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邵卿
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石狮管委会中心学校 751300
摘要:小学时期,是学生学习与掌握字词等基础知识的时期,是培养价值观与认知能力的起始阶段,也是促进学生阅读习惯与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的正确引导与帮助,推动学生展开高效快速的阅读,掌握阅读技巧,继而提高阅读能力。另外,教师还需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阅读热情,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本文主要围绕乡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存问题展开探讨,并提供有效性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乡村小学;语文阅读;实践策略
一、引言
在任何学段,阅读都是语文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小学时期,正值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绝佳时期。通过开展阅读,可以一定程度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和语言表达能力,但是目前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教学内容单一、教学设备落后等问题,为了调动学生阅读热情,教师可以在阅读中引导学生自主设疑开展个性化阅读方式,指导学生重点研读文章重点段落,提高阅读积极性,继而提高阅读效率与成效。
二、乡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存问题
(一)阅读目的不够明确
目前,在乡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诸多缺陷,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学生错误的将答题作为阅读目的,一些教师也没有特意为学生设立阅读课,没有对阅读课提起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缺乏教师必要性的指导,阅读时间远远不够,造成阅读效率低。长此以往,在没有阅读动力的情况下,学生逐渐丧失阅读兴趣,最终学生的阅读质量无法得到保障,也难以在阅读过程中刺激其他方面能力的提升。
(二)阅读教学缺乏特色
与城市相比,乡村交通与经济比较滞后,小学教育经费有限,购买现代化教学设施比较困难,全面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任重而道远。目前,一些教师主要采用板书式教学方式,通常依靠粉笔、黑板、教科书等工具进行授课,传输的知识主要是来源于教材,学生阅读范围与知识面长时间得不到拓展,容易造成千人一面的写作内容,无法达到吸人眼球的理想效果。由于学校图书数量有限,学生的阅读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阅读积极性也遭受打击。
三、创新乡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意义
其一,创新教学模式之后,有助于学生产生阅读的欲望,并积极参与到阅读学习中,继而提升学生阅读活动的参与度;其二,创新乡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使学生通过不断阅读,一定程度积累阅读素材,扩充知识量,为提高写作技能奠定坚实基础,其三,通过创新阅读教学,使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提高阅读的针对性、有效性,促使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
四、乡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与创新策略
(一)个性化阅读明确阅读目的
为了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教师需要以学生兴趣爱好作为根本出发点,充分考虑学生需求与个性特点,组织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激发他们的阅读激情。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文章中的重点段落进行集体阅读,并结合自己的感悟对文章主旨进行语言汇总,并在小组中对思想观点进行探讨,产生思想上的碰撞,最终使学生对文章内容产生全面的认知,由此调动学生阅读文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一块奶酪”时,教师可以先安排小组内讨论文章中心思想,之后再指导学生对重点段落进行再次认真阅读,让学生真切体会蚂蚁队长在奶酪面前的心理变化路径,还能加深学生对段落中好词好句的印象,并掌握优美语句和表达方式,促使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了解在学习与生活中严于律己、遵守纪律的必要性。
(二)自主设疑提升阅读理解
在认真研读一篇文章时,为了强化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与感悟,教师可以从学生兴趣爱好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按照自身兴趣、想象对文章内容自主设置多个问题,并在阅读的同时对问题答案展开探索,这是一个自我设疑、自我回答的过程。通过这种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自主探索,在问题解决后可以使精神和阅读爱好得到满足,帮助学生树立阅读信心,促使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例如,在学习《在牛肚子里的旅行》时,在对这篇文章进行精细阅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文章内容设置相关问题,比如有些同学这样设置:“红头是怎样跑到牛肚子里了呢?”还有一些学生会好奇这个问题:“红头是怎样被救出的呢?”可能许多学生对这个问题也感兴趣:“反刍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现象?”在这些问题的驱动下,学生对答案展开积极地阅读探索,使阅读更具有目标性。经过了解红头这一次惊险的旅行过程,使学生了解到牛胃的特殊结构,增加一个有价值的科学知识,即牛吃草具有反刍特点。通过了解青头利用知识化险为夷的经历,使学生明白知识的重要性,并激励自己认真阅读,掌握更多的知识。学生通过阅读解决自己好奇的问题,使自己体验到阅读的乐趣所在,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技巧。
(三)构建情境培养学生想象力
由于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参差错落,阅读能力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为了让学生阅读内容产生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在阅读过程中创设特定情境,融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元素,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情境进行生动的描述,让学生从中获得由表及里的阅读体验。教师可以采用讲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情境的创建,这些都是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方法,帮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增加对哲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这篇文章属于古诗,为了使学生对古诗内容理解起来更加容易,教师可以将故事巧妙地融入到情境之中,为学生讲解孟浩然和李白之间的故事,先让学生对古诗的写作背景进行初步了解,有利于深刻体会作者送别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古诗的阅读兴趣,并进行富有情感的阅读,加深学生对古诗的印象。
五、结语
综合而言,当下乡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诸多弊端,教师需要攻克一切困难,通过采取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自主设疑、自主解答,为学生创设特定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阅读热情,积极进行阅读学习与探索,从而提高阅读能力,最终喜欢上阅读,形成良好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应乐乐.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A].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论坛(第一辑)[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
[2]高雪.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限制因素与提升对策分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19(12):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