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国章
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学 362000
摘要:初中数学是进阶高中乃至大学阶段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学科,其本身具有知识点密集、抽象性以及注重逻辑思维的特点。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可以整理和串联数学中的难点易错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寻找解题方法,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数学解题思维,本文将重点分析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知识难点中的有效运用策略。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数学;有效运用
利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高效地整理和归纳初中数学知识点,尤其是在针对数学难点的时候,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锻炼数学解题思维,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印象,从根本上提高数学成绩。文章将结合初中数学中的难点,帮助同学们如何运用思维导图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展开探讨。
1.整理归纳数学知识点
初中数学是中学数学的第一阶段,虽然比不上高中数学的难度,但是也具有数学知识点密集、抽象性以及注重逻辑思维的特征,因此如果没有一套系统的方法来归纳所学的知识点,那么所学的数学理论会比较分散,无法帮助学生去系统地进行记忆。老师可以将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思维导图形式相结合,把思维导图的内容和知识点相连接,每节课结束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堂的数学知识。同时可以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到知识点能够根据一张图来复盘整节课的知识。比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这一章节的时候,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义、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总结在一张图上。 通过相似产品的定义,可以首先甄别什么是相似三角形;通过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帮助提供一些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通过判定方法,可以帮助解答关于相似三角形的一些数学大题。因为数学知识点都来源于基础的定义和性质,因此,把这些性质和判定方法掌握了,就可以基本上应对关于相似三角形的一些数学题型。
2.培养自主思考能力
解题思路的培养是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步骤,很多同学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存在第一眼看到问题,无法找出答案,最后看标准答案之后,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发现用的还是常用的知识点。这个就是说明没有把数学知识点紧密结合,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脑海中没有清晰的数学知识框架,无法自主去找到解题思路。
思维导图的作用就是可以通过数学的整体知识的框架,把一个章节的数学知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整个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个框架,那么学生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和巩固的时候,就可以把知识形成阶梯式的记忆。通过一张图,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自主学习和主动找到解题思路的能力,比如在学习三角函数这章节的时候,通过思维导图,可以把正弦余弦定理包括定义以及判定的方法全部链条式地让学生把整个知识点全部记住,那么学生在解答有关三角函数的题型的时候,就可以从脑海中自主复习,从最简单的概念定义入手,进而推导出最终的解题方法,在解题方法里面,找到最适合这个题型匹配的解题思路,进而逐步培养数学解题思维。
3.整理易错题型
思维导图在数学初中数学难点中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整理易错题型,帮助学生梳理知识难点。因为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总能遇到自己易错和理解不了的题目,那么思维导图的作用,除了帮助整理和巩固课堂上的原本的基础知识之外,另一个就是可以整理和归纳易错的题型。思维导图对学生整理错题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老师在课堂上运用好辅助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把错题一一归纳总结,避免以后再犯同类的错误。在运用思维导图整理错题的时候,首先要把错题的类型以及错的原因,全因详细的标注出来,然后把老师的解题方法,包括自己最开始的解题思路的易错点进行一个对比,进而把老师的讲解和自己最终的理解全部给标记出来,这样在一个清晰的思维导图里就可以看到自己原始的犯错,以及错的知识点,包括后期需要自己改正的地方,一目了然。将所有的错题分类整理,分清错误的原因:概念模糊类、粗心大意类、顾此失彼类、图型类、技巧类、新概念类、数学思想类等等,并将各题注明属于某一章某一节,这样分类的优点在于既能按错因查找,又能按各章节易错知识点查找,给今后的复习带来简便。数学,初中数学每一章节的知识点都是固定的,常考的题型万变不离其宗,因此,只有把整个学期的知识点巩固夯实,把易错题型经常拿出来复习,避免犯同类的错误,才能把整个初中的数学知识学好,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可以更高效地帮助学生整理易错题型,规避雷区,更好地把初中数学难点攻克。
结束语
总之,思维导图是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比较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以激励和引导学生去主动解决数学难题,归纳和整理知识点,鼓励学生们独立自主思考,讲究正确的解题策略,及时进行复盘和总结,培养数学解题思路。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丽玲.“思维导图”助力初中数学难点学习[J].魅力中国,2019(19):74
[2]谭军振.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知识难点中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下旬,2019(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