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讨论思想在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29期   作者:徐立
[导读] 初中数学是初中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在新课程改革大力发展的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数学解题思想和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徐立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平水镇中学  邮政编码:312050
        摘要:初中数学是初中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在新课程改革大力发展的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数学解题思想和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学实践中题型较多,其中分类讨论思想在数学解题思路中所占比重较大,再加上学生没有掌握良好地学习解题思想和解题技巧,往往导致他们的学习成绩不佳,学习效率不高。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解题思想的培养,引导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题目类型,采用不同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进行解答。以下是笔者针对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分类讨论思想应用的一些见解和阐述。
关键词:分类讨论思想;初中数学;解题教学
前言:
        随着我国新课改大力发展,初中数学教学也在发生着巨大的转变,教师们更加注重对学生数学的解题思维和解题方法的培养,纷纷摒弃掉以往让学生死记硬背公式和解题步骤的教学方式。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从根本上解决数学学习中的难点和关键点,让他们可以轻松应对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难题。不仅可以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从而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初中教育阶段由于学生之间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的不同,导致学习数学知识时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也并完全相同。教师应当全面了解学生的普遍现象,针对初中学生现阶段生理和心理的不同特征,以他们学习的薄弱环节为出发点,为他们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案。
        例如,教师可以以一本书为一个整体的教学总目标,以每一章节为一个分体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进行细致地划分和讲解。教师可以针对每一个小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比值,以此来检验教学目标是否全面完成。检验标准为:1.完成(班级内80%到90%的学生对教师所出的习题都可以轻松掌握和熟练运用);2.基本完成(班级内60%到80%的学生对教师所出的习题都可以轻松掌握和熟练运用);3.未完成(班级内50%的学生对教师所出的习题都无法掌握和运用)。因此,教师只有明确自身的教学目标,才可以顺利地进行教学活动,才有可能实现高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
二、为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由于初学生智力水平、认知能力、成长环境、学习习惯等各方面条件的不同,导致学生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性,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并为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数学教学计划的制定,让每位学生都可以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帮助他们轻松愉快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


        例如,教师在面对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差的学生时,教师可以积极引导他们进行课前的预习,让他们首先对将要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熟悉和了解,让他们可以提前了解到自己的难点,这样有利于他们在正式教学活动时注意力地集中。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形成在数学问题的解题过程中,采用化整为零、集零为整的思想,同时培养他们可以运用归纳、总结出的方法去解决较有难度的习题的学习能力。在教学任务完成后,教师要为学生进行课堂上的知识梳理,帮助他们再一次进行知识的巩固和记忆,让他们可以将基础变得更加地扎实,同时有利于树立他们的学习自信心。这样既可以提升他们分析、判断的能力,又可以提升他们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规律的寻找,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三、教学实践中及时发现教学方案中存在的漏洞
        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不断地体察自身的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及时地与学生进行平等地交流与沟通,让他们可以时刻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重视与关爱,要经常询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不解之处,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和完成效果来检验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教师自身在教学方案中存在的漏洞。
        例如,在学习浙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二元一次方程式》这一章节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小明家本月共发生电费和水费共计246元,其中水费Y比电费X的2倍少2元,请学生列出这个习题的二元一次方程式,并计算出小明家本月的水费和电费分别是多少钱?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后,如果这道数学习题班级内80%到90%的学生都可以解答正确时,教师就可以为剩余的学生进行小范围集中式的讲解,也可以询问这小部分学生不理解和没能掌握的原因,针对他们出现的共性问题教师可以以学生的视角,为他们提供多种解题思路和解题方式进行详细地讲解,这样更有利于他们理解和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技巧。如果这道数学习题班级内只有30%到50%的学生能够解答正确时,表明教学方案和教学方式就可能出现了严重地漏洞,此时,教师就应当提起高度地重视,与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与沟通,了解漏洞的产生原因,并积极采取措施对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接着再为学生进行一次数学知识的详细讲解,接着再让学生进行一次习题的解答。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既可以调到起他们的积极性,又可以帮助他们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既可以提升数学教师的教学质量,又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四、评价教学方案,并加以不断地创新和完善
        众所周知,没有任何的计划是完美无缺的,它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自我评价,只有这样才可以发现自身的漏洞和不足。教师应当不断地创新和完善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案,这样才可以逐渐完成自身制定的教学目标。学生的解题思想和解题能力也一样,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师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解题思维和解题方式的锻炼和培养,加之学生不断地努力才有可能达到。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与综合素养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教师应当积极地通过分类讨论思想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解答习题。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分类讨论的对象、原因与标准,又可以培养他们根据习题进行准确的分类和解析的能力,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可以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晓梅."分类讨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下旬版),2020,(3):22.
[2]杨皓.分类讨论思想在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0):7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