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青玲
保康县马桥镇中心学校
摘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发展状况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效率。它将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高效;探究
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要作用,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观功能。本文从初中地理课堂学生的主要位置入手,探讨如何建立一个学生积极参与的高效地理课堂,以提高地理课堂在培养学生地理素质上的作用。
一. 创设优质课堂环境,奠定学生发展基础
中学生正处于智力发展阶段,喜欢探索有趣的事物。在初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点,会加快课堂教学的步伐,导致课堂教学氛围非常单调,很容易影响学生参与知识探索,研究的积极性。一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营造优质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参与地理知识探索的积极性,为发展高效的初中地理课堂奠定基础。首先,地理学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在创造优质环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课本中的知识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并引导学生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地理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授“天气与气候”时,老师带学生到外面观察天气,并要求他们描述当前天气的特征,并询问他们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喜欢做什么。通过回答简单的问题,学生将获得释放。然后,教师将教科书的内容结合起来,将学生和学生的思想带回到教科书中。他们的学习热情将加倍,这有助于初中地理课的发展。其次,尽管地理学被认为是一种文学,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知识,改善课堂教学模式,这对学生参与研究的积极性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例如,在与地球有关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可以根据教科书的内容共同努力,制作地球仪,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印象,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点的欲望,为初中地理课堂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改善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环境,为学生的良好学习状态带来积极的交融。
二.兴趣引导,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1.利用地理学科自身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地理学涵盖了广泛的知识,并且在扩大学生的视野和知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所涉及的各个世界的不同地理和文化特征对好奇的中学生极具吸引力。地理老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好奇心”心理,挖掘教材内容,提高课堂内容的新颖性。例如在教学“亚洲和欧洲”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从横跨亚欧大陆的铁路线路讲起,引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然后在讲解铁路的过程中将亚欧大陆的轮廓、分界线、周围的大洋、各自的气候等等知识融入进去,让学生听得“有滋有味”。
2.利用激趣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课堂知识展示的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优化学生的知识内化过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自身的语言组织,语气和肢体动作,并通过教师自身的幽默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意识参与学习,例如使用多媒体等。在教学“走进国家”这一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集记录各个国家地理人文环境的视频,在课堂上让学生观看,以视频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们的知识记忆,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拓宽学生视野。
三.小组合作教学策略,带动学生参与探究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有很强的竞争心理,希望能表达自己,得到他人的认可,以满足精神世界的发展需要。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以更好的心理状态参与知识探索。首先,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地理学习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几组,以确保组内和组内发展的平衡以及组间发展的公平性,创造学生的良好竞争空间。然后老师在每个小组中设立小组组长,为学生独立学习创造优质的成长空间。然后,教师应发掘初中地理课本中的知识点,通过有机指导实现竞争性地理课堂,为学生的积极发展铺平道路。比如,在“气温与生活”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求学生按小组计算月和日的平均温度,并通过长期的地理教学来锻炼学生的耐心,并逐渐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印象,在汇报时,不仅应该说出结果,还应该在小组学生之间分配工作,评估整个小组学生的热情,称赞优秀小组并鼓励其他小组,以便小组中的学生班级可以自行参加地理知识的学习,从而实现初中地理课堂的高效发展。为他们创造优质的学习空间,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参与地理知识的研究。
四.为学而教,突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在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是“灌输式”教育,教师教学生的学习,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知识接受状态。这种教学极大地抑制了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的兴趣。因此,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必要将知识的选择和学习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带头学习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老师在侧面进行积极的指导和帮助,贯彻根据他们的才能教给学生的教育理念。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讲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运用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提出自己不了解或不感兴趣的问题,然后教师可以组织相关的教学。与学生一起探索学习的资源;他们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课堂知识,以拓宽渠道和相关材料的知识。例如在教学“走进国家”中的“美国”这一节的时候,教师除了讲解课本中关于美国领土、经济发展以及人口城市的基本知识之外,还可以关注与美国社会生态、普通百姓的生活现状。学生对美国现实生活的细节更感兴趣。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查询需求与上课准备结合起来,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收集美国生活的细节,例如如何纳税,生病时如何去看医生,饮食习惯是什么,价格是多少,人们的出行方式如何,他们如何购买东西等等,同时,利用这些细节来加深学生对美国经济,人口,城市等的了解。
五.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强烈的视觉冲击,因此,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在地理上的应用,很多彩色图片是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完美体现。鉴于传统的使用多媒体的方法,我认为我们应该更深入地研究多媒体教学应用并充分利用其所有功能。例如,在讲欧洲西部的时候,如果只是通过文字介绍,学生可能很难理解当地的习俗。对各地著名景点进行幻灯片放映,对音乐进行添加和编辑后,会发现西欧的地图似乎已经散布在学生们的面前,当地的环境和人们的情感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也使整个课堂更加有效。
综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突出学生作为主体的意义,对于建立高效的地理课堂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同时,要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策略,实现学生的独立合作和课堂模式的探索,这是以学习为基础,以实践为导向,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参考文献:
[1]吴波.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思考[J].亚太教育,2019(06):18.
[2]殷凌燕.巧施亮点教学,打造初中地理高效课堂[J].地理教学,2018(16):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