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沂蒙精神,讲中国气质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2月下   作者:任若飞
[导读]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文艺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本文将以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为例,进行简要分析,也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夯实理论基础,拓宽艺术实践思路。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任若飞 
      
摘要: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文艺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本文将以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为例,进行简要分析,也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夯实理论基础,拓宽艺术实践思路。
关键词:音乐美学;歌剧;《沂蒙山》
        歌剧《沂蒙山》于2018年在山东首演,获得了观众的高度评价也将“沂蒙精神”再次引进了现代人的视野里。《沂蒙山》由栾凯作曲,王晓岭、李文绪担任编剧,将大青山突围和渊子崖战役作为创作素材,以女主人公海棠为中心,写成了一部在抗战时期军民一心、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伟大赞歌。下面我将从两个方面解读歌剧《沂蒙山》的艺术特性与思想内涵。
        一、外显的音乐创作思路
        有观众在看完歌剧《沂蒙山》评价道:“歌剧《沂蒙山》是一部有艺术高度的作品。”《沂蒙山》是一部相当优秀的作品,我们从它的音乐以及戏剧创作方面就可见一斑,结合本门课程《音乐美学》,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微观透视这部作品。
        (一)连贯性原则 
        歌剧《沂蒙山》的音乐创作主要以极具代表性的《沂蒙山小调》为基础、结合其他山东地方民歌以及创作歌曲写成,因此具有很强的旋律性,这必然就提出了音乐富于连贯性的要求这一点在《沂蒙山》的唱段中体现得十分完整。除旋律外,唱段歌词及其情感的连贯性也十分完整,例如海棠的舅舅孙九龙在英勇就义前的唱段《再看一眼亲人》的歌词:“再看一眼亲人,让我记住你的模样;再看一眼亲人,在这留下我的目光……我将化在难忘的四季里,我将化在熟悉的田埂上,那里就是我的身影,那就是咱的模样”。歌词朴实无华,情真意切,没有刻意渲染气氛,只有一句句对亲人的不舍,对死亡的从容,这种情绪的连贯性紧紧地揪着观众的心,一刻也不能从角色的目光中离开。
        (二)对比性原则
        在长时间的鉴赏过程中,观众不可避免就会产生求新、求变、求异的心理,期待新的音乐材料和戏剧冲突。
        在音乐创作的发展上,《沂蒙山》迈出了一大步,例如在《等着我,亲爱的人》、《五子炮》、《进路、退路、生路、死路》等唱段中大胆地加入了音乐剧的元素,既推动了剧情矛盾冲突的发展,增强了民族歌剧中咏叹调的表现力,又满足了当代观众的审美期待。此外,《沂蒙山》在民族歌剧重唱场面也有了新的突破,它填补了中国民族歌剧作品中低音声部的空白,作曲家创作了大量的二重唱、三重唱以及四重唱唱段,传统的民族歌剧多以二重唱或合唱为主,少见的四重唱也很难弥补声部间的不协调,但是在这部全新的民族歌剧《沂蒙山》中,作曲家对中音声部的音色做出了变化,强化了音乐语言的民族性,加强声部横向的独立性,在充分发挥四重唱功能的同时,又将四个声部完美融合,丰富了民族歌剧的表现形式,给了观众极大的视觉与听觉的满足。
        在戏剧冲突的安排上,全剧以海棠为线索,将她放置于整部作品矛盾冲突的中心,例如迎着炮火进新房、战士夏荷临终托孤、牺牲亲儿保全烈士遗孤等,一次次刺激着观众的心,强烈满足了观众的求变心理。
        (三)新颖性原则
        除上述的横向对比发展之外,歌剧《沂蒙山》也做出了纵向的新颖变动,其中最令人惊异的就是女中音的人物形象以及唱法的创新。


在以往的歌剧作品中,女中音担任的大都是中老年女性,但在《沂蒙山》中,创作团队将共产党战士夏荷(女中音)的年龄设定在二十出头,同时在唱法以及咬字上向戏曲与民歌靠近,呈现出更加贴合中国人审美的女中音唱法。在女中音声部的创新上,最亮眼的一点还是开创性地采用了板腔体,在咏叹调中加入了剁板、拖腔、紧拉慢唱等戏曲音乐元素,使女中音在保留声部音色的同时,又富于民族性,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这一创举无疑为中国民族歌剧创作拓宽了道路,也突出了优秀音乐作品所追求的新颖性。
        (四)平衡性原则
        歌剧《沂蒙山》的平衡性可以简单从两方面来探索。首先是人物以及声部的设置平衡作品中有成对的人物设置,例如海棠(女高音)和丈夫林生(男高音),夏荷(女中音)和丈夫赵团长(男高音),以及海棠的舅舅孙九龙(男中音),甚至还有特殊声部或唱法的角色——翻译官,使观众在欣赏歌剧的同时不会一直纠缠于单一的声部或角色,产生审美疲劳。
        其次在唱段的设置上,《沂蒙山》也体现出高度的平衡,不同以往的民族歌剧作品,沂蒙山除独唱唱段外,设置了大量的重唱与合唱唱段,其中重唱在整部歌剧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例如《海棠,让他去吧》、《五子炮》等唱段,丰富的重唱设置打破了独唱的“独树一帜”,使作品更加丰满、平衡。
        二、内隐的经典时代气质
        民族歌剧《沂蒙山》之所以获得成功,除了它符合音乐美学的审美,也离不开它对民族作品的基因传承与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到过:“中华民族有着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如果说经典作品中蕴含了这种精神追求、精神特质与精神脉络,那么想要一脉相承,我们就必须在时代的浪潮中找到经典文艺作品的出口。歌剧《沂蒙山》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优秀的范本从上世纪40年代我国第一部民族歌剧《白毛女》诞生,文艺工作者们经历了无数曲折探索,也经历了无数经典思想与现代生活的矛盾与碰撞,才有了如今人人赞不绝口的全新民族歌剧《沂蒙山》。
        《沂蒙山》是以民族民间音乐为基础的,除了继承传统民族歌剧的精华之外,还有对地方民歌的承袭。曲作者栾凯将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掰开揉碎,将这首民歌的思想参与到全剧音乐创作当中,既延留了“民族性”,又保证了“原创性”。在继承了民族基因后,创作团队奇思妙想,加入了很多的创新,例如前文提到过的音乐剧元素的加入、女中音声部的设置创新等等,都让当代年轻人走进剧场,真正感同身受,在歌剧作品中体验抗战时期的英雄故事与革命精神,这也正是《沂蒙山》在前代经典基础之上创新的现实意义。
        在这种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皮肉之下,我们不得不看到《沂蒙山》的骨血,那就是沂蒙精神,这种精神赋予这部作品的不仅仅是历史文化内涵,更是新时代的经典气质,这也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深切寄语,实现中国梦就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不负时代召唤与人民期待,创造出更好更多的具有中国气质的文艺精品。我坚信,只要我们坚持紧跟时代脚步、以人民为中心,本着对艺术高度负责的态度,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就一定能为中国文艺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参考文献:
[1]周爱华.民族歌剧《沂蒙山》:老题材翻作新篇章[J].戏剧文学,2020(03):101-105.
[2]栾凯.攀登艺术高峰 不断开拓创新——民族歌剧《沂蒙山》创作谈[J].人民音乐,2019(05):15-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