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吴惠江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1月   作者:吴惠江
[导读] 在多年的学校德育工作中,我努力追求着这样的一种教育境界:学生通过教育,不仅要丰富知识,增长才能,更要提高思想觉悟。为此,教育过程中,我努力实践着“以人为本”的教育新理念,通过尊重、关心和激励,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到如花般灿烂的前景,如海般广阔的未来。

广东省潮安区浮洋镇潘吴小学   吴惠江  515600

        在多年的学校德育工作中,我努力追求着这样的一种教育境界:学生通过教育,不仅要丰富知识,增长才能更要提高思想觉悟。为此,教育过程中,我努力实践着“以人为本”的教育新理念,通过尊重、关心和激励,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到如花般灿烂的前景,如海般广阔的未来。
        一、环境育人
        新课标明确指出: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管理应该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服务全体学生。一所学校必须形成独有的、可继承性发展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氛围来体现、物化。因此,我不断丰富校园环境的内涵,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一景一物都能育人。
在学校显眼的位置,开辟德育墙和校训,彰显校园特色。在教室的后墙上,让学生自己定期设计板报,编写“学习园地”,展示学生的书画作品和手抄报;教室右边墙上设置“翰墨飘香”展栏,粘贴学生的优秀习作;柜台上是“书香一瓣”图书角,摆放同学们捐来的课外读物;窗台上是充满绿意的植物角……创设这样的氛围,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启迪,润泽心灵,陶冶性情。
        二、公平待人
        在处理偶发事件时,一定要及时调查,尽快弄清事情真相,进行认真分析后才做出处理。在处理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切忌对后进生抱有偏见,见到风就想到雨。
有一次,我刚走进教室,几个同学就争先恐后地向我“告状”:“李静萍是小偷,她偷了同桌的圆珠笔。”我听了这些,又看到李静萍手中的圆珠笔,越想越生气:真是朽木不可雕,学习成绩差,还爱偷东西。上次偷人家的三角板,我才耐心地教育,现在又……我一把夺过她手中的笔,叫她跟我到办公室,准备狠狠批评一顿。这时,班长走过来怯生生地说:“老师,这笔确实是李静萍的,昨天我们一起去买的。”我呆住了,自己怎能这样武断呢?没有把事情调查清楚,就简单粗暴地下结论,差点伤了这个小女孩的心。这件事使我永远记住:无论什么事一定要了解清楚,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



        三、和气对人
        教育学生要轻声细语,注意语言艺术。轻声细语犹如雨露般的滋润,有时候比狂风暴雨来得更有效些。试想一下,如果你的学生经常乱丢纸屑被你发现了,你是会把环保的知识轻声细语地讲给她听,希望他讲究卫生,爱护环境;还是会生气地朝他怒吼一番,在责令他把校园的纸团捡干净。显然,后者的声音足以让学生害怕,可至于你说什么是没有多少学生会记得的,只能让他们感觉到你在吓他,而不是在教育他。再大的声音或许只能触及皮毛而无法触及灵魂。常言道:“有理不再声高”,轻声细语地教育学生既节制了声音,又是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一种表现。所以,不管对待哪一位学生,都不能狂风暴雨般的怒吼。
        四、以爱感人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好孩子。”作为班主任老师,面对学生要有爱心,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自己的儿女一样付出真爱,教育才会成功。
有一次,我在上课时发现平时寡言少语的女生韵韵低着头,含着泪从教室后门走出来,我想:他一定是因为什么才迟到的。我忙示意她坐下。后来,趁着同学讨论问题的间隙,我俯身询问她,这时才了解到是因为他爸爸带他去医院打针才迟到的。打针可是他最害怕的事情,每次都得爸爸拉着才能完成。于是,我宽慰地说:“你伏在桌子上休息休息,落下的功课,下课后老师帮你补上。”
        这是一件极平常的事,我并没有把它放在心上。可是后来,她写了一封感谢信给我,信中充满了对老师的敬意。原来教师载着爱和信任的眼波,哪怕仅仅是投向学生的随意一瞥,幼小的心灵也会感光显影且映出美丽的图像。
        这以后,我总是这样告诉自己:当孩子们表现出色的时候,你微微的笑容是由衷的赞扬,给孩子们来快乐;当孩子们放下错误的时候,你轻轻的话语是最有力的教育;当孩子们缺乏自信的时候,你轻轻的一句“老师相信你”,都如最高明的鼓励,给孩子们带来信心;当孩子们遇到困惑的时候,你真诚地接纳与引导,将给孩子们带来温暖……这种平等、信任与关爱能够创造出融洽、和谐的氛围,建立起平等、互助、民主的朋友式师生关系。
       是的,我们赋予学生人文关怀,把快乐带给孩子们,把关爱洒向孩子们的时刻,也是我们最快乐,最充实的时刻学生回馈我们鲜花般灿烂的微笑与童心般纯真的爱。这促使我更自觉地坚持以人为本,让每一个学生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爱的熏陶、情的感染,从而更加健康茁壮成长。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