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英
江西省樟树市昌付镇昌付中学 331213
摘要: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正处于发展阶段,对于知识的接受度呈现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学困生是普遍存在的教学问题。英语教师要正确的认知教学中所展现的个体差异性,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注,采取适当的引导方式,弱化学生之间的差距,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学困生
引言:初中英语在学生英语学习生涯中占据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其教学效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新课改的的深入,以综合素养为核心的教学理念给传统的知识性课堂教学以有力冲击,对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及学生自身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受到兴趣度、家庭环境以及学习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对于英语的接受度呈现明显的个体差异,所衍生的两极分化问题呈现恶化趋势。如何有效学困生的转化,推动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值得教师深入思考。
1初中英语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对于初中英语教学而言,学困生的形成受到学生自身认知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学习方法运用不当。在缺乏语言大环境支持之下,学生对于英语教学意义的认存在片面性,仅仅是将英语作为一项学习任务。由于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导致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缺乏主动性。此外,英语科目作为一项语言技能具有实用性特点,涉及海量的词汇、语法系统以及语音语调等知识,是一套较为繁杂的学习体系。而学生所采用的死记硬背以及模式化套用等学习方法难以满足新时期的英语要求,学习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对于英语学习自信心的建立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第二,教学方式过于单一,课堂教学趣味性较低。在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之下,一刀切的灌输式教学、机械的题海战术仍然是主流的教学方式,影响学生教学主体性的发挥,课堂教学氛围过于沉闷。此外,教师过于关注英语课堂教学的统一性,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加重了学生之间的差距,刺激了学困生的产生。
第三,家庭教育的缺失。对于初中阶段学生而言,家庭可谓第二课堂,家庭教育理念以及教育环境将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直接影响。但是目前家长对于学生英语学习的关注度不足,并未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助长了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形成与发展。此外,一些家长对于学生的期望过高,在缺乏科学教育方法的情况下,给学生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极易引发学生的逆反情绪,影响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
2转化初中英语中差生的有效策略
2.1采取分层教学,注重因材施教
初中英语教学实现学困生的转化,需要转变“齐步走”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因材施教,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需求,实施有效的教学分层,实现个性化课堂教学。以人教版七年级英语“How do you get to school”单元教学为例,教师设置层次化的教学要求,对于接受力相对较差的学生以基础性的词汇以及句型句式为主。引导学生对教材文章进行反复阅读,提升英语语感、深化对于知识的感知力。
此外,教师采取小组教学模式,将学生的理解能力、认知水平、性格特点等情况作为参考构建学习小组,组织学生围绕重点句型How do you get to…?How long dose it take…? How far is it from…to…?进行情境对话练习,为学困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同时,借助小组合作学习促使各成员之间加强交流与互动,实现思维碰撞。拓展学困生的英语思维,促使学困生能够根据自身需求适时的调整学习思路。
2.2传授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率
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是打破学习困境,实现高效学习的有效途径。教师要秉持授人以鱼的教学观念,注重学困生学习方法的传授与引导,实现学生主动发展,弱化学习差距。以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Can you come to my party”单元教学为例,首先,针对单词的记忆,教师可以传授自然拼读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探寻英语的拼读规律实现单词的强化记忆。采用听音辩词、单词拼图等趣味性的教学游戏,传递自然拼读的运用方法,转变学困生的单词记忆方式,为英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运用已学过的“have to”、“be going to do”等表述方式,围绕决绝邀请的问答进行对话练习。通过知识的迁移,转变羞于开口的问题,激发学困生的表达欲望。最后,教师培养学生主动回忆课堂教学内容、树立知识体系的学习习惯。课后积极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与巩固,及时的查漏补缺,提升学习效果。
2.3实施情感教育,树立学习信心
自信心不足是影响学困生英语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教师要合理的运用情感教育,给予学困生更多的鼓励,帮助学生重拾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以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why do you like pandas”单元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之间设置free talk预热环节,根据学生英语能力选择对话内容及方式,为学困生创造更多的锻炼机会,将学生的专注力吸引至课堂。其次,教师要加强与学困生的交流与互动。针对情态动词的使用、特殊疑问句句式结构及表达方式等重点内容的讲解,要及时观察学困生的反应,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课堂教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提升学困生的接受力。最后,教师要摒弃结果式评价模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探寻契合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成就感,享受英语学习乐趣。
2.4发挥家庭引导作用,构建良好学习环境
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充分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积极促成家校共育,调动家庭的引导作用,为学生构建家校统一的英语学习环境。首先,教师设置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进入学校进行参观。向家长展示学校以及班级的教育理念、管理模式,并以公开课的方式展示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果,促使家长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而正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其次,教师建立家校网络互动平台,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一方面通过交流互动使双方能够及时的掌握学生的实时动态,提升教育引导的针对性。另一方面针对教育方式进行探讨,向家长渗透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升家庭教育效果。通过家校合作实现双管齐下,加快学困生的转化。
结束语:
学困生的转化是教师不可规避的重要教学问题,不仅限制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而且对于学生未来的英语学习产生不利影响。教师应分析造成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原因,进而因地制宜的调整课堂教学构建形式,实现个性化教学,弱化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塑造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张利华.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J].英语广场,2019(06):137-138.
[2]付琪.初中英语“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分析及对策[J].才智,2017(2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