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素面
福建省 德化县尚思小学 362500
摘要:创新意识是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问题意识的关键所在。在小学数学课堂,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结合学生特点,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创新,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环境和课堂问题,让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创新学习的目的。本文从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实际教学情况出发,着重阐述了如何培养小学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法,希望可以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意识;培养
前言:
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如何切实有效落实和实施素质教育是重中之重,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的创新意识对提升他们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犹为重要。但如何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才能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所有小学数学教学共同关注的话题。同时,也是现阶段小学教学中急需解决的教学难题。因此,探寻创新意识培养方法,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小学时期的学生,因年龄较小,天真活泼、好奇心强、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是收获良好学习效果的前提。在小学教学中,让学生拥有长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进而自发学习,在兴趣的驱使下实现创新学习。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在好奇心的作用下,会促使小学生萌发探究和创新学习的意识。小学阶段学生是对学习、生活充满未知的时期,有强烈的求知欲。如果对某个问题产生质疑兴趣,就会有一定要问个明白的心理。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巧妙的把教学知识设置成可以引起学生好奇心的问题,可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探索问题,以此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所在。同时,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在可以多提问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变化思路,从各方面积极思考,并以表扬的方式鼓励回答问题的学生。促使学生的思想不受拘束,敢想、敢做、敢表达,对他们的发展有积极作用。在教师的鼓励和表扬下,可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创新意识的发展,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之中。
二、营造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数学在小学阶段教学中是基础学科,学习好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对学生将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学生创新思维得到有效发展的保障。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学生的数学成绩并不理想,数学学科成绩和其它学科成绩有明显落差,可见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不高,这就使得在数学学科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更难上加难。要改变目前的状态,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改变课堂的学习气氛,先给学生营造一个创新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学生之中,再给他们提供创新学习的机会,才能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发展。这样在教师的耐心引导下,学生才能保持创新热情,积极动脑,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小学数学教师在区别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教学中,先把两个形状展示在黑板上,但如何区别这两个形状先不告诉学生。按照预先设计的教学思路,让学生自己先动手去画,让学生在实际动手中,体验出这两图形的不同。同时,对图形大小面积不设限,画的越多越好。
通过教师这样营造学习环境,学生自己动手带动学习热情,对教学知识深入探求,学生创新思维空间也因此得到拓展。这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才能给学生提供创新机会,以此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包括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还包含学生反向思维的能力。通过小学数学知识传授,可以较有效提高学生这两个方面能力。比如,在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的教学中,教师在正常讲授后,可以提醒学生反向思考“位置与方向”来打开思维逻辑空间,令学生思维网络更宽的发展。在接受知识过程中,学生通过逆向考虑问题,从另一方面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对发挥他们创新意识也有极大帮助。
除此之外,引导学生假设、联想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教师在课堂上,应鼓励学生开启思维空间,对教学问题进行大胆设想,创新探讨简捷方法。例如,在数学找次品的教学中,让学生展开联想:通过外观找次品;通过重量找次品;通过数量找次品。三种情况下,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亲手验证,再得出结果。可以促使学生在实践中验证自己联想,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四、利用课堂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结合生活经验,把所学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中,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初衷。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结合课堂练习题,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问题中去。以此,促使学生发现问题,进一步探索和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在课堂上,结合生活设计一些具有开放性问题练习的教学方案。
如,在学习“还原问题”时,通过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还原问题与逆向推理和倒过来想问题是不是一样?是不是还原问题可以看成是将一个整体进行拆分的倒序?如果一个数乘以2,加上3,再减去8等于10,那么,我们用10加上8,再减去3,除以2,算是还原计算过程吗?学生们都积极动脑相互讨论,提出不同的搭配方案解决问题。教师对学生的方案都予以表扬,同时评选出最佳的解决办法。通过这样的练习,引导学生把在书本上学的知识合理的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使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数学产生学习热情,同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新意识。
在对小学时期的教学中,教师要改变思维意识,把小学生当作是“发展中的人”,并不只是单纯学习教学素材内容。通过塑造情境化课堂,设计有创造性的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会学习。让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进一步发挥,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更好的发展,是每位教师的使命。教师有创造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的前提,在公平、活跃、富有感情的教学氛围下,才会令学生的新创意识最大化发展。
总结: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在提升素质教育质量的背景下,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思路和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营造学习环境,结合教学内容提出课堂问题,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创新意识思维能力,深层挖掘他们的创造力、求知欲,使每名学生的思维体系得到拓展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芳.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学周刊,2020,12(12):72-73.
[2]彭秋华.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18):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