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创新理念提升农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发表时间:202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7期   作者:刘小凤
[导读] 以新一轮教育改革持续深化推进作为背景

        刘小凤
        广西钦州市钦南区那思镇清水塘小学  广西 钦州 535016

        摘要:以新一轮教育改革持续深化推进作为背景,使得小学语文教育也进入了新的阶段,教师面临更高的教育工作要求。如何调动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其形成语文学习兴趣成为了新课题。特别是在我国的一些农村地区,受制于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以及经济水平,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普遍不足。本文将农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低下的原因作为切入点,对融入创新理念提升农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策略展开了一系列的浅谈。
        关键词:创新理念;农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前言: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很容易发现小学生具备这样的学习特点,如果对哪个学科产生学习兴趣,就会乐于主动参与到教师所组织的教学活动当中,对于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其学习成绩也较为理想。由此可见,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发挥不容小觑的作用。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认识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意义,并以此为目标开展丰富化的教学活动。
一、农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低下的原因
        首先,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所运用的授课方式较为单一且落后,主要在课堂中对学生实施知识灌输,使学生以相对被动的状态进行语文学习,难以真正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主动性。这样的方式会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打消。一些教师沿用落后的教学观念,一味强调向学生传授知识,缺少与学生的互动,或者教学方法的创新,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学内容缺乏拓展性。尽管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契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这个阶段的教育目标,但是其具有较强的局限性。如果教师仅仅将教材作为授课工具,则无法使学生充分感受学习语文课程的乐趣,阻碍其形成语文学习兴趣。
二、提升农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根据语文课程内容开展游戏活动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充满趣味性的活动内容与方式更能够对学生形成吸引力,使其主动参与其中。在语文课堂上,开展游戏活动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师所讲解的内容中,也同样适用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因此,教师可以积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积极寻找语文课程与游戏之间的契合点,借助游戏作为载体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以达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轻松课堂氛围的目标。例如,教师讲解到《传统节日》这篇课文时,可以针对我国传统节日的名称以及日期为学生设计一个“连线游戏”。教师在黑板的一边写出几个传统节日,比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元宵节等,在另一边写出这些节日的日期,打乱顺序,让学生走到黑板前进行连线。教师根据学生所完成的连线,带领其去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融入丰富化元素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内容较为简单,大多于自然与生活相关联。

以提升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作为导向,这样的课程特点为教师运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授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尽管有些农村小学的教学条件落后于城镇小学,但是也包含较多能够被应用于情境教学活动的资源[1]。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从生活中收集一些材料,在课堂中为学生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到语文知识的世界当中。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达到提升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目标,并使得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例如,教师讲解到《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时,可以准备一个盛有一半水的饮料瓶、一小堆石子等材料,并制作一些小乌鸦的头饰发给学生,让学生装扮成小乌鸦,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进行情境表演。通过学生自已一个一个向瓶子中投入石子,看到水面一点点上升,能够更好的理解小乌鸦的心情,从而在学习课文内容中感受乐趣,逐渐形成语文学习兴趣。
(三)立足兴趣导向目标组织实践教学
        实践活动是农村小学生普遍比较喜欢的一种学习形式。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想达到培养学生形成学习兴趣的目标,仅仅依靠在课内对知识点进行讲解是不够的,还需要开展一些实践活动。一旦学生能够切实融入到活动当中,就能够获得更加真切的语文学习感受,并能够在潜移默化当中提升学习兴趣[2]。因此,教师应该立足兴趣导向,将其作为一项教学目标,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例如,教师讲解到《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时,可以利用农村地理环境得天独厚的条件,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去到大自然的环境当中,收集大自然中的声音,教师可以利用手机将学生所发现的大自然的声音录下来,在课堂授课环节进行播放与分析。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能够使学生发现蕴含在语文课程中的乐趣,并积极参与到教师所组织的实践活动当中,形成语文学习兴趣。
(四)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优势营造良好氛围
        当前,多媒体技术已经逐渐在农村小学中得以普及,成为了辅助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一项重要工具。在课堂教学环节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使得课堂中的元素更加多样,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使其能够形成学习兴趣[3]。在具体的教学环节,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技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切实融入到课堂当中。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例如,教师讲解到《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中播放一段秋雨落下的视频动画,并让学生运用语言进行描述。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眼睛闭上,并播放秋雨的音频,让学生用心聆听与感受。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能够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理解作者运用文字所描绘的场景与表达的心情。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更学生带来更加生动的学习体验,使其语文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
结论:综上所述,选择合适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成为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所面临的新任务,也为其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了明确方向。因此,教师在认识到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低下的原因后,可以根据语文课程内容开展游戏活动;融入丰富化元素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立足兴趣导向目标组织实践教学;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优势营造良好氛围。通过本文对融入创新理念提升农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策略展开的一系列浅谈,希望能为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金强.农村小学语文自主性学习策略的有效运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9(18):81.
[2]道吉才让.核心素养下农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3):101.
[3]王敏燕.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4):2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