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跃
浙江省乐清市芙蓉中学 浙江 温州 3256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各个学科的教学模式都在积极调整,以适应新课改的变革。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积极践行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等进行培养,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按照教学目标探索全新教学法的应用,尝试引入情境教学思想,并按照课程内容对情境教学活动的组织规划形式进行不断创新,争取能展现高中情境教学的作用,促进轻松自由语文教学氛围得到合理化营造,夯实教育基础,保障高中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训练。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情境教学
引言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效率低下,学生的语文学习真实性缺失严重,出现了假大空的现象。这需要聚焦在语文教学中的真实性问题上。语文教学的真实性问题指的是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语文是否具有真实性;其中的“真实”是针对需要写真情实感的文体而言,指内容、情感的真实性。
1高中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法实践重要性
其一,能训练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使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对不同语文知识内容形成更加明确客观的认识,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看待相关问题后,能通过积极的教育引导促进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优化,帮助学生强化审美鉴赏能力,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其二,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按照高中语文教学组织需求探索情境教学法的合理化渗透,教师能转变传统语文教学中灌输式教学模式,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对语文内容进行分析,借助对学生思维的启发使学生针对语文知识点进行深入的思考,并逐步寻求解决语文学习过程中相关问题的路径,这种教学方法能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等进行有效的锻炼,也能循序渐进强化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
2高中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措施
2.1结合文学著作,创设情境
高中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措施之一是结合文学著作,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这些名著作品,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文化价值,从而潜移默化地学习传统文化。在当下,我国还特意成立了研究文学名著的学科,例如“红学”,这是专门研究红楼梦的学科。在我国四大名著中,红楼梦的解读角度十分广阔,其中的文化蕴藏也颇为广博。特别是经过时间的考验后,其中的文化价值得到了更多的体现,也因此更加适合后人探究。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以一种“抛砖引玉”的方式,让学生产生兴趣,从而自发的进行阅读。
2.2角色演绎情境,引发精神共鸣
高中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措施之二是角色演绎情境,引发精神共鸣。角色演绎情境创设简单的说就是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层次解析,然后按照文本内容表述组织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引导学生将自己代入到文章角色中,使学生能设身处地的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引发精神共鸣,进而加深学生的内心体验和内心感受。在积极组织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针对课文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并选取合适的切入点完成对角色演绎情境的创设,需要注意的是在创设角色演绎情境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适当结合自己的理解对演绎活动进行补充,使其成为完整的情境小故事,在生动形象的教学中突出语文学习整体效果。
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林黛玉进贾府》课文内容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对文本内容中涉及到的故事情节进行分析,具体可以选取王熙凤出场后的一段剧情作为角色演绎情境创设的主体,教师在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不同人物语言、语气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参与到角色扮演活动中,并在具体的扮演环节揣摩人物的语言特色、身体姿态、动作特色等,并理解人物在特定情境中情感动态变化情况,尽量将林黛玉多疑敏感、多愁善感、弱不禁风、楚楚动人的特色表现出来,同时结合贾母、王熙凤等角色性格特点等辅助完成角色演绎,确保能将当时的故事内容更加清晰直观的呈现出来。在此过程中,学生对角色所处环境进行分析,把握角色的性格特点以及故事情节的动态变化对角色语言特色进行揣摩,能在角色演绎活动中产生与角色的精神共鸣,更好的模仿角色的音容笑貌、神态风度等,突出角色演绎的美感和真实性。
2.3拓展教学内容,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素材
高中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措施之三是拓展教学内容,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素材。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诗歌、文言文都是通过仔细地筛选而决定的,都是对学生的心理有积极作用的优秀文章。而且,里面的每一篇都是富有传统文化的,这也是因为文学自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其中一些文本都非常真实的在向学生反映其中隐藏的传统文化。对此,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需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发现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教师还需要及时完善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了解、接触传统文化。例如:《沁园春·长沙》这课,这篇诗词主要是描写了伟大主席毛泽东在重游长沙橘子洲头的感概,也讲述了作者在为建设国家而付出的努力。对此,教师在讲解这篇诗词时便可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将诗词的内容以PPT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们从中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从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4课堂的有效性在于创设的情境
高中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措施之四是课堂的有效性在于创设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兴趣学习是教学有效的一个最简单的法则。但是,对于教师而言,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传统教学知识讲解式的应试教育模式和教学环境,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和认识、心灵的感悟及体验的欲望,难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而信息技术手段的利用,为实现兴趣教学的目标奠定了基础。在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将声音、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形式巧妙地呈现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情境中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使他们对课文的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积极探索者。
2.5音乐渲染情境,激活审美体验
高中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措施之五是音乐渲染情境,激活审美体验。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要求对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进行培养,重点提高学生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和理解的能力,在文本中发现美、感受美并尝试创造美的能力等,保障借助有效的教学指导促进学生文化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进一步强化。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师开展情境创设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综合分析具体教学内容可以尝试引入音乐渲染情境,将音乐艺术特有的旋律、节奏等与文本内容融合在一起,然后在音乐艺术的支撑下在学生头脑中塑造立体的形象,使学生能对课文所描绘的故事情节、所展现的人物性格特点等形成深层次理解,进而在审美鉴赏中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得到高效化培养。
结语
总之,在高中语文情境教学中,教师要清晰感知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以推动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促进其语文核心素养的不断优化。
参考文献
[1]向成俊.情境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46-47.
[2]李佼阳.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情境创设研究[D].河南大学,2019.
[3]李雪.高中文言文情境教学研究[D].扬州大学,2016.
[4]任格.高中现当代散文情境教学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6.