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29期   作者:李一勤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德育教育在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班主任作为学生思想、学习以及生活的指导者和引导者,需要积极推进德育教学改革,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李一勤
        福建省南安市崎峰小学   3623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德育教育在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班主任作为学生思想、学习以及生活的指导者和引导者,需要积极推进德育教学改革,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但是,在实际德育教育工作中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德育教育成效的提升,需要班主任从多个层面探究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助力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由此而来,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有效地指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这已是小学班主任工作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进行了分析,以期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
        所谓德育是小学教育阶段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德育是小学教育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学中,班主任对于学生德育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要进行分析和整理,针对德育的重要性,积极找到相应的对策,指导德育工作更加顺利地开展。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也在悄然发生改变,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我国正在不断深化德育教育改革。德育教育改革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国家未来的发展,由此而来,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改革以往的教学活动,更好地指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小学德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小学德育教育的内涵及要求
        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内容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主要对学生的道德观念、思想政治等内容进行培养,让学生在人生成长发育的初期就能树立良好的道德行为意识,拥有一定的思想政治素质,从而为今后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树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首先是基本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基本的道德要求,养成良好的行为准则,在学习生活当中要做诚实、勇敢的孩子,勤于动脑和参与劳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其次是公民道德和思想政治层面的教育。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必须要让爱国爱家、民主法治、自由平等等观念根植于学生脑海中,这样学生在长大后才能以这些价值观念引导自身为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
        二、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
        (一)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没有取得好的名次和荣誉而灰心、沮丧,较强的自尊心使他自己的内心很苦恼。而且作为小学生面临学校、家长的双重压力,难免产生一些情绪,这些也就导致学生产生一些悲观的看法,觉得自己很失败。加上成长发育期的一些特殊心理作祟,学生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意愿不强,导致自己一个人把这些事情埋在心里,没有倾诉对象,做出一些令家长和教师担心的事情。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普遍具有叛逆心理,学生很多事情觉得没必要和父母说,也说不出口,于是就把这些事情埋在心里,长时间的积累很容易造成大问题,就会使学生做出一些不良举动,使家长非常担心。所以,班主任必须要对学生的心理情绪主动揣摩,积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不断开导学生,梳理他们的内心情绪,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二)创新德育教育方式,开展感恩教育
        任何教学活动都需要讲究一定的教学方法,这既是对教学活动的创新,也是为了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德育工作的开展同样需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德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样可以以实践活动的开展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当中提升道德品质,培养价值观念。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社区活动,比如到社区老年人家中帮助老人收拾卫生,帮老年人买菜等活动,让学生在帮助老人的过程当中感受到美德是什么,美德就是做一些对他人有益的事情。在思想政治层面的教育活动当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听一些红色故事,让学生感受到革命先辈在战争年代的不易,激发学生爱国爱家的情怀。在价值观念的培养活动当中,教师要教育学生对社会怀有感恩之心,感恩父母对自己耳朵呵护,为自己创造成长的环境;感恩老师,感恩老师对自己的教育,使自己能够学到知识。
        (三)细化班级制度,促进德育教育开展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制定班级制度的时候,不要以制约和惩罚为主,让学生在学习中增加无形的压力和紧张感,要提倡以生为本,以快乐促进学习的教学理念。在细化班级制度时,如何才能使学生遵守相关制度,能够确保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那么在设立制度的时候以鼓励、激励为主,能够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行动力才是有效的激励措施。班主任要对班级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学生学龄特征了如指掌,邀请班干部一起商讨班级制度,再听一听其他学生的想法,积极倡导民主制度。还可以利用选票的方式进行细化班级制度,方式有很多种,选择最适合学生的班级制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例如:在以往开展教育工作时,班主任曾经为了更好地对班级进行管理,提高德育教育的效率。所以制定了一些符合小学生发展的班级制度,希望通过这些制度规范他们的行为,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质。但是,因为制度是由我一个人制定的,没有与学生进行沟通。所以很多学生存在较强的逆反心理,不愿意遵守。为此,班主任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将主动权交给学生,按照学生的想法制定规则。此种情况下,学生会更愿意遵守其中的规则。
        三、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工作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对小学生的德育工作需要教师不断挖掘、捕捉其方法策略,只有抓住时机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良好品德的教育渗透,把握小学生的思想脉搏,不断拨动学生的心弦,通过点点滴滴的有机渗透,教学工作最终将达到德育与智育双重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福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德育工作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45):21-22.
        [2]闫伟.对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及德育的思考[J].读写算,2020(31):46-47.
        [3]王财儿.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分析[J].考试周刊,2020(87):20-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