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22期   作者:陈渝
[导读] 学生阶段的科目可分为自然和人文学科,其中,自然类学科以数学为基础,因此,数学能力的高低会影响学生的整体成绩,对学生未来的求学之路至关重要。
        陈渝
        重庆市沙坪坝区杨公桥小学校 400000
        摘要:学生阶段的科目可分为自然和人文学科,其中,自然类学科以数学为基础,因此,数学能力的高低会影响学生的整体成绩,对学生未来的求学之路至关重要。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从这一阶段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对他们以后的发展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一年级;学习兴趣
        引言: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因不能满足学生需求而逐渐被淘汰,教学不应只强调成绩还应当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成为风靡各个学科的新思想。小学数学教育也不例外,尤其针对自控力较弱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教师更应该赋予课堂趣味性,以灵动活泼的课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1 家校转变观念,鼓励教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是否对数学学习感兴趣,不仅与他们自身的脾气秉性和领悟能力有关,更多的还是取决于教师是否采用采用了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毫不夸张的说,好的教学方法可以让不那么喜欢数学的孩子减轻对数学的排斥感,而不好的教学方法则会导致原本喜欢数学的学生变得对数学不那么热衷。因此,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然而,教师身处职场,免不了会在意大家对自身教学质量的评价,也免不了会为了追求更好看的教学成绩而采取只注重分数提高而忽略学生能力发展的短择式教学法。如果当前的教学评价体系依旧只以学生分数来评判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那将没有教师会选择跳出现有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冒着职业生涯可能蒙羞的风险去开拓“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新模式。所以,小学数学课堂要跳出舒适区,教师必须做出改变毋庸置疑,但首先需要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摒弃唯成绩论的错误思想[1],不随便质疑教师的教学水平,并对由于教师进行“兴趣教学”的探索和尝试所引起的短期的学生成绩波动给予适度的宽容和信任。唯有这样,教师才能放下心理包袱,才敢大胆进行有益的教学探索。
        2 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
        孩童嬉闹总让人感叹生命的美好,落叶纷飞总让人顿觉万物的萧条,人总是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因此,在教学时,将游戏引进课堂则会通过带动课堂气氛的方式取得更好的成效。学习“认识人民币”时,教师可以事前准备30张纸片分成五套,每套分别标上“10元、2元、5角、3角、5分、1分”作为游戏纸币使用,并准备一个文具盒、一个苹果、一块橡皮、一个口香糖、一个气球和一张打印纸。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提出“我们要做一个小游戏请大家积极参加”的方式向同学们发出游戏的讯号,并抽选五名举手的学生每人发放一套游戏纸币,请他们用游戏纸币对6件物品进行标价。通过这样的方式,小朋友们都跃跃欲试的想要参加游戏,热烈的课堂氛围将带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教学生活化,提高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为了提高他们对数学的探索兴趣,教师应将课堂内容尽可能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帮他们树立“数学也可以是有趣的”的正确观念。举“分一分”为例,这章主要是想教会学生按照一定的分类依据,将物品进行分类。为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身边的同学进行分类。比如,教师可以问同学们“如果按照性别分,班上的同学可以分为哪两类呀?如果按照所穿衣服的颜色来分类又可以分为几类呢?”如此一来,教师便能给新知识穿上生活化的外衣,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避免学生因恐惧新知识而产生厌学情绪。
        4把握学生学情,让更多的学生体验数学乐趣
        对于底子薄弱的学生来说,跟上老师的进度已经很吃力了,更不要说体验课堂的乐趣,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一定要结合学生学情、课堂表现以及性格特点来综合设计教学策略[2],以便让更多的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整体的学情评估,将教学难度维持在多数学生能接受的水平,利于各个水平的学生都参与进课堂。在课堂之外,对于数学较弱又比较内向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前指明预习的难点,同时鼓励他们多向老师提问;对于数学较弱但相对外向的学生,教师可以组成互助小组,利用合作帮助他们学好数学。
        5 表扬夸奖为主,培养学生数学兴趣
        做一件老是给人以打击的事毫无趣味可言,数学教学也是如此。一般说来,以宽容鼓励为主的教学风格更利于学生的成长,以苛责打压为主的教学风格会导致学生畏首畏尾,有想法也不敢表达。因此,教师要多表扬学生,以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在学习“生活中的100”这一部分时,学生会觉得“百”已经很大了,可能没有比“百”更大的数了。对于学生的幼稚看法,老师应鼓励他们进行表达并耐心讲解,而不是嘲笑他们的无知。包容和谐的教学环境就像冬日的一缕暖阳,温暖人心又促进成长,有了老师催人奋进的赏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调动起来。
        结束语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教育要求,作为新一代数学教师,更应从教学创新、游戏教学、教学联系生活、依据学情变换教学策略以及开展赏识教育等五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王爱萍. 探究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策略与学习兴趣培养[A]. 2020年南国博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20:3.
        [2]陈素娣.故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低年段学习兴趣之探究——以北师大版一年级为例[J].新课程(上),2018(07):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