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晓阳
济南市莱芜第十七中学 邮编2711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倡导之下,历史教师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由于历史学科的特性,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当中,往往会出现老师唱“独角戏”,学生沉闷的特点,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在课堂上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是目前为止历史教学上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历史教学;教学方法;提升策略
一、“学会放手”——教师角色的认识,由“主讲者”转变为“主导者”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我发现大多数的学生都深受传统课堂模式的影响,在老师的引领之下听课,积极地记笔记,然后在课后的时候去巩固这些知识。老师要调整自身在课堂中所扮演的角色,由课堂的“主讲者”逐渐转变成课堂的“主导者”。
1、营造鲜活而浓重的历史韵味
在历史的课堂中,我们也需要营造鲜活而浓重的历史韵味来带动学生,激发学生对于历史课堂的一种激情,做好历史课堂的“主导者”。例如在《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这一课当中,可以适当地讲述一些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诸侯国的故事,涉及当中相关的成语如:纸上谈兵、负荆请罪、卧薪尝胆等,加强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使学生有一种想要回答问题的冲动。
2、设计难易程度适合的问题,加强问题的针对性
对于部分的学生而言,他们的沉默在一定程度上和教师的设问有关,问题的范围过于广泛,或者说程度太深,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思考。例如在《经济重心南移》这一课中,在探讨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这一知识点的时候,运用图表对南宋以及北宋的南北经济发展状况,主要是人口数量、垦田数量、赋税比进行对比,从实际的教学结果来看,学生的读图能力并不是特别强,如果直接问学生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显得不知所措。但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讲的并不多,学生能够真正地参与进来,而且学生也能够轻而易举地理解一些比较模糊难弄的知识点。
3、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而且与我们日常生活比较贴近的学科。其实在平时的学习过程当中,有不少的知识学生都曾经有所涉及过,但是由于缺乏课堂的主动性,学生往往不能说或者不敢说。对于这一类的学生,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给予他们一定的空间进行思考、进行语言上的组织,鼓励他们发言,使他们变得“会说”、“敢说”。高效历史课堂强调个人体验。这种个人体验主要是通过直接的实际行动,个人体验来实现心理上的“个人体验”。高效课堂强调师生要充分参与教学内容,。高效课堂不同于传统教学,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往往因为被置于遗忘的角落而失去学习兴趣。高效课堂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点燃学习的热情,从而实现自我发展。
二、“懂得善思”——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在现在的学生当中,还有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在平时的课堂当中,学生参与主动性不强,只会跟着老师的思路去走,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许多学生读书非常得“死”,所呈现出来的课堂氛围也是死气沉沉,无人应答。但是到了需要做笔记识记内容的时候却充满了活力,养成了一种“只记不思考”的坏习惯,学生们逐渐地就对笔记产生了依赖,没有笔记就不会写作业,一到考试就开始背自己的笔记,自身的能力根本没有开发出来,这种方式在教学科目比较少的低年段看起来还尚为可行,但是到了高年级,随着科目数量的增加,科目难度的转变,这种死记硬背的方式将势必显现出它的危害。所以我认为,如何让学生学会思考是至关重要的。引导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而老师在其中主要是扮演了一个倾听者、帮助者、引导者的角色。
2、“无问”设情景
例如:在《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一课中,我设置了一个“秦朝朝堂议一议”的活动,选了五位同学分别扮演我们历史上的秦始皇以及四位大臣,第一位大臣向秦始皇讲述了修建长城需要更多人力,秦始皇大手一挥再派十万人前去;第二位大臣则汇报了修建皇陵铸造兵马俑的还需要更多的人力,秦始皇又派人去;第三位大臣向秦始皇汇报了修建阿旁宫需要人手的事件,秦始皇又派人去;第四位大臣则出来阻止,分析了全国的人口状况,然后问同学们,你们有何感受?同学们的思绪就会一下子被调动起来,问题就开始接踵而来,原本死气沉沉的课堂开始变得热闹起来。类似于这样的情景创设使学生深深地融入到了历史情景之中,这种情景可以是一段场景对话,也可以是一段历史视频,或者也可以是一组有意思的漫画,通过这种场景,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大大地被激发出来了。
3、“多问”何处归
在质疑的过程当中,会有许多学生提出一些其他和本课有关的但在书本上没有涉及到的问题。例如:在学习:经济重心南移时,就有同学问出了:“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经济重心南移的痕迹?”这一问题虽然很有价值,但是在我们课程标准所规定之外,那该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最终,我将主动权又还给了学生,在课堂的最后,将这些问题留给学生作为课后探索。同时,在课后,我也会查阅相关的资料,再展开对于这个问题的共同讨论。这样一来,不仅仅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减小了,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筛选资料的能力,加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潮流,贯彻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在课堂中,我们要学会放手,将课堂交给学生,培养学生“会问”、“敢问”以及如何依靠自己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使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我相信,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观念,摆正自己的角色,孜孜不倦,循循善诱,我们的课堂必定会更加地精彩。
参考文献:
[1]郭长青.多元化教学构建高效高中历史课堂[J].学周刊,2020(07):113-114.
[2]蒋文娟.提高高中历史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名师在线,2020(07):42-43.
[3]姜桂敏,韦雪艳.具身认知视角下高中历史情境教学的审思[J].大众文艺,2020(04):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