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英语教材整合促进八年级学生深度学习策略形成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9期   作者:李 丹
[导读] 教材是专家学者根据教育的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专门研制和编写的、
        李丹
        河南省灵宝市第一初级中学 (河南 灵宝)472500
        摘要:教材是专家学者根据教育的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专门研制和编写的、适合于相应阶段的学生进行学习的文本。但是,任何教材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也不可能完全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学习者的需求。因此,《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关于教材编写的原则中提到:“在不违背科学性原则的前提下,教材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和伸缩性,既要反映课程标准的要求,也要便于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取舍和补充,对教学方法作适当的调整。”
关键词:英语教材整合;深度学习;策略;
引言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囿于应试教育的要求,让学生记忆单词、复述课文,停留在浅层次的学习上。其实,学生只有基于自身认知背景去理解学习内容,建构知识间的联系,才能批判性地接受新知识,并将其纳入自身的知识结构。在深度学习中,学生由消极被动向积极投入转移,由低阶思维层次向高阶思维层次转变。这时,学生的认知与外界的新事物产生碰撞,促进学生知识的顺应、同化,实现了突破性理解。审视当前的英语教学,笔者发现部分教师对深度学习的理念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自主探寻知识的意义,没有为学生构建知识迁移的情境,由于学情存在差异,教师囿于教学习惯,对学生知识的加工产生了负面影响。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要运用课堂提问、图片呈现等方式,引导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储备,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基础;教师要通过提高音量、变换语调等方式突出关键知识,为学生留有时间,与学生展开平等探讨,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教师要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材整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一、教材整合的必要性
        教材是课堂上学生学习的主要客体,没有教材或不依赖教材,教学就会失去内涵,失去方向,质量也就没有了依据,没有了根基。但若是教师授课时不会对教材进行任何的改动,就会使教师和学生都被牢牢地束缚在教材之中,教师的个性和创新能力没能体现,学生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成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喜欢的东西,不管多难,他们都愿意去尝试;而学生不喜欢的东西,不管教师认为多么重要,学生都不感兴趣。因此,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对教材中不太合适的内容或活动进行合理的裁剪或替换,灵活运用教材,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经过加工的教材,有血有肉,既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又能赢得学生的心。
        (二)整合教材与新课改对英语教学的要求相符
        新课改给教师的教学观念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行为,还是学生的学习行为,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以往的教学中,教材是教学的基点,教师的教学是围绕教材顺序和内容展开的,这就难免陷入教学无重点的误区,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极为枯燥乏味,学生难以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来,也对学习没有充足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对教材实施有效整合,突出教学的重点,增加趣味性,并通过充分发挥英语自身所具备的语言魅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现阶段初中学生英语深度学习的现状
        (一)初中学生对于深度学习英语的意识薄弱
        大多数初中学生对于初中英语的学习依旧停留在提高英语学习分数上,而对于深度学习英语,让英语进入自身生活的意识薄弱。这主要是受许多教师错误的教学观念的引导,以及部分家长过于看重学生考试分数的影响。在这样的观念引导下,学生会采取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等一系列举措提升自己的英语分数。但是这些措施都只是表面学习,依靠的是学生的记忆力以及对出题人出题意识的模仿力进行短暂的分数提升,学生真正运用英语的水平并没有得到提升。


        (二)学生的英语深度学习未能得到及时训练
        深度学习更多时候是培养学生形成一种优良的学习意识,但是及时的训练对于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在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深度学习的课程设计未能达到系统化,导致学生的英语深度学习未能得到及时的训练。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是具有一定时间期限的,在有效的周期内学生的英语深度学习未能得到一定的训练,学生将无法获得深度学习英语的肯定,学生的英语深度学习积极性将逐渐被消磨掉。而且,初中学生的学习是带有一定懈怠情绪的,倘若教师不及时进行合理的课程训练,学生将对深度学习英语产生懈怠情绪,不利于学生深度学习意识的培养。
三、教材整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符合新课程标准,注重因材施教
        目前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体,根据教材照本宣科地进行“满堂灌”“一刀切”式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围绕学生开展课堂教学目标,并注重学生个人发展,因材施教。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学生们学习、掌握英语的能力不同,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因材施教,开展个性化教学,帮助每位学生都能够获得成长。如,学习关于“Feel?ingexcited”这一内容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文本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并学会运用本课学到的内容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会安慰别人。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些学生只能掌握课本知识,学会基础知识;有些学生则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能解决别人的问题;还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很强,已经学会利用所学知识安抚别人的情绪。这也可以把全班分为三个学习小组,第一组的学生重点学习教材知识,学会模仿教材中的英语句式和词汇尝试表达自己的情绪;第二组学生学会熟练表达自己的情绪,然后,要求他们在小组内举办一个心理咨询活动,根据每一位学生陈述的心理问题做出不同的情绪反应。第三组学生则是充当第二组学生的咨询对象,帮助第二组的学生做出正确的情感安慰反应。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巩固学生学到的新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精神,共同学习,一起进步。
        (二)英语教材与中学生兴趣的整合
        对于中学英语教材整合的第二个重点就是将教材内容与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方面兴趣的整合。一方面进行教材内容整合时,着重找寻学生对于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重点,然后将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串联,让学生能够对英语学习有充分的兴趣。比如,教师在进行《Can you pay the guitar》的课程教学时,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通过“你们见过吉他吗?”、“喜欢吉他吗?为什么喜欢吉他?”等问题的询问可以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有条件的话教师还可以将吉他带入课堂,这样学生的好奇心会被充分调动,并积极参与课程的讨论,在学习兴趣的引导下完成课程内容的读写练习。与此同时,进行英语教材整改还要遵循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特性不同,进行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的确立。针对于学生对于不同英语单元模块的学习难度,以及学生对于英语单元模块内容学习的兴趣不同,来整合英语教材内容。
结束语
        教材整合不是改写教材,而是在认真细致地对教材进行剖析、对整套教材作系统全面的研究的基础上,树立新的教材观,创造性地、合理地处理教材,“用教材教”。整合英语教材是有效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必要途径,是教师提炼教材精华、丰富教学内涵和升华教学精髓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吴沁.浅谈初中英语教材的整合[J].中学教学参考,2020(28):26-27.
[2]和宝红.教材整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英语,2020(12):132.
[3]杨克亮.整合与活用初中英语教材策略下文化意识的提升[J].中学生英语,2020(06):67.
[4]肖爱萍.教材整合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高考,2020(05):90.
[5]杨明宏.论教材整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下),2018(10):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