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
重庆市合川区花果小学
摘要: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学校的教育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各个学校都在积极的探索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为了满足新时代的要求和为学生制定出更利于发展的方案,广大教师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小学阶段是学生接触正式教育的初始阶段,学生年龄较小心智不够成熟,多是以自己的爱好学习和生活,纪律意识还较为的薄弱。做好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今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跟新课改的教学新理念相比,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不在适宜新时代的教学。因此,本文就以人本思想为切入点,分析以人为本思想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策略,希望对同行们有所帮助。
关键词:人本思想;班级管理;班主任;应用
班级是一个小型的集体,也是一个小型单位,有效的班级管理与学校各项工作开展都有着较强的关联性,对于学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革新,从学生的本身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身心需要就必须要有效的实施班级管理改革,积极的融入人本思想,科学的对学生进行管理,具有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探究教育管理的方法,提升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一、人本思想在班级管理中的意义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革新,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需求。在现阶段,小学班级管理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人本思想与班级管理的融合模式。所以,对于教师来说人本思想非常的重要,是教学工作中重要的核心内容。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是教师的主要教育内容,教师作为教育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对于开展和组织班级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教师运用人本思想实施班级管理,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让学生的成长环境更加的人性化,还能够提升教师的品德,充分的发挥出人本思想的实效。
二、人本思想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一)人本思想认知不足
早在80年代就出现了人本思想,这属于一种新型的理念,但是由于宣传的力度不够,大多数的学校根本没有真正的认识到这种理念的教育本质,导致在教育中没有充分的发挥出其效能。很多的学校认为人本思想就是激发企业的员工以一个饱满的状态实施工作,进而提升工作的效率,还有的甚至认为这就是企业人资的压榨和利用行为,根本不是真正的人本思想。人本思想在古代就是一种民本思想,在儒家的角度上看,只有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够发展的更加的强大。所以,一切的管理模式都要以人本思想为中心。
(二)人本管理意识不强
对于很多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他们对于人本的认知不足,不具备人本意识。很多的教师没有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人本思想,没有真正的认识到人本思想的重要性和作用,导致人本意识的普及受到一定的阻碍。由于我国的人口总量与学生的数量上升,导致学生的数量与教师数量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矛盾,这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这种情况也会导致教师人本思想探索的不够深入,不具备完善的人本意识,无法达到新课改的要求。
(三)传统管理模式依旧存在
在我国的传统理念中,大多数都认为学校和教师就是负责学生学习的,只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负责就可以了,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重视度不高。还有部分的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于有助于学习成绩提升的工作较为的重视,还在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实施班级管理,导致人本思想并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效能,降低了班级管理的成效。
三、人本思想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一)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正式教育的初始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其对于学生的今后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作为跟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要以身作则,其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来说都有一定的影响。教师要跟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尽量的适应小学环境,进而让学生朝着个性化发展的方向前进[2]。教师首先要认真的对待每一位学生,秉持着负责、亲切的态度,积极的与学生沟通和交流,通过获取学生的喜爱和信任,与学生建立亲切的关系,拉近两者之间的关系。其次,教师要多组织各类型活动,让学生与教师之间有效的互动,还能够让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的亲密,提升班级的凝聚力和协作力。最后,教师对于学生遇到的问题要及时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对于学生的求助要耐心和热情,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对教师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喜爱教师和学校。
(二)注重民主性管理模式
教师在人本思想的指导下要想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民主性管理非常的重要,其在班级管理中占据着核心的位置。教师要转变传统的管理方式,秉持“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运用科学明主的管理方式和方法,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班级活动个管理中,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所以,教师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营造友好、和谐的班级氛围,制定出适宜学生情况的班级管理制度[3]。例如:在班级纪律管理上,教师要考虑到这个阶段的学生喜爱玩耍的身心特点,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要求学生不要玩闹,甚至强行的干涉、严厉的训斥,这不仅抑制学生的天性,还会影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教师不需要只是一味的阻止,可以通过有效的引导,在确保学生安全的情况下,给予适当的空间给学生游戏。并且教师也可以跟学生一起参与到游戏中,引导学生玩一些积极作用的游戏,如跳绳、踢球、踢毽子、打篮球等,促进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共成长。
(三)构建个性化评价体系
融入人本思想的班级管理跟传统管理方式有很大的区别,在学生的评价上较为的注重学生的个性化评价,促进学生更加自由、个性的发展,也能够有效的突出学生的主体位置,让学生更加的健康成长。个性化的评价体系建设,教师需要注重几个方面。第一,教师采用深入到学生群体中管理方法,对于学生的建议和意见要表示充分的尊重,具有可行性适宜的采用,引导学生在班级中的树立主人翁意识。第二,教师要定期的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在班会中师生可以进行沟通和交流,学生可以将自己的难题分享出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让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第三,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但是要注意学生的安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生活,增长和累计社会经验,体会付出的成就感。教师要让学生喜爱自己,教师是学生最大的影响者,很多时候喜爱教师就会喜爱教师所担任的科目,激发出最大的学习效能,在学校生活中有一个健康的心态。通过在班级管理中融入人本思想,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健康的学习和体会,进而形成一种自觉性行为。
(四)班干部的选拔
班干部是教师的助手,也是与班级学生维系关系的纽带。教师在班干部的选拔上要一视同仁,每个人都有参选的机会,并公平、公正、公开的开展选拔,这也是人本思想融入班级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内容[4]。通过民主的方式选择学生们都认可的人员,有助于教师今后工作的开展。在选拔完班干部以后,教师要成立班级领导小组,并对领导小组进行基础性的培训,将责任落实到人后,分工明确。还要教授班干部正确的工作方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左右手。班干部在班级中还能够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和凝聚作用,通过班干部影响学生们的学习和成长。
结语:
在小学阶段,班级管理与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很强的关联性,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积极融入人本思想,并重视和信任每一位学生,保持耐心、热情的状态关爱每一位学生,充分的激发出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但是教师也要知道,这样的管理理念在今后也会出现漏洞和缺点,教师要不断的进行探索,不断的优化和改进管理方式,才能够适应新时代的需求,为教育事业奉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黄翰作.基于人本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000(010):P.178-178.
[2]吕姗.基于人本理念的小学班级管理对策研究[J].才智,2018(07):40-40.
[3]廖仁.“人本”思想在班级管理中的实践与管理[J].下一代,2019,000(004):1-1.
[4]陈卓萍.人本理念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渗透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000(009):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