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持续性发展理念下的小学音乐教育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1月   作者:曾丽琼
[导读] 现代化教育发展形式下,随着我国新课改教学指导方针的不断推进与落实,推动着我国小学音乐教学领域行业的全面性发展。与此同时,为了紧随当前小学音乐学科教育发展趋势,通过科学方式全面确保学科教育过程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已然成为小学音乐教师日常教育活动中所必须掌握的基础教学原则。

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东河小学  曾丽琼  628200

摘要:现代化教育发展形式下,随着我国新课改教学指导方针的不断推进与落实,推动着我国小学音乐教学领域行业的全面性发展。与此同时,为了紧随当前小学音乐学科教育发展趋势,通过科学方式全面确保学科教育过程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已然成为小学音乐教师日常教育活动中所必须掌握的基础教学原则。而这无论是对进一步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果、强化学生综合学习能力而言,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就此展开相关论述。
关键词:现代化教育;可持续性发展;小学音乐;教育管理
        引言:可持续性音乐艺术教育,通常情况下围绕着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效果以及持续性教学价值所开展。其目的是期望能通过合理方式,不断加强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的艺术涵养以及人文艺术素养,从而在“心灵、精神以及艺术行为”等多个方面影响下,最大程度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进而实现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与持续性发展理念之间的完美融合,为全面推动小学音乐艺术教育事业综合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积极创新音乐教学理念
        在小学音乐教学的整体发展过程中,要求音乐教师在日常教学期间要具备必要的创新与改革教学理念,深入明确音乐课程教学发展目标的同时,不能仅仅依照课本教材知识内容进行照搬照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艺术素养的提升与培养。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可持续性发展,为学生往后的学习与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人们常说“实践出真知”。凡是脱离了基础理论知识的实践活动,就如同“无根之水”,无法定型。因此,身为小学音乐教师,在整个音乐教育发展过程中,还应该依照学生实际学习需求,针对以往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进行必要改革与优化。在完成相应课堂知识教育与传导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并落实学生的自身实践学习活动,严格依照“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基础教学原则,为不同学生定制不同的音乐学习计划。其目的在于能有效帮助学生更好的去感悟音乐知识文化体系中的“艺术情感、艺术魅力以及艺术情操”,从具体实践与生活中获取相应的艺术灵感,真正意义上实现音乐艺术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与强化。而小学音乐教师,同样也能在此过程中,针对课堂教学实践过程进行不断验证、学习与完善,从而积极转变并创新传统教学思想与音乐教育模式,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再升级、再强化”。
        二、着重培养并强化学生综合人文素养
        一般情况下,音乐艺术形式中所提到的人文学科素养,包含了很多内容,其中主要包括了“人文艺术情感、人文美学情感、人文学习素养”等内容。而对于小学音乐教师而言,通过日常音乐课程的教学与专业化艺术文化的教导,不仅能全面丰富音乐艺术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同时还能进一步提升学生对音乐艺术的体验,从而真正意义上让学生“爱上音乐、懂得音乐”,进而从本源入手来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让音乐艺术走的更远。



        与此同时,音乐艺术的整体教育发展过程所能起到的影响作用远远不止于此。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小学生身心发育不完善,对世间万物的好奇心要远远超过成年人。而音乐,作为能渲染精神灵魂境界的艺术展现形式,同样也能帮助学生感悟到更多的音乐艺术情感。通过让学生聆听音乐、舞蹈欣赏、视觉冲击等方式,来体会音乐艺术学习过程中所展现的人文艺术情感,从而引导学生能够更加真实、立体的感受到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意境,进而为实现学生综合人文艺术素养,以情感体验进一步的培养与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例如,在进行“五星红旗”音乐歌曲教学课程中。可以通过科学方式,引导学生针对音乐作品中所呈现的“画面、爱国情感”进行欣赏与学习。同时教导他们感悟其中的艺术精神,确保学生能在艺术的聆听过程中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认同感。如此一来,学生不仅学会了歌曲,同时也增加了人文艺术素养,进一步丰富了自我艺术精神品德。
        三、全面遵循因材施教基础教学原则
        小学阶段作为学生音乐艺术教育的初级阶段,在整个音乐艺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所选择的教学方式以及具体内容都比较简单,基本上都是根据课本教材内容所展现的顺序所进行的,并没有过多的花样。因此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过于“枯燥、单一”,而且所采用的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性,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反而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产生“厌学、弃学”的不良情绪。
与此同时,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所展现出的学习个性化特点不同,所能接受的学习与实践方式也各有差异。因此,身为小学音乐教师,在整个教育发展过程中要重点考虑教学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并依照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进行教学指导方针的制定与设计,从而真正意义上满足核心素养教育制度对学生所提出的有关学习要求。
        除此之外,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其心性尚未成熟,正处于“开荒”学习阶段,因此过于“单一、枯燥”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只会让学生感到更加疲惫,逐渐失去学习兴趣与耐心。为了有效解决并避免以上现象问题的发生,这就要求小学音乐教师要积极采用一些具有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方式。比如可以让学生们动起来,借助手鼓之类的敲击乐器,让学生们掌握节奏变化、体会节奏变化。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达到互动教学的效果。
        讨论:综上所述,本文正是基于以上背景,针对现代化核心素养教育形式的小学音乐教育发展过程进行详细分析与探讨。并以此为基础,针对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目标以及具体实施策略展开综合论述。期望能通过本篇文章的撰写,为我国未来小学音乐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与提升提供必要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50):243-244.
[2]李薇,邱越维.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课堂研究[J].艺术教育,2019(09):65-66.
[3]张帆,易德良.地方高职院校小学音乐教育人才的“专业核心素养”探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9(08):31-32.
[4]王倩倩.小学音乐教育关于核心素养的培养[J].黄河之声,2019(07):108.
[5]丁珊.基于可持续性发展视角下的小学音乐教学研究[J].戏剧之家,2019(14):200.
[6]张欢欢.小学音乐教育关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实践[J].北方音乐,2018,38(11):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