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娟娟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第十一中学 3624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中,教育事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初中教学目标发生了变化,由之前的注重理论知识教学转变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音乐是初中学习时期的关键课程,对于培养学生艺术素养起到了很大作用。因此,初中学校教育工作者应该提高对音乐科目教学的重视,对目前音乐教学中的问题展开综合分析,并且制定相应解决策略,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实践到日常音乐科目教学中来,找到高效适用的教学方式,提升初中音乐课程的总体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过程中,结合当前的实际教学需求,对初中音乐科目教学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具体教学活动也发生了改变。因此,提升音乐教学质量是每个音乐老师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老师需要对新课标的实际需求进行深入了解,并且把新课标理念融入到教学中来,用于教学方式改革,把创新的教学方式应用到课堂中来,以此来达到提升课程质量的效果。本文主要对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方式进行了探究。
一、对目前初中音乐科目教学形势进行准确认识
音乐是不仅是学习中的科目,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接触到,音乐能够陶冶情操。初中时期是学生身心健康以及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音乐科目学习显得更加重要。但是当前的音乐教材中有很多比较深刻的音乐知识,在进行教学训练中重点强调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利于学生积极性以及主动性的提升。在新课程改革下,音乐教材建立了思维模式,将音乐科目中的教学内容逐渐递进,但是,很多老师没有对新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及理解,不能合理使用新教材中的思维模式,并且对于没有把音乐知识进行连贯性的讲解,导致课堂中的教学知识结构比较松散,不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针对这种情况,音乐学科的老师需要对新教材内容加强整理,将音乐概念进行合理的梳理,并且在课堂中递进讲解。当前,有很多的音乐老师说使用的是以前的教学方法,把音乐科目的教学目标制定为教给学生唱歌,没有意识到音乐教学对于开发学生智力以及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初中时期的学生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其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大多是在这个能够完成的,如果老师没有重视音乐课程对学生进行审美方面以及德育方面的教育,会对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音乐不只是让学生学会唱歌,更多的是让学生能够结合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要想提升音乐科目的教学质量,还需要老师和之间加强情感沟通以及互动,当前老师对音乐作品的情感没有深入挖掘,并且没有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培养,让学生和老师没有创建更好的情感沟通关系,造成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只是表面层次,不能产生学习热情,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初中时期老师需要充分将目前的教学形势认清,改善自身的教学中的不足,不断改革才能提升音乐科目的教学能力。
二、合理创建高效音乐课堂
高效课堂是当前老师共同追求的目标,并且在不断的改革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实际教学中,老师需要先和学生创建融洽的关系。要想让教学信息实现双向传递,沟通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内容。
就当前的初中音乐课堂来看,教学信息传递是否有效很学生老师之间沟通有很大关系,音乐科目本身是比较轻松的课程,老师和学生应该都享受其中,在愉悦的氛围中结束学习,要想达到这种教学效果,老师需要不断努力,创建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轻松愉悦,如果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不够融洽,课堂效率就不能提升。老师在此过程中,需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放平自身的姿态,和学生一起融入到音乐学习中来,和学生共同参与各种教学活动。高效的音乐教育不只是让学生了解简单知识,而是让学生和老师都能够实现进步。其次,需要重视让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在当前课程不断改革的过程中,越来越强调让学生能够实现自主学习,在实际的音乐科目课堂中,老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积极会指导,让学生们能够自己在音乐世界遨游,并且在其中不断发现问题,寻找问题,加强和同学的合作学习,这样有利于营造一个更加高效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里面,学生主动学习以及合作学习之间会形成循环作用,这样学生们才能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从而充分发挥出音乐对学生的熏陶作用。这才是音乐课堂中应该呈现出来的效果。最后,在音乐课堂中还需要多给予学生鼓励,教学中不只能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多少,更需要重视的是让学生能够学会怎样学习,适当给予激励,让学生能够更有动力,这样才能建立起自信心,从而进行主动学习。鼓励以及肯定也能起到培养学生兴趣的效果,老师需要掌握更多的鼓励技巧,尤其是在鼓励的语言方面。对于初中时期的学生,老师需要和学生心平气和地讲道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课下时间带领学生欣赏优秀音乐作品
好的音乐作品可以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暗示,起到陶冶情操的效果,并且还能化解各种不良情绪。基于这个特点,音乐老师可以充分把课下时间利用起来,选择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供学生欣赏,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面,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素质,比方说:当学生想要放松休息时,可以选择听《梦幻曲》,要想排解不良情绪的时候,可以选择《高山流水》这个音乐作用。这些作品都是我国的优秀民族音乐。结合课下欣赏优秀音乐作品的方式,可以从侧面上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艺术,并且激发起对音乐作品探索的积极性。这对于音乐课堂的学习也是有很大帮助的。由此可以得知,老师可以先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对各种音乐作品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找到更多适用的音乐教学方法,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加强对学生、音乐作品以及音乐课堂的研究,在其中不断总结出各种经验,以此来提升整体教学水平,同时还能让学生从心里热爱音乐课堂,提升自身音乐素养。
结束语:结合以上分析可以得知,初中时期的音乐教学是很关键的,音乐老师需要站在长远的角度对课程进行分析,提高对音乐教学的重视。在实际教学中,对现阶段中音乐教学形势进行合理分析,并且积极解决遇到的教学问题,构建出高效的音乐课堂,带领学生欣赏更多优秀的音乐作用,让学生能够对待音乐学习更有动力,进而提升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1]鲍杰.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有效聆听”实践与策略研究[J].北方音乐,2020(20):115-117.
[2]吴建平.优化初中音乐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0(41):183.
[3]蔡建玲.初中音乐有效教学策略探析[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3):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