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葵
巴中市巴州区第十一小学校 636600
摘要:将核心素养应用到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入了解核心素养的内容,整合核心素养和语文综合实践教学,帮助学生整合知识、锻炼能力,增强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综合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教学
引言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化与改革,国内的教育视野正在向着教育现代化的方向发展。通过科学研究,我们发现,语文核心素养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且语文核心素养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时期,在小学阶段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也就成为了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素养
综合来讲,小学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十分基础的,是形成对语文的基本认识和入门性的积累,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修养,形成听、说、读、写的能力,并形成基本的文学修养,促进对语文学科内的各种人文精神的了解和基本习惯的养成。但是在小学高段语文,在学生的语文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也要求学生的核心素养更加抽象化和精神化。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课堂综合实践教学的现状
首先,新课改强调了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将核心素养应用到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兴趣,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但是,有些教师对核心素养存在错误的认知,没有综合实践教学的内容,缺乏合理的教学结构,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整教学活动,只是让学生坐在讲台下听讲,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其次,综合实践教学要突出综合性、实用性的特点,构建出生动、具体的教学形象。因此,教师要采用有趣的、活泼的形式,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学习语文知识。同时,教师不能只关注综合实践教学的趣味性,导致学生认识不到教学的重点,影响核心素养目标的实现。
三、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综合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还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这对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有着重要意义。如果学生不能够形成良好的习惯,就无法长久地进行语文学习,自然就不利于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在核心素养下,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对事物进行深层次思考。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元日》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王安石的作品和生平进行搜集,让学生对古诗中传递的内涵进行进一步思考和认识,从中体会到家国情怀。教师通过这一内容的渗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开发生活资源,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
生活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素材。教师可以挖掘学生身边的语文现象,将生活素材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收集信息的能力,拓展小学语文实践教学的资源。生活化教学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语文在生活中的作用,锻炼学生的语言构建和运用能力,纠正学生在生活中的语文误区,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在《腊八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开展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小组活动。每个小组说出一个传统节日,在激烈的氛围中导入本节课的主题。接着,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自己家在过腊八节时有哪些习俗,引发学生对腊八节的思考。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开展制作腊八粥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先为学生播放制作腊八粥的视频,让学生用橡皮泥、彩纸等材料操作,在亲身操作中体会文中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景,以及作者对平凡百姓生活的向往和眷恋之情。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查阅腊八粥的相关资料,了解腊八节的由来及含义等,以此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积累语文写作的相关素材,在综合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三)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发散思维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刚刚起步,学生们的阅读范围以课本知识为主,不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发散学生的思维。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多多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必要时还可以联系课本内容,对学生的课外读物进行推荐。此外,语文教师还可以举行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例如:在学习古诗三首《己亥杂诗》等诗歌时,语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学习朗诵课外古诗,推荐《唐诗三百首》一书,鼓励学生每天朗读或背诵一首,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感知,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其次,教师可以在期末或者其他时间举办一场诗歌朗诵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准备一首诗。用自己的情感在讲台上进行朗诵,教师给予点评,学生公开民主投票,选出优秀作品,鼓励所有学生参与并给予奖励。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参与课外阅读,增长学生课外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基本文化素养。
(四)融合其他学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教学中,教师要突出综合性特点,鼓励学生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解决语文问题,通过跨学科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结束单元教学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美术、数学等学科总结所学知识,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在《田忌赛马》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合美术学科的知识,指导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画出田忌赛马的故事,明确表现两次赛马的出场顺序,在绘画中鼓励学生自主设计色彩和样式,将语文知识与美术元素结合,提高思维导图的艺术感。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归纳总结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五)依托课堂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在语文课堂上,一些教师,尤其是具有很多年教龄的老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授课方法。很少提问学生,即使抛出一个问题,也很少有学生会积极响应,学生不是在低头盲目地记笔记,就是做与语文学习无关的事情。尤其是到了高年级,学生间的差距逐渐拉大,一些后进生逐渐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提高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例如,以《桂花雨》这篇课文为例,教师提问学生:作者的母亲觉得“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对于语文基础知识比较好、情感比较细腻的学生来说不难找到问题的答案。因此如果把这个问题在班上交流,那些后进生容易在影响下人云亦云,反倒不利于这些学生的学习进步,但是如果让他们自己思考,又不容易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每个小组内安排一两个学习较好的学生带领后进生,在优秀学生的启发和带领下,其他学生自然会得出“其实作者并不是说‘这里’的桂花没有家乡的桂花香。这只是个比方,意思是作者的母亲时刻记挂着家乡的一切,物离乡贵,在母亲的眼里家乡的一切都是最好的”。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不仅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为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魏丽.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综合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36):137+139.
[2]黄爱珍.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J].求知导刊,2019(50):14-15.
[3]秦磊.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9(24):134.
[4]王润倩.言意兼得——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J].小学教学参考,2019(34):61.
[5]李学铭.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情境教学策略概述[J].学周刊,2019(35):37.
姓名:查葵
出生年月日:1972,5月12日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省市):四川省巴中市
职务职称:一教教师
学历:大专
单位:巴中市巴州区第十一小学校
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