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皖蜀
重庆市徐悲鸿中学校 400020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化,对于学生的教育不再只局限于课本上知识的教授及以考试为导向的机械教学。新课标要求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和掌握必备常识的同时还需要提升核心素质、综合素养。在初中义务教育科目中,初中道德与法制常常不够受到学生的重视,然而,从宏观的角度出发,道德与法制课程是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情感健全、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的基础科目。因此,有效地开展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提升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方式,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是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师们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的现状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期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道德与法制;教学实践;课堂教学
一、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的重要性
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尤其需要相关课程对于这三观的塑造。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教育环境不同,不同的家庭中的教育不同必然导致不同价值观的形成。这时候的初中义务教育,不仅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时期,更是学生需要塑造健康的、正确的价值观的时期。道德与法制科目就承担了这一重任。初中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建立不仅是其日后学习和发展的基石,更是建设未来稳定的社会和强胜的国家前提。
2、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初中道德与法制的课程安排上可见,这门课程的重心之一就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如果说,其他的科目让学生成为一个有常识的人,那么道德与法制这门课程在于培养学生先成为一个“人”。在道德与法制的教材设置中可以看出,这一贯穿学生整个初中时期的科目设置科学,从学生的成长、交友、情绪管理、团队合作、生命意义等方面都做出了细致的讲解和引导。而这些方面恰恰是新课标推进过程中要求学生培养的九大核心素养: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因此,道德与法制科目的教学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
3、增强学生保护意识
除了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初中道德与法制还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在面对校园欺凌、打架斗殴等事件时,初中阶段的学生没有办法立刻做出合理的措施和应对方法。尤其在部分家庭中,这一相关的教育往往有所缺失。因此,在道德与法制的教学中就需要给学生提供解决思路,明确处理相关事件时的正确、错误的做法,让学生真的在面对相关的问题时,不慌、不乱、不冲动,能够冷静、机智地保护自己、处理问题。
二、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1、积极备课
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中的积极备课不仅仅指单一的了解课堂内容,还指在授课前教师应该充分准备好课本知识相关的案例及趣味活动,同时,在趣味教学活动扩展的过程中所需要的道具也应该由教师提前准备。
比如,在教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些表达情绪的漫画表情,选取小组学生将这一表情戴在头上。那么在同一小组中,学生只能看见其他同学的情绪特征,却不知道自己的情绪。这时候,可以引导学生间进行情绪相关的对话并引用课本教材的内容反复讨论。一旦有学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说出了自己头上戴着的情绪漫画,那么这个学生就要退出游戏。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活跃课堂氛围、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在寓教于乐中提升学生能力。这样的活动方法及游戏道具都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备课准备。
2、多样教学
新课标推进中明确提出,各个科目的教学应该从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本主义课堂。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是有效转变教学主体的手段之一。针对不同的教学主题,一味地重复案例或是教材内容,往往会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此时,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既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加深学生知识理论。
比如在进行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先选择一些案例,配合教材上的理论知识讲解,之后安排给学生一些教学小任务。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不同的学习小组需要分享与朋友之间有趣的故事,可以是朋友间一起进步、共同成长的;也可以是朋友间一起竞争、但仍然关系亲密的。之后选取其中最有意思的一个进行排演,并让学生们展开讨论。这一情境排演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禁锢,让学生成为了教学课堂的主体。
3、多元实践
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不应该只局限于初中课堂的教学上,也不应该最后只落于练习册中的选择题和简答题上。真正的现代化核心素养的教学最后都应该落于实处——实践。除了日常作业中的练习理论,教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广泛地开展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开展不同的实践活动。作业的布置也不应该只局限与传统的书面作业,可以利用手抄报、征文比赛、活动策划、主题班会等活动加深学生道德与法制的理论实践。
三、结语
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有着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优势和责任。因此,教师应该不断钻研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道德与法制的课堂真正得到提升,成长为有正确价值观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显君,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研究[J],南北桥,2019(02):120.
[2]李国林,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J],探讨与创新,2020(02):88.
[3]潘璐,浅谈如何推进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J],科教导刊,2019(013):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