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技能在高中英语阅读课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9期   作者:高 琦
[导读] 学生们通过完成英语阅读,可以了解到文章想要传达的中心思想,
        高琦
        辽宁省凤城市第一中学  辽宁省凤城市  118100
        学生们通过完成英语阅读,可以了解到文章想要传达的中心思想,引发内心的思考。而要达到这一点,学生们就不得不培养自身的微技能,通过微技能可以让学生们的阅读更加高效,在阅读过程中能够采取更加合理的阅读策略促进自身的阅读实践,让学们的阅读能力和水平也随之提升,所以对于高中学生而言,阅读微技能在英语阅读中占据重要地位。而根据John Munby在《交际课程设计》中的叙述,对于阅读的微技能,有高达十九项之多,不管是基础的识别语言还是高级的将信息转码为图表,都生动地阐述了微技能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高效运用,帮助学生们不断进行发展,通过微技能的逐步掌握,让学生们能够快速阅读、理解文章,从而得到自我英语能力的提升和发展。那么考虑到微技能较多,本文将重点选取几大技能进行分析,分析其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那么本文将从预测微技能、预览微技能、词义猜测微技能、逻辑推理微技能和篇章结构微技能这几方面进行阐述。
一 预测微技能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预测是积极思维的过程,它需要学生在读前、读中或者读后根据已了解的文本信息,结合自身认知经验,通过理解和推断,对文章的内容或者后续的情节发展等进行猜测。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文章的标题、关键词以及开头结尾等预测文本出处、内容和体裁等,并将零散信息条目化。经过这样的“集思型”和“条目化”预测,学生在进入文章阅读之时能够迅速对预测内容作出确认或排除,准确获知文本大意,形成清晰的框架脉络。
1. 观察插图和标示,预测文本出处
        插图是文章内容的直观表现,越是直观、形象的内容就越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持久,学习效果也会更好。例如在一节阅读课当中,在阅读文章前,教师先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突出标示:“Please look at the picture and the first letter of the passage. Can you guess where the passage is taken from? ”当学生给出 “magazine”答案之后,教师呈现该杂志的封面图片,并进一步询问:“Judging from the name of the magazine,can you tell whom the passage is designed for?”由此,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初步定位该文章的写作对象是青少年,为其最后作者写作意图的输出埋下了伏笔。
2.解读文本标题,预测文本内容
        标题是文章的高度概括,具有明显的内容指向和体裁指向。从标题中不仅能揣测作者的写作意图,预测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大致框架,还能激发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与欲望,使学生在心理上处于一种积极的阅读状态。因此,在读前环节,教师若能借助标题对文本内容进行预测,可为后续的阅读做好铺垫。
3.联系文本信息,预测后续情节
        预测能力的培养不仅仅体现在读前活动中,在阅读中,教师也可以根据阅读的需要或情节的发展适时提问,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例如,在详细阅读过程中,每解读完一段文章都会有个小结,并将关键词以板书形式呈现。
二 预览微技能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预览是指学生在真正阅读前对文本的大概内容和结构进行一定的熟悉和了解,预览能帮助学生快速了解文章的内容、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文章的框架结构。为培养预览技能,教师一般可引导学生纵览全文或引导学生阅读段落首句,了解文章大意。


        三 词义猜测微技能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阅读理解中的生词量要控制在考纲要求的 3% (即 84 词左右)之内,考生应能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 因此,在阅读过程中需渗透词义猜测技能的指导,培养学生根据语篇信息、逻辑以及语言结构等的综合理解去猜测或推断关键词词义的猜测能力。
1. 导入环节设置情景
        导入环节可以奠定一节课的基调,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课堂参与度
2. 读中环节利用语境
        此处的语境是指狭义的语境,也就是上下文,即词语、句子、段落所处的语言环境。利用语境,推测生词的含义,是通过识别生词以及其周围的词语、句子和段落之间各种内在的逻辑关系来实现的。
四 逻辑推理微技能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逻辑推理是指从已知的事实出发,遵循推理原则,领悟作者的言外之意。逻辑推理贯穿整个阅读过程,是阅读理解的核心,是衡量一个人阅读水平的重要标志。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细节或关键词来推断作者态度、情感意图或关键信息。根据推理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逆向推理和正向推理。
1. 逆向推理
        逆向推理是由结论出发,为了验证结论的正确性,去文本中寻找证据来做支撑,目的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2. 正向推理
        与逆向推理不同,正向推理是通过引导学生关注一定的事实或信息来推出结论的方式。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这种推理方式时,需指导学生学会关注文本中的关键信息或词句。
五 篇章结构微技能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文章的结构是作者为表现主旨而对写作材料进行精心构思安排的结果,是行文思路的具体体现。把握篇章结构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思路和手法,更有助于全面迅速地了解文本的信息。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建立不同篇章结构的背景知识,了解不同文体文本结构的特点,最终培养学生的文本结构意识,提高其阅读有效性。
1. 概括文段,把握整体
有些文章没有外在的语言标志,阅读时可采用一边读一边概括每段内容的方法,理清段与段、层与层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全文内容和结构层次。
        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板书清晰地将文章结构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段段总结以及板书的直观呈现,学生不仅理解了文章的结构,而且还理清了写作思路和框架。
2. 呈现框架,对号入座
        阅读理解的考查中,有些题型提供给学生框架结构图,然后要求学生阅读文章后作出选择。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还要指导学生学会根据框架快速锁定内容,理清篇章结构。教师也可以在解读标题后给出文本框架,让学生根据框架快速阅读文本,理清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学生阅读微技能的培养和策略的掌握是一个渐进的、动态的过程,需要经过大量的阅读实践才能得以不断完善。教师在培养学生这项技能时要有充分的耐心,要有逐步强化的意识和阅读微技能培养意识。应结合不同的学情和文本文体特点,通过有计划、有规律、有技巧的课堂呈现和师生交流,深入细致地渗透阅读微技能。与此同时,教师也应注重文本的深层解读,因为文本始终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的对象。如果要发挥阅读教学应有的作用,就应该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学材料,对教学文本进行多元解读 。只有在正确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教师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阅读理解问题,才能有效渗透阅读微技能,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宽度,最终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