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29期   作者:陈栩
[导读] 在新课改的基础上,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以往的应试教育已经不能充分满足现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这也给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陈栩
        浙江省绍兴市越州中学  浙江省绍兴市   312000
        摘要:在新课改的基础上,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以往的应试教育已经不能充分满足现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这也给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本篇文章对高中生物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全面分析,在传统的课堂中老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相对来说比较被动,但在现在的社会发展中亟需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并且更加关注学习能力。所以核心素养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高中生自身的特点,将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提升高中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在适应社会以及提高自身能力的过程中必须要有创新以及学习方面的能力。高中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时期,核心素养又是从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所提出的,老师在课堂中是学生的引路人,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使高中生学习能力进一步提升。
        一、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必须将高中生学习的积极调动起来,才能够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动机,才能够让高中生积极主动地加入教学活动中。现在比较提倡任务型的教学方式,这要求老师要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活动。但是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对任务的设计不合理,学生不能让学生得到有利的发展,更没有考虑到活动是否有难度,需要的时间是否过长等问题,缺少探究性,这使得教学华而不实。
        所以在高中生物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培养高中生的学习兴趣。高中这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许多老师为了让学生能够有好成绩付出很多,可最后的结果不是那么的令人满意。这中间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气氛不好,不够积极,不能够融入到课堂中来。把问题作为导向的模式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将问题贯穿课堂,老师和学生之间能够有互动,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这种方式能让老师清楚地了解到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并可以很好地计划下一步教学。同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高中生的思维能够一直活跃起来,这能够帮助高中生更准确地了解知识并记忆。通过问题的贯穿,能够使课堂气氛变得愈加活跃,充分调动高中生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效率。
        二、探究式学习方式
        传统的课堂基本上都是以老师为主导,学生都是以被动的方式来收获知识,课堂氛围非常的枯燥,老师讲起来非常困难,学生也不能很容易理解,这样就会使得课堂效率大大降低。在现在的教育改革中,对老师的授课方式进行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始终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牢记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老师必须要对学生有正确的引导。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必须要保持创新思想,尽量多设置一些具有趣味性的问题,这样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运用设置问题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会极大地引起高中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深入所学知识内容中,能够激发高中生想要解决问题的急切心理,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处于活跃的状态,会尝试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这个基础上,高中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并且勇敢地提出自己的疑问,同学之间可以进行讨论,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最后再由老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这种方式能够充分调动高中生的思维能力,改变了传统式的教学方式,学生获得知识是用思考得来的,这样能使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与理解能力,以及判断能力,进而对未来充满着好奇,所以老师要结合高中生自身的特点,或者提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分析。老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尽可能的要让学生将课堂中与课外的知识相互融合,在课堂中老师也要对学生有正确的引导,调动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之上,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说出自己的想法,发挥高中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核心素养。
        三、开展小组合作
        合作的教学模式在生物课堂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学生运用小组模式来完成老师规定的学习任务,充分展现了合作的意义,并且能够在合作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还能让高中生对学习有更加深刻地了解。教学中使用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够按照高中生学习情况进行分组,让各组的小组成员在课下预习,做好准备,提出自己的问题,最后用小组的方式来讨论沟通,得出每组自己的结论,这样能够提升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
        综合能力的展现不仅仅只局限在创新能力方面,还包括合作中的协调能力。所以生物老师在课堂过程中要积极开展小组合作,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传统教学方式较为单调、枯燥,老师一般都是运用统一的教学方式,却忽略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不懂,因此学习效率比较低,这让高中生没办法得到实质性的提高。而用合作讨论学习的方式,老师在教学中就能够发挥主导作用,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自主学习,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清楚地了解到每一位学生的情况。比如,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因为高中生学习能力都不一样,所以会存在着对知识吸收程度不一样,在小组进行到比较困难的课堂探究的时候,就会使高中生在学习时产生很多问题,因此老师要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来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做到因材施教,这样就能够促进学生之间共同进步。而且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还能够增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师生关系也会逐渐变得融洽,并且老师能够第一时间按照学生的情况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并且针对学生的缺点来进行针对教学,从而让学生所学到的知识能够加以巩固,并提高教学效率,培养更多具有实践与创新能力的人才,提高高中生的综合素质。
        结束语:总而言之,生物科目的核心素养主要是载体和体现,生物课程的核心素养也逐渐引起来教育行业的重视。在现代素质教育改革要求的背景下,高中生是我们国家的接班人,必须在学习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核心素养进行提高。高中生物是非常重要的课程,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将自己的教学方式进一步改善,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学习能力,只有对生物的核心素养有充分了解,才能促使学生更好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朱莉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探讨[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01):15.
        [2]赵红.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32):176-177.
        [3]罗荣荣.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研究[A]. 福建省商贸协会、厦门市新课改课题小组.[C].福建省商贸协会、厦门市新课改课题小组:福建省商贸协会,202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