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9期   作者:罗 娅
[导读] 就我国教育现状而言,班级管理在整个教育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提高小学班级管理水平迫在眉睫
        罗娅
        重庆市江津区双福第二小学校  重庆 402246
        
        摘要:就我国教育现状而言,班级管理在整个教育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提高小学班级管理水平迫在眉睫。现阶段,班级管理更重要的任务是通过学校和班主任为学生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身的素养,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小学班级管理在学生的成长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要采取独立管理的模式,在监督别人的同时也能监督自己,继而推动学生的成长,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一、班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班主任观念陈旧忽略学生个性发展
        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中,班主任只注重提高成绩。班主任过度关注教学部分,忽视了其他方面。班主任希望所有学生都是一样的,这样班级管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部分学生在努力之后成绩若没有达到老师的预期,仍会得到批评,这会伤害学生的自信心不利于学生的进步,同时也会让师生关系变得紧张。
(二)学生主体地位被忽视
        学校在教育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深入理解和实施教育部的政策文件指示,另一方面对上级文件精神进行传达并开展具体布置,因此,学校如何制定和实施课堂管理,这对班主任和学生在这一过程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小学在学生自主管理方面实行了班级小管家 ,开展各种竞赛等活动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开展的过程中过于重视班级管理而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且没有结合具体班级情况进行,使得学生和班主任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二、提升班级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为学生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
        打造健康的学习环境是十分必要的。面对现代网络出现的一些色情、暴力网站,班主任应加强对班级的班级管理。例如,可以制定相关纪律规定,班主任严格要求学生合理控制好时间,遵守班级制度条约,灵活运用奖惩措施,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对表现较差的学生则要批评和惩罚,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努力和同学们一起营造良好的文化学习氛围。学生的德育活动体验感是衡量体验式班级管理活动效果的重要指标,要重视学生的体验感,首先要营造一个相对平等、欢愉的活动气氛。在平等、轻松的环境中,人更容易卸下自我防备,主动参与活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对活动的认同,认同感会带来积极的情感与心理体验,加强学生对活动意义的情感接纳,有助于达到班主任设立的情感目标。
        通过教育者对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引导与讨论,有意识的使学生达到活动树立的行为与思想教育目标。活动不仅是学生的活动,也是教育者的教育手段。把握活动的节奏与导向,班主任要适当的在活动中给学生提供“线索”。线索可以是引导的问答,“你为什么这样做” 、“做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等询问;线索还可以是班主任的评价与鼓励,正面反馈学生的行为表现;线索还可以是指活动出现小问题时班主任提供的帮助使活动顺利开展下去。班主任提供的“线索”,可能是自我与小组都没有观察到的行为问题,帮助小组达成教育目标。将线索插入活动当中,活动的脉络与目标再一次显现出来,无形中强化了学生的认知与行为。灵活变动教育者的活动地位。教育者在活动中的地位是多样的,是共同参与者、是观察者、还是主持者。如果教育者目的是让学生参与感恩或友谊或其他类型的情感体验,教育者的参与会取得学生的信任,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主与应变能力,教育者更适宜做一名观众,给学生自由发挥与表现的空间。


(二)强化学生自主班级管理的能力
        自主班级管理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学生自主班级管理能力的影响,因此,班主任要培养学生的自主班级管理能力,我认为能够通过下面几个方面来进行。
        第一,对班级学生进行培训
        班主任要对班级集体学生进行集体培训,并对班干部进行特别培训,让班级全体学生掌握如何自主参与班级管理,让班干部熟悉自己的职责以及如何履行个人职责,从而促使自主班级管理的顺利进行。对于全体学生的培训,我认为应该包括班干部选拔的报名,班级意见的反馈,班级活动的投稿,策划,班干部的考核,班级的评优等方面。对于班干部的培训,除了以上方面外,还应该包括对于职务的深入认识,如何组织学生,常见突发事件的处理等。
        第二,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能力
        实践是培养能力的直接手段。班主任要经常组织各种活动如课间活动,晨会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设计并组织实施,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个人自主班级管理的能力。并且,在做操,卫生打扫等常见的班级事务上,班主任也可以逐渐放手,让学生自主班级管理,自己组织。
(三)加强管理机制建设
        1.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想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要与家长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比如建立班级微信群,将学生的一些课间视频,学习成果分享给家长,让家长及时了解到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也可以组织一些家长参加的活动比如每期一次的家长进课堂,就是选择家长代表进入课堂给小学生普及一些生活中小知识,这样既能让家长了解孩子在课上的表现,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班主任在课下要多与家长沟通,了解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和期望,获取家长的建议。
        2.家校合力,实现班级自主管理
        想要实现科学有效的班级管理,需要学校、班主任与家长的协同合作,共同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尽管家长没有直接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但是地位也是重要的。学生通常存在各种问题,例如成绩差,自我控制能力差等。为了帮助学生改正这些不足之处,他们需要家庭和学校的更多监督和关怀。在开展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学校、班主任以及家庭三个方面共同作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从内而外对学生的整体发展产生真正有效的影响。管理教育仅基于学校和课堂班主任的灌输,缺乏良好的家庭导向是很难产生良好的结果。班主任应加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利用家长会的机会,拉近学校与家庭的距离,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讲解德育对学生的重要性。父母双方达成共识,统一教育战线,支持学校和班主任的工作。长此以往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而且可以有效地开展和实施道德教育。
结语
        踏进新时代,中国的教育理念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向着先进的教育理念迈进。小学的班级管理通过班主任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参与有教育意义的管理活动,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达到班级管理目的。一个人的品德形成是在生活体验、感悟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当班主任引导学生从真正有教育意义的教育活动中去学习知识、体验情感,学生的品质自然而然的受到引导,此后产生自主的道德行为。
参考文献
        [1]    陈向群. 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干部落实自主班级管理[C]. 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重庆会场),2020:602-604.
        [2]    陈四君. 走向学生自主班级管理——“弱化”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作用的研究[C]. 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890-892.   
        [3]郭西燕.关于班级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外企业家,2020(11):1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