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7期   作者:姜亚峰
[导读] 随着当今时代教学理念的改变,小学教育的侧重点也发生了变化

        姜亚峰
        江苏省滨海县陈涛镇中心小学   224562
        摘要:随着当今时代教学理念的改变,小学教育的侧重点也发生了变化。在当下小学语文教学课程中,教师应该要更加注重课堂分组合作教育,利用分组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打造出高效的语文课堂。本文从小学语文应用分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出发,提出了利用合作学习模式打造出高效语文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分组合作学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引言
        分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该模式不仅能够建立出良好和谐的课堂氛围,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全面提升学生的团结协作、独立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实现小学生的综合发展,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分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在传统教育理念下,学生极易因为个体差异而产生竞争关系,不利于学生间的学习交流和情感沟通,且小学生正处于思维萌芽阶段,具备活泼、积极的心态,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调整和疏导。在语文课程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后,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团队学习中去,学生的个体竞争转变为团队竞争,师生单向交流也转变为生生交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显著提升。其次,分组合作教学能让学生更加敢于表现自我,敢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敢于在团队中发表自己的意见,一些平时因为胆怯和畏惧心理不敢发问的学生也敢于表达。然后,通过小组探究,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发挥,让学生在讨论中分享快乐,极大的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并在合作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分组合作学习能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空间,缓和了部分学生的紧张情绪,学生没有精神压力和包袱,在课堂中畅所欲言、敢做敢说,进而让学生收获学习的自信,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并让其不断思考、探索和研究,全面提升其合作交流意识,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培养其合作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
二、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科学划分小组,为分组合作学习奠定基础
        分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并充分发挥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以及发展认知,让每一位学生能在合作学习中找到自己的节奏和特长,全面提升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合理安排小组合作对象十分重要,如果在合作过程中小组成员并不和谐,就会让小组“名存实亡”,成为一盘散沙,那么其学习效率自然难以提升。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要重视合理安排合作对象,将小组人数控制在四到六人之间,选择成绩优异或者领导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组长,选择手动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操作员或者记录员,明确每一位学生的分工,全面保障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针对分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教学设计具有很多优点,它能够为教师提供清晰的教学思路,比如在“曹冲称象”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讨论日常生活中对称重方式,然后小组记录员对每一位学生的发言进行记录,让学生根据这些发言记录自行讨论,发表出自己的看法。再比如在“小蝌蚪找妈妈”的学习中,老师就可以设计角色扮演这个环节,让小组成员分别扮演小蝌蚪、青蛙、鲤鱼和乌龟等,让每一位成员扮演相应的角色并开展模拟对话,通过将教学融入的游戏的方式,极大的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堂积极性,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大大的提升小组学习的效率。
        3.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教师要时刻观察每一组学生的讨论情况,不能让他们偏离主题。例如在“小壁虎借尾巴”的教学时,教师首先对小壁虎借尾巴的过程进行一个详细的展示,小学生通过观看这个视频,发现原来语文中蕴含了这么多有趣的现象,觉得语文是这么有趣的一件事情,然后老师在视频结束之后,提问同学对于观看这部视频的观后感,并让学生分为小组自行讨论,学生在观看视频后,通常会积极踊跃的发言,教师再进行侧敲旁击,让学生充分掌握这篇课文的文学内涵。小壁虎的尾巴断了,然后能够自己生长出来,这实际上涉及到了生物学,小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和自身探索,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趣味,增加他们对学习的兴趣,通过教师、学生和课本三方面的融合,全面提升分组学习的实效性。
        4.充分利用提问艺术,构建出合作探究课堂。教师可以利用语文知识的衔接性和关联性,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全面分析和比较,高效的获得一些和该知识内容相近的知识。通过让学生对字词知识的类别,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其次,“对话式”课堂同样是合作学习的关键内容,教师在教学当中可以充分根据教学内容并利用分组讨论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比如设计一个较为开放性的课堂论题,这种开放性且具有较大争论性的问题必然会引起学生极大的讨论,这个时候就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事物,发散学生的思辨能力。
        5.开展趣味活动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任何教学从来都是具有双向性的,合作学习也不例外,在小生学习积极性普遍低下的情况下,语文教师应该在合作教学中添加一些趣味性的课堂活动,通过教学和课堂表演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提升学习兴趣,主动投入到课堂中来,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语文知识的应用,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复习以往所学的知识,积极借助于学生高昂的积极性无形中培养其合作探究精神。
三、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方式、理念、模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分组学习模式取得了广泛应用,但在合作学习的实际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到合作学习模式的重要性,通过分组设计、开展趣味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构建出高效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张馨允.浅谈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7(20):54-55.
[1]丰菊.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8(03):142-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