3]。在传统文化的被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的科学方法:
        (1)创造开放的教育环境
        如果要在小学美术老师的课程中增加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则需要创建一个开放的手工艺品环境以发挥教育和启发作用,以便学生可以在舒适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创造,快乐并充分激发他们的创造激情。
        (2)从生活出发,让学生创造的作品更加具有创意
        在传统的艺术创作过程中,教师往往只专注于课本,学生的要求相对简单,低下,而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限制和困难,因为他们仅需根据本书的内容进行模仿和创作。在形状,颜色和功能方面产生了新的想法,老师在课堂上仅组织学生来创作和创作作品,并且由于没有介绍该背景,因此他们对作品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了解甚少。在此基础上,教师必须将生活元素融入传统文化的被动教学中,这不仅使学生了解传统技术的实际应用,而且为继承这种文化和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创作传统文学作品时,他们对所散发出的简单自然的美学风格,与传统文化的心理认同以及对民族文化价值的自觉追求有着深切的感情。
        四、结束语
        简而言之,人类天生就缺乏对美的抵抗力,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它来教授艺术,并通过结合传统艺术来学习对美的理解,从而学习如何欣赏和创造美,从而提高艺术教育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粟慧琳. 渗透传统艺术 巧教小学美术[J]. 名家名作, 2018, 000(003):P.92-92.
        [2]季月英. 浅谈传统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 好日子, 2019, 000(023):P.1-1.
        [3]史晓莉.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 文学少年, 2019, 000(012):P.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