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课教学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2月下   作者:邓健波
[导读] 在培养初中生语文素养与理解能力的过程中,阅读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于对学生语文逻辑、学习方法的有效培养,在日常阅读教学阶段将学生放在课堂主体位置上,从而有效培养其阅读能力,而这与我国的素质教育理念是极为相符的。

镇雄县塘房初级中学 邓健波 657204

摘要:在培养初中生语文素养与理解能力的过程中,阅读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于对学生语文逻辑、学习方法的有效培养,在日常阅读教学阶段将学生放在课堂主体位置上,从而有效培养其阅读能力,而这与我国的素质教育理念是极为相符的。
关键词:初中 语文 阅读课 教学 有效性
        引言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需要摒弃生硬的灌输式教育,转变教学理念,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技巧性的知识上,培养学生高效的学习能力。在语文的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中之重,与传统的教学相比,现今的阅读教学内容发生了许多阶段性的转变,并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运用与新课改思想教育理念相契合的教学方式。
        一、创设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情境
        区别于传统教学,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更着重在乎学生的主观体验,同时也更加强调他们的课堂参与程度。由于许多课文里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抽象的,是感性的,仅仅依靠教师的解读无法让他们完全领会其中的意思。相比于教师干巴巴的陈述,将文章作者想要表达的象征性思想,以更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通过举例、类比等方式将复杂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在绘声绘色的讲解过程中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文章。
        二、从实际出发,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学
        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教师要通过观察学生的兴趣爱好,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对于学生来讲,由于课业压力的影响,他们对课外的东西更有兴趣。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学,可以因材施教,选择一些或是优秀的,或是有趣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章,引导学生的学习,这样更能够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把握也更加准确。除此之外,初中学生对于很多的生僻字都不认识,教师可以在其中穿插生字的教学,以便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另外教师应该选择课外文章类型,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底蕴,还能够促进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建立。课外文章的吸引力相较于课内文章,更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有效地利用课外阅读,从课外阅读延伸到课内知识的学习,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促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地参与阅读之中,可以更好地提升自身阅读能力。
        三、将学生放在阅读教学的主体位置上
        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应当将学生放在教学主体位置上,确保学生能够将阅读视为自主学习的重要一环。所以,语文教师需要培养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要引导其主动考虑问题,还应让其独立展开阅读。在以往的授课过程中,语文教师一般都会将自身视作课堂教学主体,同时会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讲解,如此除了使学生阅读效率逐渐下降,还会阻碍学生提高阅读水平。


事实证明,师生间有效的互动交流方能确保教学的顺利开展,提升其质量与效率。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斑羚飞渡》的时候,应当将学生放在阅读教学的主体位置上,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将一部分难度较高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思考比如作者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通过阅读全文阐述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等,而在阅读结束后鼓励学生主动回答问题。因为教师所设置的问题难度较高,因此,大部分学生都难以完美、迅速地回答问题,此时教师需要把学生视作课堂教学主体,引导其阅读时思考问题。教师还应带领学生展开独立阅读,使其明确阅读目标,如此方能使学生进一步探索文本。在合理的引导下,除了能够使学生阅读经验得到充分积累,还能使其感悟力得以提升,进而发展其综合素质。
        四、加强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
        加强阅读学习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的发散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针对不同的学生,制订相应的阅读教学方法,在进行阅读教学过程当中,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把握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教师与学生之间多进行互动,有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加全面具体。例如,《诫子书》是一篇文言文,很多学生在进行这一文本学习时会遇到很多不能理解的地方。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在互动中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让学生了解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典雅,应在学习《诫子书》内容的同时传承我国的优秀文化。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前布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文本阅读,如“这篇文本的主旨是什么”“概括地说出作者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有哪些”“作者为什么要在《诫子书》中提出这种期待”等。随后,教师让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体会到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感同身受地理解作者的心理状况。
        五、展开合理的学习评价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习评价属于对师生课堂学习效果进行检测的重要措施。当前我国教育行业正在全面推动和落实素质教育,因此新时期的语文阅读学习评价除了要关注学生所掌握的技能、知识,还应对其情感更加重视。所以,语文教师应当对学生间差异性、个性化发展等予以真心尊重与理解,明确学生各阶段的不同理解水平,确保学习评价能够伴随学生认知、年龄的改变得到相应优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要优化语文阅读教学,不断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阅读能力,最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根据教学现状去优化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覃士芳.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258.
[2]张德明.探究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144-146.
[3]刘子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D].扬州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