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秀华
牡丹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一、【课标内容】
第二单元种凤仙花,从播种发芽、养护凤仙花、观察凤仙花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从而了解凤仙花的一生。
第二单元第六节根、茎、叶。通过了解观察了解凤仙花的根、茎、叶的外形特点,了解植物根、茎、叶的多样性。
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感官和借助简单的工具从多方面观察凤仙花的根、茎、叶。
二、【教学目标】
1.知道风仙花的根、茎、叶的外形特点。
2.了解植物根、茎、叶形态的多样性。
3.能够综合运用感官和借助简单的工具,从多方面观察风仙花的根、茎、叶。
三、【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好奇心较强,已初步具备科学观察能力,但却不善于自主的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同时,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深刻,运用能力差。此外,小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比较弱。通过对科学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很好的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知道凤仙花的根、茎、叶的外形特点。
2. 了解植物根、茎、叶形态的多样性。
(二)教学难点:
1.能够综合运用感官和借助简单的工具从多方面观察凤仙花的根、茎、叶。
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
五、【设计理念】
1.教学内容
《凤仙花的根、茎、叶》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种凤仙花》的第6课。在本课中,教材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凤仙花的根茎叶是什么样的呢?这些器官对凤仙花的生长有什么作用?然后出示一株完整的凤仙花,组织学生观察。通观本节课的教材内容,调动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方法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科学学习中,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由于本课实际上是科学操作与观察的学习,需要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与观察,这些都是学生自己发现的结果,属于直接经验。对于直接经验的学习,运用自主探究这一学习方式,效果可观,但教师还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对于本节课时,不仅需要学生自己观察和动手操作,教师也应进行指导。
六、【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PPT、凤仙花图片、百合花图片、牵牛花图片
七、【教学过程设计】
总体思路:本课教学的核心在于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使小学生对植物的根、茎、叶有所了解。通过本节课程,学生开始懂得可以通过观察的方法来了解植物的根、茎、叶,也可以通过做实验,自己动手实践来总结经验。这样不仅使学生了解课本知识,更深入的使学生形成观察事物,并产生对事物的探索精神。
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好,今天夏老师又要带领大家走进科学的课堂,探索科学的奥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养护凤仙花,这节课夏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凤仙花的根、茎、叶,同学们要认真听讲哦。
教师:这节课我们从以下三方面来了解一下凤仙花的根、茎、叶。
同学们要集中注意力,跟上老师的思路,好好学习。好啦,同学们,让我们来进行第一部分的内容,观察凤仙花的根、茎、叶结构。
二、讲授新课
(一)活动一:观察凤仙花的根、茎、叶结构
教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凤仙花的生长过程。
大家来看一下第一幅图,是一棵很小的幼苗,它只有几片叶子.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第二幅图,我们发现啊,凤仙花在一点一点的长大。接着来看一下第三幅图,凤仙花好像长高了。下面来看一下最后一幅图。凤仙花不仅长得枝繁叶茂,而且还开出了美丽的花朵。
教师提问:同学们来思考一个问题。凤仙花在生长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同学们仔细看图观察,想好之后,踊跃举手发言。
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说的都不错,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凤仙花的根、茎、叶结构。下面重点来啦,我们来观察一下凤仙花的根、茎、叶结构。

教师:我们来看一下左边这幅图,是一株完整的凤仙花。右边这幅图中标出了它的根、茎、叶。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先看一下它的根,老师请同学来描述一下,它的根是什么样呢?

教师:下面老师讲一下凤仙花的根,它的根呀,有红色和绿色两种。红色的根开深颜色的花,绿色的根开浅颜色的花。凤仙花的根长度大约在30到40公分。花根长长了可以剪,而且不会影响凤仙花的生长。它的茎呢?这个从图片中就不是很好观察出来,老师来说一下。凤仙花的茎有红色,也有青白色的,而且茎从下到上是有粗到细的。它的叶子呢?看一下什么颜色?什么形状?
它的叶有披针形,椭圆形或者是倒披针形。一般长度大约在4到12cm,宽度在1.5至3cm。这就是凤仙花的根茎叶结构。大家了解了吗?不错,大家都明白了,那我们来看下一个部分,比较凤仙花和其他花的根茎叶。
活动二:比较凤仙花和其他植物的根、茎、叶
教师: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凤仙花和百合花。
找同学说说,从图片中看,你能发现他俩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百合花的根茎表面通常是绿色或者是棕红色,形状和圆柱型一样。百合花叶子的形状,有的也像披针形,椭圆形。这一点跟凤仙花一样。除了披针形,椭圆形,百合花还有条形。这就是凤仙花和百合花的区别。
教师:下面再让我们看一幅图-凤仙花和牵牛花,同学们认真观察,说说你都看出了哪不同?
牵牛花刚长的茎是淡黄色的,直到长了第一片嫩绿的叶子,就逐渐变成嫩绿色。牵牛花的外形就像一个小喇叭一样,它的叶宽,形状接近圆形或者是卵形。叶子的大小一般长度为4到15cm,宽度为4.5到14cm。
好啦,以上就是凤仙花与百合花还有牵牛花的根茎叶的区别。最后我们来学习一下凤仙花根茎叶的作用。

活动三:根和茎的作用
教师:同学们动脑思考,植物的根茎多种多样,那这些器官有什么作用?
大家想的差不多了,老师来给大家总结一下,看看你想的和老师说的一样么?
在老师说的过程中,同学们要认真听,做好笔记。
根和茎,不仅可以帮助植物获取水分,还有固定功能,营养功能,繁殖功能等。

最后,老师给同学们留个小任务,准备一株凤仙花,观察它的根、茎、叶,并做好观察笔记,下节课和同学们分享。好啦,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八、【评价设计】
按切入的时机和发挥的功能来区分,教学评价可以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我在本课的教学中,适时地采用了这两种评价方式:
1.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其作用是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有助于学生发展自主学习。我在本课教学中设计了一系列的学生观察活动,由学生总结每个步骤发现的问题和探讨问题的原因,并及时有效地加以评判和反馈,学生在整堂课中都得到了合理有效的评价。这种贯穿于全课的形成性评价既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也能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总结性评价。以往一节课的总结性评价无非是学生做做习题或者由教师发表一番感受,这种评价模式往往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无论做习题或听教师发感慨,都没有真正暴露学生的真实想法,其评价效果可想而知。我在本课教学结束时,让学生自己进行整理这节课所学到的知识,通过学生整理的内容,判断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的总结性评价的效果是值得肯定的。
九、【案例评析】
本课的教学设计有以下特色:
1.实验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在避免实验中对学生安全有所危害同时,采取恰当措施以保证学生真正体会到本课期望达到的目标。
2.采取真实教具,让学生自己观察种植的凤仙花,可以通过综合感官来了解凤仙花的根、茎、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